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張曉
男
雲南省梁河縣縣芒東鄉小學
簡介:張老師將一生貢獻給祖國的教育事業,並取得重大教育創新成果,而不求任何回報的忘我精神,我十分敬佩;我雖能力有限,不能準確、全面地反映張老師57年自費教研的事跡及人品,但為了讓國家及社會有識之士初步了解這一重大的教育創新改變陳舊教育狀況、造福人類的現代教育大智慧,我不得不在這裡獻醜。在我心中,張曉老師完全是一位“天才的教研家,執著的追求者”。由於我水平有限,更希望上級派人來親自了解。
張曉,男,1942年4月12日出生在騰衝縣一個極度貧困的玉頭山小村子。1955年小學四年級上學期,産生了“教材可以自學”的理想。1964年11月15日參加教育工作,來到國家級貧困縣更貧困的芒東鄉(少數民族地區)。又增加了“要讓農村民族地區的教育教學“趕上或超過城鎮”的大膽理想。1976年4月被調到羅崗村當學校負責人。就用這一工作的便利條件,從初中到小學,從語文到數學,從主科到副科,從家教到幼教,進行艱苦細緻的教育教學實踐,探索創新,終於在1985年9月2日晚上12點,設計出了將“先用右腦想象、再用左腦表述”具體化的198個復腦字母(新“象形字”),並組成一套“用一幅圖啟動、使學習內容形象化的復腦自學教育新方法(簡稱“復腦教育”)。第二天一早,就親自從一個一年級民族班開始實踐這套復腦教育法。結果該班成為州內有史以來第一個只用4年(不上早晚自習)就100%小升初的民族班。而且到初中畢業,該班在中學又是中考錄取率最高,中學的省級、州級兩個“三好生”名額全部為該班學生榮獲的小學優秀班。由於這種超常效果是誕生在曾有5個班小升初為零的學校。因此,這個復腦教育班的小學成績作教研成果載入《雲南教育大觀》,張曉老師本人也被評為全國《獻身農村教育的人們》45個代表之一。這時的復腦教育已形成一套按序操作人皆成功的《四級譜》
但張曉老師並不滿足。於是又要求指導教書的妻子、子女先實踐。這還不算,又自費連續10年請過8位社會青年作復腦教育的實驗教師,直到所有實踐者都取得不同程度的超常教育教學效果。如尹華萱老師將這套復腦教育法用於自己的數學課,1994年接手一個48生的四年級(47人是傣族學生,1人是景頗族學生)。三年級升四年級時的數學平均分為18.35。該班從四年級上學期開始用復腦教育法,到六年級畢業統考時,該班的數學平均分為97.1,有20個100分,一個最低分是89.5。再如梁河縣文興幼兒園使用復腦教育法10年,後9年,年年都有識復腦漢字過2000的幼兒畢業,這樣的孩子到小學、進中學自學能力強,都能品學兼優。在幼兒園學習復腦漢字,由於不寫字、不注音,只涂圖,全用幼兒的形象思維及自學天賦,因此是一條既能避免學前教育“小學化”、又能優於“小學化”的幼教之路。現在,凡是系統使用復腦教育《四級譜》的師生,至少取得“教學效率增一倍,耗時耗力減一半”的效果。這時的張老師應該松一口氣了,因為“教材可以自學和農村教育趕上或超過城鎮”這兩大理想終於實現了。為此,這套復腦教育法,成為一項獲國家專利、入國家課題、雲南省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定、有人叫它“聰明藥”的教育創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