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新聞雙行線(1):提案、民工、出行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03日 21:54)
CCTV.com綜合消息:事物總有兩面,新聞也不例外。兩會聚集世界目光,媒體觀點各有不同,“兩會新聞雙行線”帶來正反兩種聲音。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 /h3>
■提案辦理■
【新華社】 政協十屆一次會議以來提案的辦復率達98.8%
全國政協十屆一次會議以來,政協委員、政協的各參加單位和政協專門委員會,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積極建言獻策,共提交提案3819件,經審查,立案3576件。截至目前,98.8%的提案已經辦復。
談到在新的一年如何更好地做好提案工作時,全國政協副主席李蒙指出,要繼續提高對提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正確處理提案數量與質量的關係,進一步提高提案質量;注重發揮政協的整體優勢,增大提案工作的合力;進一步加強與承辦單位的聯絡和協作,促使提案辦理工作更加富有成效;不斷加強提案工作機構自身建設,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全文]
【紅網】 提案辦理僅有客氣是不夠的
一個全國政協委員就反映,有的部委給委員的辦復信寫得很客氣,讓你哭笑不得,實際上是處理結果不好甚或沒有結果。
對於政協提案,有的部委之所以客客氣氣,除了一些提案質量差,重復交叉多,致使承辦單位無暇顧及,無精力辦結,只能客客氣氣打發了事。説句公道話,在至今一些權力機關那裏,總認為,政協只是個可有可無的機構,政協委員都是些清客般的閒淡之人,所謂提案建議也在可聽可不聽之間,始終沒有擺正自己與政協的正確關係,沒能把政協當作體制內的一種力量,一種必不可少的監督和制約,是實現依法執政文明行政的重要資源,更是憲法和法律賦予政協的權力。
這些糊塗認識,確與我們還沒有建立起提案辦理和回復鋼性的制度有關。正如一些委員所言,一些提案往往得不到落實,什麼樣的提案必須辦,辦到什麼程序,達到什麼效果,必須以法定的形式固定下來,建立一個暢通的民主監督、政治協商的良性渠道。
【新華社】參政出真知 議政在實處
直言不諱,求真務實,會風一新,別開生面。全國政協十屆二次會議4日分組審議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情況報告,少了“不錯”“挺好”之類的一般評價,而是坦陳見解,對十屆政協的開局、對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直面點評,出謀劃策。許多委員感慨地説,參政出真知,議政在實處,這是去年政協工作的一大特點,也是本次政協大會第一次小組審議洋溢的嶄新會風。[全文]
【北京青年報】全國政協自曝七類低質提案
提案委員會委員發言時一一列舉了目前有些提案存在的七類低質量問題,提出了改進意見:“一案多事”;理論表述過多;缺乏透徹簡練的分析;單純要資金、要項目;把已經進入民事、刑事、行政訴訟程序的案件作為提案;不夠嚴肅,直接粘貼以往的材料、報告;抄寫不規範。
該提綱也概括了高質量提案的幾個特點:選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論證充分;建議具體可行;抓住時機、找準角度。
■還説“農民工”■
【新華社】 委員提案:聚焦社會熱點問題
大會提案組的戴建傑説,委員們的提案反映了老百姓想説的事兒,大部分提案都切中要害並有可操作性,這肯定是長時間調研的結果。
城市農民工、下崗工人等面臨的困難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對此委員們各抒己見。王萍委員提交了《關於為城市非正規就業提供政策保障的建議》;童石軍委員在提案中就建立農業風險規避機制,解決“三農”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設想。[全文]
【人民網】 誰在“兩會”裏代表農民工?
“兩會”的人大代表是按照地域劃分的,農民工們在自己勞動的城市裏沒有戶口,沒有選民身份,也不會被選成人大代表,在家鄉里倒是有戶口,可是常年都不在那兒;政協委員是按照界別劃分的,如共産黨和各個民主黨派、工商聯,經濟界、衞生界、教育界,等等。那麼,農民工是劃在哪一個界別裏的?有哪一位出席“兩會”代表、委員,他本人就是一名農民工呢?至少從現在的新聞報道裏,我們還沒有看到。
“兩會”是研究國家或地方重大事務的大會,應當有社會的各個階層的代表都來參加。如果有農民工的代表出席“兩會”,可以把他們自己的情況介紹得更明白,可以讓大家更重視他們的切身利益。這樣,在有當事人在場的情況下,在“兩會”放眼全國,全面考慮社會利益平衡的過程中,才能更合理地解決他們的問題,緩解社會矛盾。在開“兩會”這樣的時候,我們不要忘了農民工,不要忘了他們的代表。
■方便不方便■
【央視國際】 交管部門對“兩會”交通保衛任務做出部署
為最大限度達到“兩會”期間與會車輛和社會交通協調運轉,北京公安交管部門經過實地勘察,制定了專門的交通預案,通過減少會議車隊佔用道路時間,精確編排會議車輛從駐地到會場的出發和運行時間,以避免兩個以上的車隊形成串車對社會交通造成大的干擾,並把車隊在道路上運行的時間由過去的50分鐘縮短為35分鐘;為了提高道路利用率,在會議車輛通過時,有公交專用道的路段將允許社會車輛借道行駛。
車隊從駐地出發前一分鐘,交管部門將分時、分段量化管制措施,車隊通過較大的路口時,採取會議車輛和社會車輛交替放行的辦法,每次放行社會車輛的時間不少於30秒,同時,利用戶外電子顯示屏、臨時交通標誌等形式,提前發佈交通路況信息,誘導社會車輛盡可能提前繞行,避免出現交通擁堵現象,在確保“兩會”交通安全的前提下,方便社會車輛和市民出行。[全文]
【央視國際】 “兩會”委員代表能否早點出門?
當然,從“兩會”代表每天開會要特殊照顧到目前的輪流過道,已經大大邁進了一步。即便如此,在走路優先方面,“兩會”期間每天仍難免要不同程度給首都人民造成不便。問題是,北京的市民還要一如既往地準時上班、上學,如果“兩會”代表享受交通方面的照顧,必然以犧牲其他人的交通時間為代價。這樣一來,絕大多數北京市民每天就不得不比平時起得更早,不然,很可能耽誤正常的上班、上學時間。
這不禁讓我這個非北京市民産生替北京市民“抱打不平”的念頭,想給“兩會”代表提個建議:在京開會期間,你們能否早點起床,早點出門,少和公交車和其他車輛爭道?[全文]
■代表 民意■
【南方都市報】人大代表離我們有多遠?
今年年初,浙江義烏的全國人大代表周曉光自費上電視打出廣告徵求民眾意見;
2月7日,廣東省政協委員孟浩向省政協九屆二次會議提交提案,建議以適當方式在一定範圍內向社會公佈省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名單及聯絡方式方法,並率先通過媒體公佈了自己的個人郵箱;
2月25日,全國人大代表李林楷向社會公眾公佈個人郵箱;
……
公佈代表個人電子郵箱,看起來只是代表個人的一件小事,但相對於以前僵化呆板的人大代表與市民溝通方式來説,有人形容是“打開了一扇窗”。各級人大代表開始以新的完全不同的嶄新途徑來尋找與普通民眾溝通的更有效方式,無疑在人大代表和其他關心此事的民眾間引起了熱烈反響。
【新聞周刊】人大代表如何代表民意?
人大代表為什麼沒有一個經常性、固定性的渠道來溝通民意,而要自掏腰包徵集民意?
實際上,目前我國憲法和法律對於人大代表反映民意的方式停留在一般性規定上,而缺少制度設施。
傳統的渠道也不是沒有:群眾信訪、代表視察、調研等——但這些舉措是否真正有效?
在媒體上登廣告來徵集議案當然是好事,但很多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社會熱點、焦點問題都長期得不到解決,如果人大代表提出的問題總是不能解決,這種廣告徵求民意的方式能夠持久嗎?
引用專家的話説,人大自身制度必須改革,包括處理代表議案的方式必須改革。一定要以有效手段使代表反映的意見和建議得到及時處理,要有下文。不能採取把代表的議案轉給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回答了事。否則,這種廣告只會成為一種時尚。
>>進入“兩會專題”
(揚國整理編輯)
責編: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