兩百個將軍同一個故鄉——走進革命老區紅安
央視國際 (2004年08月01日 16:17)
新華社武漢8月1日電 革命老區紅安位於大別山南麓、鄂豫兩省交界處。從武漢出發,驅車只需1個半小時。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 /h3>
七月大別山,滿目蒼翠。進入紅安沒多久,遠遠地,就看到一個樓房林立,馬路寬闊的新興縣城。城關口,矗立着一塊由徐向前同志題名“兩百個將軍同一個故鄉”的巨大招牌,駐足在董必武、李先念、陳錫聯、秦基偉、韓先楚……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的畫像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紅安頌》上寫着:紅安,在這片1000多平方公里的神奇土地上,在中國革命的洪流中走出了兩位國家主席,誕生了三支工農紅軍隊伍,孕育出200多個解放軍高級將領。他們都是立黨、建軍、治國的錚錚“脊梁”,他們的豐功偉績光照韆鞦。這是中國歷史的奇蹟,也是世界歷史上的奇蹟。
穿行在鱗次櫛比、車水馬龍的縣城裏,思緒萬千。77年以前,在“八七”會議精神指引下,黃安、麻城兩縣的農民武裝和數萬群眾,在潘忠汝、吳光浩、曹學楷、戴克敏等同志的指揮下,於11月13日舉行了著名的黃麻起義,一舉攻克了黃安城,成立了黃安縣農民政府和中國工農革命軍鄂東軍,建立了鄂豫邊根據地。
1930年春,根據黨中央決定,中共鄂豫皖邊特委和鄂豫皖邊區蘇維埃政府成立。當革命處於高潮時,全縣人民擁軍參軍,出現了父送子、妻送夫、兄送弟、姐攜妹去參加紅軍的動人情景。當革命處於低潮時,黃安人民的革命信念毫不動搖。他們前赴後繼,百折不撓。敵人每次“圍剿”黃安時,實行慘無人道的搶光、殺光、燒光的“三光”政策。敵人洗劫後,全縣城鄉,一片廢墟。當年發動黃麻起義的七里區成了“無人區”,紫雲區成了“死人區”。
在董必武紀念館裏,存放着董老在病榻上為自己賦的一首《九十初度》律詩:“九十光陰瞬息過,吾生多難感蹉跎。五朝敝政皆親歷,一代新規要漸磨。徹底革心兼革面,隨人治嶺與治河。遵從馬列無不勝,深信前途會伐柯。”抒發了他革命一生的情懷。紅安是中國共産黨創始人之一董必武的故鄉。20世紀初,中國歷史上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辛亥革命,一是中國共産黨成立。這兩件大事董必武都親歷其間。他早年曾投身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失敗後他毫不灰心,繼續尋求新的革命道路。“五四”運動後,董必武立即投身到新的革命運動中去。1920年,他在武昌創辦了私立武漢中學,以此為基地傳播馬列主義,並與陳潭秋等一起創建了武漢共産主義小組。在董必武和陳潭秋的培養下,黃安旅漢讀書學生中的先進分子加入了共産黨,並於1923年冬在武漢中學成立了黨的工作組,1924年初回到黃安開展革命活動,1927年成立了縣委。有了共産黨的領導,革命運動很快就發展起來了。北伐軍尚未到達武漢前,黃安的國共合作就已形成,秘密農民運動已經開展;北伐軍攻下武漢以後,黃安的農民運動迅猛發展,農民武裝普遍建立,反帝反封建反軍閥的革命風暴席捲全縣,從此,鄂東北地區形成了大好的革命局面……
與董必武紀念館相隔不遠的,是從紅安這片紅土地上走出的另一位國家主席李先念的紀念館。李先念1909年6月23日出生在紅安李家大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7年11月參加黃麻起義,12月加入中國共産黨。1931年率領300名青年加入紅軍,任紅四方面軍第十一師政治委員。解放後,李先念曾擔任湖北省委書記。1983年6月,他在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七里坪距縣城24公里,這裡曾誕生了兩支中國工農紅軍隊伍:1931年11月7日紅四方面軍在黃安七里坪成立;1938年3月二十八軍在七里坪改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東進抗日。長勝街上,鋪滿了青石板,兩旁的房屋修葺一新。站在“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指揮部”門前,仿佛聽到了戰鬥的號角在風中陣陣響起。
“八月桂花遍地開,鮮紅的旗幟豎呀豎起來,張燈又結綵呀張燈又結綵呀,光輝燦爛出現新世界……”在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紀念碑前,一群來自黃州小學的學生正在老師的帶領下,吟唱着這首紅安民歌。
黑龍江的游客李正高告訴記者,紅安他一共來過三次,感受一次比一次強烈,這次假期帶着兒子專程來感受紅土地,讓他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樹立發奮讀書,時刻報效祖國的信念。
紅安縣委的工作人員張發喜告訴記者,紅安人民不僅有較高的革命積極性,還有頑強的鬥爭精神。紅安之所以能夠長期堅持革命鬥爭,並始終成為可靠的革命根據地,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在20多年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鬥爭中,紅安人民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英勇奮戰、前赴後繼,14萬英雄兒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紅安的土地是革命先烈的鮮血染紅的。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先後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帶着崇敬的心情來到紅安,拜訪這片神奇的紅土地。1996年、1998年,紅安先後被命名為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近年來,每年都有約20萬名青少年來到這裡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責編:慕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