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一個活在人民心中的共産黨人鄭培民(二)

央視國際 (2002年10月14日 21:22)


  央視國際消息(新聞聯播):有人説,一個領導幹部,在一個崗位上幹出成績並不難,而在所有的工作崗位上都能做到有口皆碑,就很不容易了。在過去的20多年裏,鄭培民先後擔任過市委書記、州委書記、副省長、省委副書記,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在每一個工作崗位上他都受到了人們的交口稱讚。他工作多次變動,但他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沒有變。

  1998年7月24日晚上,湖南安鄉縣城外的書院洲出現管涌,大堤一下子被撕開了近百米長的大口,洪水咆哮而來。電力中斷,一片漆黑。眼看著安鄉縣城快保不住了。正在人們萬分焦急的時候,已是省委副書記的鄭培民在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

  湖南常德市政府巡視員洪祥明説:“他考慮的是安造垸十幾萬人民的生命財産安全,要不惜一切代價,不惜個人安危也要把這個口子堵上。”

  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戰鬥中,鄭培民從容鎮定,在安鄉指揮了四大戰役:堵住了書院洲潰口、勝利完成了凇澧大圈保衛戰、北大堤保衛戰,搶修了一條11公里的隔堤,保住了安鄉縣城。而他唯一沒有完成的,是省領導下死命令要他保證每天吃上兩個雞蛋的任務。他在抗洪日記裏這樣寫道:這次一參戰即面臨險惡形勢,多處圩垸相繼潰決。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面對危險和重於泰山的責任,我沒有計較個人得失,堅持靠前指揮,哪最艱巨到哪去,準備承擔責任。

  鄭培民就是這樣一個人,黨和人民的需要永遠是他唯一的選擇。早在1990年,組織上決定調當時的湘潭市委書記鄭培民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出任州委書記。湘潭和湘西,一字之差,卻是從全省名列前茅的富裕地區調到全省最窮的地方。而且是平級調動,換了誰,自然都要思量一番。

  原湖南省委書記熊清泉説:“我們估計到他會接受這個任務,但是沒估計那麼爽快。我找他談話的時候,我説培民啊,你的工作會變動一下,他説到哪去呀,我説到湘西去,他二話沒説就接受了。好呀,服從組織決定。”

  經過幾個月的深入考察,鄭培民在1991年3月19日的日記裏寫到:“在湘西的建設上,不多提新口號,看準了的事情扎紮實實抓下去,堅持幾年必有成效。我要勵精圖治,勤奮學習,拼命工作,以食不甘味、寢不安席的精神,努力做好它。”

  解決吃飯問題是鄭培民首先打響的攻堅戰。當其它地區群眾早已初步實現小康的時候,這裡每到青黃不接時全州還有1/3的群眾斷糧。於是,在鄭培民和州委州政府的推動下,“地膜玉米”和水稻育秧新技術在全州全面推開。這時的鄭培民沒有坐在辦公室裏指揮,而是挽起褲腿走進田間,挨家挨戶地作示範。終於,連續多日田間勞作的鄭培民因體力不支摔下了3米多高的田埂。

  永順縣雨龍村土家族群眾彭國民説:“當時他渾身都是泥巴,腦殼頂上都是泥巴,我們就想辦法給他沖洗,當時確實心裏很難過,那麼大一個領導到這裡給我們擺秧,又受了傷。”

  這一年,鄭培民原本厚厚的病歷上又添了一頁——腦震蕩;也就是這一年,湘西自治州糧食産量翻了一番,實現了自給有餘。此後,在鄭培民的主持下,一批推進湘西發展打基礎的大思路相繼出臺:放棄本州小水電的地方利益,引進大電網;對支柱産業進行技術改造;改革教育方式,推出了後來被總結為我國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兩大模式之一的“湘西模式”等等。而又有誰知道,為了這些重大決策,在湘西工作的600多天裏,鄭培民在開門就是山的湘西,跑遍了全州218個鄉鎮,住過30多個鄉鎮。他甚至連全州最偏遠的、需要手腳並用,走上12公里的陡峭山路的“叭任”村都住過。這一切讓前來探親的妻子心疼不已。

  鄭培民的妻子楊力求説:“我一走進去,我的眼淚一下子就出來了。他的一雙鞋子好多泥呀,泥乎乎的放在那個墻角那邊。”

  民心是桿秤。在湘西州委的選舉中,鄭培民全票當選黨委委員,全票當選州委常委,全票當選州委書記。

  從素質教育的“汨羅經驗”在全國推廣,到湖南廣播電視改革在全國挺立潮頭;從改善全省教師住房到黨的組織工作的深入開展,在每一個鄭培民曾經分管的領域裏,他留給世人的不僅僅是眼見耳聞的政績,更寶貴的是他的堅持原則、公道正派、克己奉公、誠實守信、勵志自強等作為一個共産黨員的情操和品格。這,就是鄭培民;這,就是一個共産黨員的本色。

責編:李莽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