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三農”難題《瞭望》指智慧來源於學習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06日 11:00)
中新網4月6日電 破解“三農”難題是中國當前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關鍵戰役。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進行第十一次集體學習,學習內容是當今世界農業發展狀況和中國農業發展。本週的《瞭望》雜誌説,要在學習中尋求智慧。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 /h3>
文章説,中國的“三農”問題是“老大難”中的難中之難,這是現實。但各地熱衷於搞工業、辦開發區、上項目,也是現實。農業的基礎地位只説在嘴上、寫在文件上、落實在口號上,遇到難題繞着走,能拖則拖,能推則推。這種傾向在大部分地區都有所表現。而要害是,一些領導幹部甚至就是分管農業的領導幹部,對MBA、對博士文憑和金融、貿易、經濟管理等知識空前熱衷,而對農業管理、農業科技知識等極度冷漠。
“不學自知,不問自曉,古今行事,未之有也。”在第一次集體學習時,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説,各級領導幹部必須明白,現在社會各個方面的發展日新月異,人民群眾的實踐創造豐富多彩,不學習、不堅持學習、不刻苦學習,勢必會落伍,勢必難以勝任我們所肩負的重大職責。
文章説,中國農業發展面臨的環境和條件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謀劃農業發展,必須掌握和運用農業發展規律,根據新情況新問題,探索新思路新辦法。走城鄉互動、工農互促的協調發展道路,深化農業和農村改革,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增強中國農業科技的創新能力、儲備能力和轉化能力,加快推進農業技術進步,等等,都需要高超的智慧進行創新,依然用小農經濟、計劃經濟的思維來管理農業、組織農業,永遠也跳不出“三農”難題的惡性循環。
文章指出,智慧來源於學習。首先就得向農業專家學習。當前,經濟學家“走穴”成風,明星般地收取高額的“出場費”,各地趨之若鶩。而農業專家則孤寂地在田間地頭鮮有問津。這種現象,與我國有着9億農民而農業又極其落後的現狀很不相稱,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輕農、賤農的社會心態。去年袁隆平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此次程序和柯炳生走進中南海講臺,表明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同樣要體現在事關中國經濟發展基礎的農業上。
其次要向農民群眾學習。中國的改革肇始於農村,而農村改革源自農民的創造。在“三農”的種種難題上,農民都有零星的創造性的探索,迫切需要各級領導幹部真正放下架子,潛心深入群眾中間,一起探索,一起提煉總結;先當學生,再當先生。(記者 葉俊東)
→→進入專題:中央一號文件引領農民增收
責編: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