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張永花
前不久,看了一部老電影,題目叫《春苗》,電影主人公田春苗的形象和事跡不由得讓我聯想到自己的母親,一樣的樸實無華;一樣的善良仁愛;一樣的心懷群眾;一樣的刻苦鑽研醫學;一樣的無悔奉獻精神……
《春苗》體現了廣大鄉村醫生身上所共有的特質,這種特質蘊涵着無盡的樸實之美、仁愛之美、醫德之美和奉獻之美。母親在她過去四十多年的職業生涯裏,無時無刻不在用自身的行動來鑄造這種品質,詮釋這種美麗,也讓我無時無刻不在感受從母親身上所散發出來的這種特有之美。這種美,並非源自於子女對母愛之美的讚頌,而是來源於對母親作為鄉村醫生人格之美的賞悅。
母親每每背着藥箱出診,在鄉村小路上漸行漸遠,又在暮色沉沉中疲憊而歸的情景,是我兒時最為深刻的記憶,在這種記憶裏,經常伴隨的不僅有風暴雨雪,還有寒露秋霜;不僅有患病者的焦慮與哀愁,也有病癒者的欣喜與歡暢。這記憶裏的一切都最終凝結為母親藥箱上那鮮艷的紅色十字,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上,並在腦海中時常的閃現着、跳躍着……
自母親從醫以來,徹底改變了村裏原來那種只能依賴傳統接生方式接生的局面,無論是産婦還是嬰兒,體質健康和生命安全均在母親的呵護下得到全面的質的提高。“生命大似天”是母親信守的最高準則,在産婦的床邊,母親不知度過了多少個日日夜夜,常常從這家的産房奔向另一家的産房,甚至一夜之間要同時面臨多個産婦臨産的情況,在當時交通極為不便,醫療資源十分匱乏的情況下,母親獨自能做到保證産婦“母子平安”是需要很大的付出和勇氣的,而這所有的背後無不滲透着母親的努力和艱辛。産婦難産是母親時常遇到的情況,唯一的辦法只能是向上級醫院轉診,在當時一不通車,二不通船的情況下,常常只能靠着人力抬着産婦轉移,雖然這種轉移的過程沒有槍林彈雨,但也往往總是星夜兼程,頂風雨,挂霜雪;這個時候,母親也總是和産婦寸步不離以守護於左右,直到産婦安全實現轉移,母親才能舒口氣。産婦産後大出血、嬰兒吸入羊水造成窒息等等這些突發情況時有發生,最終也都能在母親的及時處理下化險為夷。這些年,在母親手中誕生的嬰兒數以百計,其中甚至包括兩代人的降臨,為了這些新生命的平安降臨,母親付出了巨大努力!
在局限於當時的醫療條件下,做好預防接種、婦幼保健、傳染病防控等工作都是艱巨而迫切的任務。母親為了做好這些工作,田間地頭,村前村後的奔波忙碌,始終做到對象無遺漏、情況心中透、掌控有把握、處理不落後。正因為如此,這麼多年來,村裏無一例因遺漏接種疫苗而致病,無一起因傳染病失控而導致大規模流行的情況;也正因為如此,村裏的婦女都把母親視為知己,成為她們生活中的貼心人。
救死扶傷是每一位醫生的職責所在,母親牢記自己的職責使命,時刻把為群眾解除疾患、消除痛苦作為第一要務。在我成長的歲月裏,見證了母親數不清的行醫施救的事例,無論是在就診病人的層層環繞中,還是在病人呻吟的床榻邊;無論是在急診病人焦慮的呼聲裏,還是在冥留之時逝者的眼神中,母親的身影和名字無不包含其中……。病人離不開母親,母親也丟不開病人,這是一種無論如何用言語也無法解開的情結。
如果説母親的奉獻來自於平凡,那麼這種久恒的平凡也蘊涵着一種厚重,在這層層凝結的厚重之下,無不包含着母親對群眾生命與健康的堅強守護與勇於承擔。母親這種精神的穿越歷經多久都是一幅永不褪色的春苗畫卷,這幅畫卷永遠值得我去珍藏和愛惜。
母親,我心中的最美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