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連線]異地行醫:期待走出尷尬(圖)
央視國際 (2004年06月01日 10:22)
CCTV.com消息(時空連線):目前,由於我國各地區醫療資源分佈不均,醫療條件和醫療水平差異很大,大中小城鎮,尤其是農村及偏遠地區,缺少大醫院所擁有的技術力量,因此,一些小醫院、一些醫療水平相對落後的醫院,便會經常邀請許多名醫、名家到當地出診。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 /h3>
|
|
|
唐縣白求恩醫院 |
像河北省唐縣白求恩醫院,從北京請醫生也是迫於無奈,唐縣是一個國家級貧困縣,白求恩醫院雖然是當地規模最大、條件最好的一個二級甲等醫院,對於一些常見疾病和一般手術完全可以應付,但一旦碰到重大的、複雜的手術或是一些疑難雜症,他們便會感到非常為難。
在這種情況下,唐縣白求恩醫院多次到北京尋求幫助,直到去年他們結識了北京大學醫學部的退休職工李春強。
由於李春強曾在北京大學從事過教務工作,認識許多醫生,因此,雙方簽訂協議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唐縣白求恩醫院每隔一段時間便根據當地的醫療就診需要,通過李春強從北京邀請各科專家前來出診。北京來的專家吸引了當地及周邊的許多患者。
患者對北京醫療專家到唐縣的外出行醫行為都持肯定態度。大家普遍認為,北京專家的到來既可以使許多疑難雜症得到及時、很好的治療,同時還可以免去到北京求醫的許多麻煩,同時也減少了花費。
唐縣白求恩醫院也對能請來北京名醫表示非常歡迎,他們覺得:專家的到來不僅是醫院的知名度提高了,門診量也大大增加,這給醫院帶來了社會和經濟的雙重效益。同時,在與北京的專家名義共同工作中,本醫院的醫生也學習到了更先進的醫療技術。除了患者和當地醫院的贊同之外,對於從北京來的醫生個人而言,利用節假日外出行醫也是他們增加了一定的收入。
記者:在我們記者採訪的過程當中,發現醫生利用休息時間出去行醫,這不是一個個別的現象,那麼這樣的現象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好,我們接下來會採訪兩位嘉賓,我們第一位嘉賓是河北省唐縣白求恩醫院吳立國院長,您好。第二位是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胸外科的李簡教授,非常歡迎兩位加入我們節目當中。首先想問一下吳院長,據您所知,像您這樣的醫院通過各種關係到北京到外地找好大夫,回自己的醫院動手術這樣的現象多嗎?
吳:應該相當不少。現在各醫院已經進入市場經濟了,再一個像縣級醫院,它的醫療技術條件相對差,他想生存和發展,唯一的辦法是提高技術,所以説請上級醫院來做手術、會診、講課,也都想那麼做。
記者:李主任,我們聽説您是胸外科方面是一把刀,醫術非常得高超,您常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日出去行醫嗎?
李:一般來説每兩周大概有一次。
記者:從一個好醫生的角度出發,為什麼希望利用自己的休息日出去行醫?
李:從我的角度看,大概有幾個原因吧,第一個本身來説,咱們中國以前的經濟計劃下形成這種格局,比如大醫院有責任負責小醫院的發展,他們小醫院的大夫都來我們醫院進修,這種過程中,掌握了比較高技術的大夫還是比較少的,學了一年或者半年回去的大夫,往往開展不了比較複雜的手術,這樣的話會産生當地的大夫要求我們來幫他們忙。
記者:我想問一下李主任,剛才從患者的角度,從醫院的角度您説有需求,對您本人有什麼好處?
李:出外行醫肯定有行醫費,或者辛苦費這種另外的收入。
記者:問一下吳院長,唐縣這樣一個縣醫院的醫療水平,跟北京的大醫院能差多少?
吳:那差遠了,從我們現在的技術水平,好像是一年級的學生跟大專的學生比。
記者:我想問一下李簡醫生,因為你全國各地的醫院,你也去得多了,您覺得短期之內能不能把醫療資源更加均衡一點,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李:咱們現在能有大的方面,外科方面比較大的高難度手術,這種人均大夫的佔有量太少,説一年能做100例手術以上的這種大夫,在中國沒幾個,再均衡也不行。
記者:我們做一個假設,大夫的待遇進一步提高,您還會出外行醫嗎?
李:現在本身作為我們來説,它本身是一個社會的需求,各方面的力量讓我們大夫下去做手術。
記者:不僅是錢的事。
李:不僅是錢的事。他會利用各種的關係,説你過來幫我做手術。
記者:吳院長,您從北京請大夫這件事也持續了一年多,從實際效果來看,一方面你們醫院的收入有沒有增加,第二方面你們自己的大夫護士的水平的確提高了嗎?
吳:第一個問題,我們醫院的收入是相對地有所增加,最主要的是我們的醫護人員技術提高,胸科大夫,我們這兒胸科大夫有一兩個,他過去開胸必須請上面的專家,現在通過北大的專家來了這麼長時間,做食道癌手術,他們自己就能夠做。這樣使我們醫院投入比較小,技術提高得比較快。
被人形容為“走穴”的醫生外出行醫的行為不僅由來已久,而且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
|
|
|
北京的醫生在唐縣醫院做手術 |
醫生外出行醫實行主要有兩種:一是通過中間人,以團隊的形式到外地出診,將北京的一些醫療專家定期到河北唐縣便是這種情況。
二是醫生單槍匹馬、單走單飛的外出行醫。他們或是被親朋好友請出,或是被曾在自己醫院進修過的基層醫院的一些醫生所邀請。
對於醫生外出行醫,我國衞生部曾在2000年下發的《關於深化衞生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中作過明確的規定,那就是“允許醫生兼職,但反對醫生走穴”。允許兼職也就是説醫生經單位批准後可以外出行醫。反對走穴,是指反對不經單位同意就外出行醫的醫生個人行為。
據一些業內人士向我們介紹,實際上醫生外出行醫向本單位上報的情況是少數的,大多數是不告訴本單位私自外出,但需求一方的醫院知道。而極少數的還有雙方醫院都不知道,只是個人找個人,醫生找醫生的情況。
現實中,這些不規範的行為,對於高風險的醫療行業來説,會埋下許多隱患。
醫生外出行醫的確在許多方面都有一定的好處,但目前社會上一些不正常的情況卻需要亟待規範。
記者:其實對醫生該不該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外出行醫這件事,無論是在醫療的內部,還是社會上始終是有爭議的,怎麼來看待利與弊,對患者會産生什麼影響呢?我們繼續連線兩位嘉賓,我們的第一位嘉賓就是已經參加到我們節目中的李簡主任,我們新增加一位嘉賓是北京天壇醫院的趙繼宗副院長,同時他也是一位神經外科的大夫,非常歡迎兩位加入我們的節目當中。趙院長,剛才李簡主任已經表達了他的意見,他覺得醫生外出行醫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非常得普遍,而且非常得自然,您的意見是什麼?
趙:醫生出去會診,包括手術,還有一些講課,對於當地來説,確實有他的好的方面,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一個問題就是説我們醫生出去,應當對病人整個發病的情況,乃至對手術以後的處理,或者治療以後的反應,應該是一個全程的,但是這個會診,這個方面做的很難達到。第二個他完成一些高難度手術,或者疑難病症的會診,他不是一個單純一個醫生的能力能完成的,肯定有一個大的隊伍,可是到當地去往往是一個人,這樣的話可能也很難發揮我們專家的一個非常到位的水平。還有一點,因為時間比較緊,他很難做到進一步對病人的一些指導,所以我覺得這可能是他存在的一些問題。
記者:趙院長談的是很多病人的疑慮,比如説我們知道這樣的案例,由於醫生之前不是非常了解病人的情況,然後底下醫院説,你來做一個膽囊手術,他就去了,結果去了之後,這個手術失敗了,病人也死去了,原因是什麼呢?就是説這個病人根本不適合做膽囊手術,我也想問一下李主任,會不會存在這樣的風險?
李:我認為是這樣的,好多東西應該對比一下,然後來比較它的優缺點。去一個大夫不可能解決全部的問題,應該是跟沒有大夫去比,是不是好一些。如果説相比之下,如果好了,我想這個事情還是可取的,你説的膽囊不太適合下出現了問題,我想在大的醫院應該也有。不適合的話,他應該能發現,他發現不了,勉強做了,説明這個大夫應變能力太差。可能不是説跟大夫到下邊行醫有固然聯絡的。就是説這個大夫,比如他在自己單位行醫的時候也會出現類似的東西。
記者:趙院長,您看李簡主任剛才的意見説,這個事情比較來看,有一個大夫去,總比一個沒有好。
趙:這事看怎麼説,比如我們一些城市裏的醫院,它客觀的環境、條件、技術,乃至它的設備是可以做到的,最後手術出現意外,沒有辦法。如果我們明明知道這些,由於醫生的資質不夠,由於對方條件不夠,由於進行了解不夠而出現了,我覺得這些事,我們應該儘量避免。
記者:我們來討論剛才趙院長提出第二個問題,因為趙院長覺得,比如説做一個手術,特別是複雜手術,不是光有一刀就行了,可能還要好的麻醉師,好的護士的配合,其他醫院各個系統的配合,但是現在請大夫外出行醫,通常只請一個人。
李:作為大夫的天職是治好病人,先不考慮這種情況,説光為了掙錢,不顧病人的好壞,這種情況是比較罕見的。現在一般來説,我涉及的範圍裏都會事先打電話問是個什麼樣的手術,有什麼樣的風險,我自己去行嗎。
趙:這種情況我也清楚,但是我們剛才説的這個話題不是這個範疇,大量的可能不是這樣的,這裡還有一點,醫院的資質問題,哪些醫院能做什麼,哪個醫生能做什麼,它是應當有一個資質認可的,而我們現在有些請的單位,並不具備這樣的一些條件。
記者:趙院長的意思是説不是一進路邊店,找了一個大師傅就可以開滿漢全席的。
李:最主要的話,作為一個大夫,他想到是治好病人,這樣前提下考慮自己有什麼工具,有什麼能力,如果説作為一個好點的大夫,能平衡自己的目標和自己有工具的大夫,我想他會量力而行,比如我去了縣醫院,我看一看,他會不會護理開完胸的病人,如果説都不會,然後我可能就不會做。
記者:現在李主任的意思就是説他要做一席滿漢全席的話,他也會挑地方,他也會了解情況,他不會輕易地找一個路邊店就做了。趙院長,在這種情況下還會有風險嗎?
趙:我覺得仍然有。醫生自己限制自己,或者自己督促自己,自己評價自己,那這裡頭很多的主觀因素,他自己到底多少水平,沒有通過本單位的認可。我並不是反對外出會診,但是我覺得不具它必須有序,必須有管理,首先作為一個醫療單位,他對他的醫生要管理,就是説我派出的醫生資質夠不夠,對方有沒有這個環境和條件,醫生外出會診這個事情,讓它變得有序,有章可循,我覺得是當務之急。
記者:非常感謝兩位今天接受我們的採訪,謝謝。
對於醫生外出行醫,衞生部有一個明確的説法,那就是要鼓勵醫生兼職,但是嚴禁醫生走穴,也就是説如果醫生要外出行醫的話,應該經過本單位同意的。但是事實的情況是這樣的規範條例很難奏效,甚至在這個過程中還出現了一個新的行業,那就是個體的醫療仲介,這樣的醫療仲介會對患者産生什麼樣影響呢?明天的節目我們繼續關注。
責編:陸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