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23”井噴事故搶險救災中的黨員幹部們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29日 23:11)
新華社重慶12月29日電(記者郭立 陳敏 楊維成)發生在2003年歲末的一場特別重大安全生産事故,牽動了中央領導和各級黨員幹部的心。在災難降臨的緊要關頭,中央領導對災區人民親切關懷和慰問,廣大黨員和各級幹部奮不顧身,以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衝鋒在危險和困難的第一線,用自己的行動實踐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寒冬中給災區群眾送去了絲絲暖意。
面對突如其來的井噴災難
2003年12月23日夜,重慶市開縣高橋鎮,由川東石油鑽探公司承鑽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川東北氣礦羅家16H井在起鑽時,突然發生井噴,富含硫化氫的氣體從鑽井噴出達30米高程,失控的有毒氣體隨空氣迅速擴散,導致在短時間內發生大面積災害。到目前為止,事故已造成233人死亡、4000多人受傷,疏散轉移了6萬多人,9.3萬多人受災。
井噴事故波及28個村莊,其中最嚴重的是高橋鎮的兩個村。重慶的山區道路崎嶇、泥濘,通訊落後。事故發生後,一些村民來不及逃離就被毒氣奪去了生命,有的將生命擱淺在逃離的路途上……
井噴事故發生後,胡錦濤、溫家寶、黃菊等中央領導親切慰問,做出指示,要求地方和有關部門全力搜救中毒和遇難人員,防止有毒氣體繼續擴散,儘量減少傷亡,組織疏散周圍群眾,安排好群眾生活,做好善後工作。26日凌晨1時15分,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華建敏受黨中央、國務院委託,率國務院有關部門組成的工作組到達重慶市開縣,指導“12 23”井噴事故的搶險救災工作。27日,國務院工作組一行沿着崎嶇的山路趕到事故現場熊熊燃燒的井口附近,華建敏對壓井封堵工作作了部署和指示。
緊急救助解危難
“12 23”特大事故發生後,重慶市委書記黃鎮東、市長王鴻舉等領導趕到事故現場,組織指揮搶險救災。開縣立即組織先遣隊趕赴80多公里外的現場,同時在得知井噴事故將可能威脅居民生命安全的情況下,高橋鎮黨委、政府以最快的速度組織群眾向安全地帶疏散轉移,並電告附近的正壩鎮、麻柳鄉,從人力、車輛方面進行支援。
24日2時10分,公安民警、消防官兵、醫務人員、搶險隊員組成的50餘人先遣隊抵達事故現場,與正在組織疏散群眾的高橋鎮和周邊鄉鎮的機關幹部會合。這時井口噴出的大量硫化氫氣體正隨風擴散,氣味刺鼻。先遣隊迅速調集各種車輛,指揮群眾向3公里外的齊力工作站、高升煤礦等地疏散轉移。全縣共出動工作人員1920余名,另有村幹部和黨員4000多人疏散群眾、維護秩序。市政府也派出民政、公安、財政、衞生、安監、經委、消防等部門的領導和抽調公安幹警、武警部隊官兵到開縣參加搶險救災。
在組織群眾轉移的同時,妥善安排災民的吃飯、住宿等基本生活問題,保證災民“有飯吃、有衣穿,不挨餓、不受凍”。為保證災民們不受凍,搶險救災人員發動農村居民親帶親、鄰幫鄰,將一些老弱病殘人員接到當地居民家過夜。縣政府和鄉鎮政府機關騰出會議室、辦公室,或搭建簡易篷布,點燃炭火,幫助一些群眾禦寒度夜。
為了盡可能地搶救每一位遇險群眾,民兵們組成若干個搜救小組,不顧天寒地凍,冒險深入離事故現場最近的村莊,摸黑組織疏散和轉移群眾,在事故發生當天就轉移遇險群眾3.1萬人,為搶救受災群眾生命贏得了寶貴時間。
27日上午,咆哮肆虐84個多小時的羅家16H井被壓井封堵,“12 23”事故解除了最危險的警戒。
群眾安危高於一切
在井噴事故發生後的日日夜夜裏,災區廣大黨員幹部把人民安危和冷暖置於最高處,捨生忘死,全力救助受災群眾。
23日22時左右,高橋鎮曉陽村黨支部書記周克安得知井噴事故發生後,急忙給妻子撂下一句話:“趕快帶着兒子往正壩那邊跑!”然後就像箭一樣衝出家門,消失在茫茫夜色中。連續幾天,周克安奮戰在搶險救災第一線,將無數村民轉移到安全地帶。直到26日下午,周克安才發現了自己的妻子和兒子,但他們已躺在了屍群中,永遠地離開了他。
11月24日的搜救中,開縣正壩鎮紀委書記張建國一個人從災區背出了10多位老人,強忍着越來越強烈的身體不適,馬不停蹄地趕到30多公里外的敦好鎮組織安置群眾。21時30分,張建國終因支撐不住而暈倒。由於在災區停留時間過長,受硫化氫毒氣影響,他的雙目也暫時失明。張建國昏倒後被送進開縣人民醫院搶救。脫離險情醒來後,他的第一句話就是:“群眾全都撤離了嗎?”
正壩鎮農民黨員張明在向外轉移路上,聽説“道仙坪”有2位老人在公路上艱難行走,沒人照顧,便迅速跑回去尋找,將他們一路攙扶着送上車。此時,他的眼睛已經受到毒氣侵害而淚流不止。但張明隨即又衝上一輛警車,加入搜救隊伍……就這樣,張明趕赴多處,奮不顧身地搶救了7位老人和5名兒童。最後,他也被送到了醫院,檢查結果為:視網膜因嚴重受損可能失明。
見到天和鄉鄉長廖百剛時,他正在天和中學給1800余位災民發放棉被。“水泥地面太硬太冷,你可以把一床棉被墊在身下,再用另一床棉被蓋着,就不會冷了。”他把兩床棉被遞給一位76歲的災民,反復叮囑,如同親人。廖百剛還組織當地中巴車在井噴現場和天和鄉區間穿梭行駛,凡看到路上有自發疏散的災民,就請上車,送到集中安置點。
在受災最嚴重的高橋鎮、正壩鎮、敦好鎮和郭家鎮,這樣的基層幹部數不勝數。正壩鎮機關幹部廖婭不幸失去了7位親人,但從事故發生直至全鎮居民安全轉移,她始終堅守在救助第一線。夜裏,安置災民的基層幹部們甚至捲起被子到災民住宿的場所,就這樣一直坐著,守護災民安睡到天明。25日晚,敦好鎮傳出陣陣殺豬聲。原來是鎮領導考慮到歲末年關,正專門組織宰殺一批“年豬”給災民們打打牙祭。“我知道他們不是鐵打的,他們也是人。”站在安置點門口,敦好鎮的王老漢指着正忙前忙後的“鄉官”們説:“現在我們最需要的就是這樣的幹部!”
12月26日起,開縣縣委組織部在15個災民救助點、10個醫療救治點、82個搜救小組中建立了臨時黨支部。各臨時黨支部中200多名鄉鎮幹部、6000多名普通黨員和400多名民兵迎着困難衝鋒在前,發揚連續作戰的優良作風,積極救助受災群眾,成為搶險救災的主要力量。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