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風雅 鐘靈毓秀(你所不知道的一級館)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4年12月31日 14:35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4年12月31日 14:35
原標題:江城風雅 鐘靈毓秀(你所不知道的一級館)
正在加載

  明代青銅麒麟溫酒器。

  東漢撫琴男坐俑。

  東漢“東海太守良中李少君”畫像石棺。

  清代石溪《山林曉居圖軸》(局部)。

  瀘州市博物館供圖

  四川瀘州是一座有著2000多年曆史的古老江城,位於川滇黔渝交界處,長江、沱江在此交匯,自古以來就是西南地區政治、軍事要地,唐宋時憑藉舟楫之利成為商賈雲集、貿易繁榮的“西南要會”。

  瀘州市博物館1984年正式建立,現有藏品1.5萬餘件,發展成由“一核四館”構成的綜合性博物館群落,“一核”即中心館,“四館”即況場朱德舊居陳列館、瀘州石刻藝術博物館、瀘州歷史文化數字館、朱家山東華詩社舊址詩詞館。中心館設有“江風酒韻——走進名城瀘州”“瀘地集雅——館藏精品書畫展”“瀘城之子——蔣兆和的藝術人生”等常設展,帶觀眾領略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古樸與風雅。

  尋漢風古跡

  來到“江風酒韻——走進名城瀘州”序廳,一座2米多高的石闕映入眼簾,正反兩面刻有銘文,正面銘文為“永元九年七月己醜,犍為江陽長,王君平,君字伯魚”。據文物專家考證,這裡的“江陽”指的就是瀘州。

  瀘州市博物館館長陳科介紹,瀘州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裡繁衍生息。據文獻記載,漢景帝六年(公元前151年),趙國丞相蘇嘉因平亂有功,被封為江陽侯,在瀘州一帶建立江陽侯國。自此,瀘州成為漢王朝開發西南地區的橋頭堡,大量漢人陸續遷居於此。刻有東漢永元九年(公元97年)銘文的石闕,出土于漢代瀘州地方長官王君平墓室門前,是瀘州古稱“江陽”的實證。

  根據出土的動物俑、陶田等可知,漢代瀘州農業呈多元化發展的趨勢,犬、豬、雞、鴨等是普遍飼養的家畜家禽。陶田模型真實再現了當時的農田形制。模型內有3道圍欄,將田分為四部分,每塊內有貝、龜、魚、田螺等。可見漢代的水田不僅用來種稻,還用來養魚等。

  漢代人喜歡歌舞宴飲,展櫃裏的庖廚俑、説唱俑、擊鼓俑、撫琴俑、舞蹈俑等,形態多樣,栩栩如生,反映了當時“陳伎歌舞,飲宴庖廚”的場景。東漢説唱陶俑頭戴螺旋式安頂帽,頭微微上揚,瞇眼,伸舌,表情輕鬆愉悅,肩部微聳,袒露上身,左臂有一圈珠狀臂飾。“陶俑製作者匠心獨具,將生動豐富的面部表情和自然流暢的體態巧妙結合,塑造出這一形象,定格了説唱表演的精彩瞬間。通過這些陶俑,我們可以感受到漢代人的快樂生活。”講解員説。

  搖錢樹、燈臺等是四川漢墓中常見的隨葬器物。龜座兔柄燈臺造型別致,以烏龜為座,兔子蹬立於龜背上,前腳上舉,兩耳豎起,腹部前伸成燈柄。此器將漢代神仙信仰中的龜、兔與日常生活用具結合,是研究漢代文化思想的重要器物。

  陶佛像燈臺為泥質紅陶模制而成,燈座為一佛像,雙臂上舉,頭上有髻,雙目深邃,眉間白毫相,顴骨高突,面帶微笑,結跏趺坐于高臺上,臺正中裝飾一朵盛開的蓮花。講解員介紹,早期佛教的傳入與西南絲綢之路有密切關係,四川地區以往出土的早期佛像大多為線刻或浮雕,而這件燈臺上的佛像是立體造型,從側面印證了東漢時期的瀘州是西南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

  崖墓是漢代四川地區獨特的墓葬風俗。瀘州崖墓裏出土了大量畫像石棺,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是了解漢代社會生活習俗、思想觀念的重要資料。

  “東海太守良中李少君”畫像石棺1987年出土于瀘州市合江縣一座東漢磚室墓中。棺蓋拱形,蓋頂雕蟾蜍紋、柿蒂紋、方勝紋。棺身為長方形,四壁外側均有剔地淺浮雕畫像,前檔刻雙闕圖,後檔刻伏羲女媧圖,左側刻西王母端坐于龍虎座;右側雕刻朱雀銜魚、夫妻執手交談的情景:左邊梳鬢著裙者為女性,右邊戴冠著袍者為男性,中間刻隸書銘文“東海太守良中李少君”,二人身後各有一侍從躬身而立。整座石棺雕刻精美,表達寄望升仙的主題,對研究漢代喪葬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品宋韻酒香

  南朝梁大同年間(公元535年-546年),梁武帝之子蕭紀建議在江陽郡置州管轄,取瀘水為名,建置瀘州,瀘州之名由此而來。唐宋時期,瀘州航運經濟迅速發展,成為繁華的商業口岸。展廳裏的宋代瀘州碼頭場景,再現了“江陽夜市連三鼓,小市鹽船起五更”的盛況。

  一件件紋飾精美的宋代銅鏡,見證了瀘州商品貿易的發達。“展櫃裏有來自浙江的湖州鏡,有來自北方金地的雙魚紋銅鏡。這件銅鏡上的海水船紋是宋代出現的一種新紋樣,可視為當時航運貿易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講解員説。

  “瀘州石刻文化源遠流長。從漢代畫像石棺,到宋代石室墓,乃至明清龍橋石刻、流杯池石刻,都體現了古人的智慧和匠心。”瀘州市博物館副館長鄒西丹説,宋墓石刻是瀘州獨樹一幟的藝術瑰寶,畫面生動,題材多樣,大體可分為四靈、武士、備侍、民俗四類。

  宋人希望死後與生前一樣富足安樂,在墓室中雕刻男女僕從侍奉墓主,表現梳粧、灑掃、焚香、奉茶、備酒、彈琴等畫面。瀘州市博物館根據這些石刻文物製作了多媒體投影“宋人的一天”,展現了宋人精緻的生活。

  南宋高浮雕執溫壺侍女石刻為國家一級文物,雕刻了一名端立的侍女,頭綰高髻,左側髻上插一支鳳首步搖,右側髻上插一枝花,面相飽滿圓潤,鳳眼,小嘴,雙耳飾鏈狀耳墜;身穿窄袖及地褙子,露出鞋尖,內著抹胸。侍女雙手曲肘捧壺于左側胸前,右手持壺柄,左手托壺底。壺為圓形蓋,直頸,平肩,收腹,曲柄,彎流,置於瓜棱溫碗中。講解員介紹,瓜棱溫碗是宋代常見的一種溫酒器,形似南瓜,瀘州宋墓中出土了多件侍者捧酒壺石刻,説明宋代瀘州飲酒之風極盛。

  武士石刻造型逼真寫實,從其服飾、兵器以及人物形態等,可以一窺宋代武備面貌。武士體態雄健,神情威嚴,頭戴兜鍪,身穿戰袍,手執兵器,頸上和腰間巾帶飄飛,極富動感,體現了石雕工匠的高超技藝。

  瀘州被譽為“中國酒城”,制酒業始於秦漢,發展于唐宋,興于明清。明代青銅麒麟溫酒器是“鎮館之寶”之一,以吉祥物麒麟為造型,十分罕見。麒麟頭上立一犄角,兩眼圓睜,雙耳大而下垂,嘴大張,顎下有3撮鬍鬚。腹部中空,呈長方形,為燒炭之爐膛,與臀部連通,尾部為爐門,背部左右兩側各有一圓鼓,為盛水溫酒杯。飲酒時,打開尾部爐門,往爐膛內放入木炭,燃燒加熱,兩側圓鼓中的水不斷升溫,放在鼓中的酒壺也隨之升溫。水煮沸後産生的蒸汽從麒麟口腔兩側的圓孔中噴出來,薄霧裊裊、情趣盎然。

  賞丹青墨寶

  瀘州山川毓秀,地靈人傑,文風蔚然,歷史上書畫人才輩出,私家庋藏累積甚豐。瀘州市博物館收藏書畫佳作數以千件,從中遴選精品,打造“瀘地集雅——館藏精品書畫展”。展覽中呈現的書法作品,既有“明四家”之一文徵明法度嚴謹的隸書手卷,又有“青藤老人”徐渭狂放不羈的行草書軸,還有紀昀、劉墉、曾國藩、康有為等清代名臣的墨寶。

  在中國傳統藝術中,山水畫佔有重要位置,表達了“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思想。“清初四畫僧”之一石溪的《山林曉居圖軸》是瀘州市博物館所藏山水畫中最引人矚目的珍品。石溪擅畫山水,主要繼承“元四家”傳統,構圖奇特,意境幽深。《山林曉居圖軸》作于清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畫面以溪水流勢構圖,水波盪漾,山巒起伏,遠近分明,一條山路自上而下,蜿蜒曲折,周圍點綴著叢樹、屋舍。此作構圖繁複重疊,筆墨沉酣蒼勁,境界深遠壯闊,集王蒙、黃公望之所長,堪稱石溪山水佳作。

  徐悲鴻是中國現代美術事業的奠基者,以畫馬享譽於世。他的水墨駿馬圖講究光影明暗的對比、肌肉和結構的表現。徐悲鴻《駿馬圖軸》用飽滿的墨汁勾勒頭、頸、胸、腿等部位,以幹筆掃出鬃尾,濃淡乾濕的變化渾然天成。馬腿的直線剛勁有力,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線流暢自然,富有動感。整體上看,畫面前大後小,透視感較強,前伸的馬頭和雙腿仿佛要衝破畫面,頗具氣勢。

  “瀘城之子——蔣兆和的藝術人生”展覽匯聚了現代著名畫家蔣兆和的代表作。蔣兆和出生於瀘州,從小跟隨父親學習書畫,後赴法國深造。他借鑒西方繪畫的寫實技巧,改良了傳統水墨人物畫,創作了大量現實主義佳作。

  展廳中,高2米、長27米的《流民圖》令人震撼。此作于1942年開始動筆,歷時一年完成,是20世紀上半葉中國最大的一幅人物畫卷。圖中展現了日軍空襲之下哀鴻遍野、人民流離失所的景象,表達了對日軍侵華戰爭罪行的控訴和對世界和平的祈望。

  《母親的希望》作于新中國成立後。畫中的母親面容溫柔,望著懷裏可愛的嬰兒,眼中閃耀著光彩,表現了對新生活的希望。(劉裕國)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4年12月31日 第 07 版)

編輯:吳慧芳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正在閱讀:江城風雅 鐘靈毓秀(你所不知道的一級館)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