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首播

重播

愛教育:“媽媽老師”變身 “奶奶老師”

    衛淑萍熱愛教育,喜歡孩子,一天也離不開他們。多年擔任村幹部、同樣也是黨員的丈夫衛家有告訴筆者,“她生兒子的前一天晚上還挺着大肚子參加評卷到很晚,第二天早上就生下了孩子。家裏的農活純粹指望不上她。她把學校當成了家,把家裏當成了店。”
 

    “孩子小,不懂事,好模倣,老師説話、寫字、做事,甚至走路都是他們模倣的標準。言傳身教,身教為先。”衛老師總是這樣和周圍的同事分享她的經驗。所以,30年來,不管颳風下雨,還是冰天雪地,不管三夏農忙,還是秋收種麥,她總是以身作則,第一個到校,最後一個離校,從不遲到早退。身教重於言傳。幾十年來,她用近乎苛刻的自律和默默無聞的堅持,在一屆又一屆學生心中豎起了極具感染力的精神標杆。

    學校就是家,孩子就是娃。一年級孩子小,她總是自己動手掃地、關門窗,冬天又親自生爐子、關爐子。她的教室,是學校最乾淨、最溫暖,公共財産保護最好的教室。從教幾十年,她從來不打罵學生,而是予以説服教育,苦口婆心地讓學生自我醒悟。她是鄉村學生的老師,更像是他們的家人。

    30多年,衛淑萍帶過很多屆學生。今年38歲的衛吉雲,大學畢業後在山東交警總隊工作。她在寫給衛淑萍的信裏説:“許多人和事都慢慢淡忘了,唯獨對您,我的啟蒙老師,終身難忘,難忘您對‘逃學壞小子’的教誨。沒有您的當年教誨,就沒有現在的我。” 吳紅子直至今天嫁人成家,仍然忘不了當年她病了以後衛淑萍老師背着她到醫院看病又背着她回家的情景。衛強、衛琴兄妹倆至今忘不了,當年家裏同樣捉襟見肘的衛老師為了讓他們和別的孩子一樣穿上校服參加文藝匯演,硬是擠出30元錢讓媽媽扯布料給他們做校服的一幕。

    30年中,衛淑萍老師常常給孩子們買根鉛筆、添塊橡皮、送個作業本,雖然錢不多,但卻總能解孩子們的燃眉之急。30年中,衛淑萍老師每次放學都要再三叮嚀學生:上學和回家路上注意安全、回家後要對家人有禮貌、要按時完成家庭作業……
周流村不管是在讀學生,還是已離開母校在外地做事的人,都把始終關愛呵護他們的衛老師當作知心人,大事小情,甚至不願或不敢與父母、親人講的事,都對衛老師講。從年輕時孩子們叫她 “媽媽老師”到如今的“奶奶老師”,改變的是稱呼,不變的是孩子們對她發自心底的真愛。

    作為妻子、母親,她不僅無暇幫丈夫幹地裏的農活,而且常常連一日三餐、照料子女也顧此失彼。還記得剛參加工作不久,有一次,她把饃蒸到鍋裏後急忙趕到學校裏,待放學回家後饃蒸焦了,鍋蒸漏了。2011年秋天,雨水較多,家裏的玉米棒子泡在地裏,她沒有顧得上收。從此,倔強好勝而又深愛家庭的她,便把蒸饃、洗衣服等家務活她統統安排到晚上,即使再熬夜,也要既把學校這個“家”裏的事幹好,又保證家裏這個“店”運轉正常。

愛孩子:寒假短、暑假熱,等到退休再手術

    衛淑萍熱愛教育,癡愛孩子,幾乎到了瘋狂的境界和令人不可思議的地步。
10多年前,她腹部脹痛,發現大塊腫瘤,身體好像懷了幾個月身孕,至今未住院做手術治療。5年前,她患滑膜炎行走艱難,丈夫連續半個月推着自行車接送她。她把輸液治療全安排在晚上,沒有請一天假。3年前,因患高血壓暈倒在講臺上,急救後又登上了講臺。1年前,又患心絞痛、冠心病再次暈倒在講臺上。

    領導、同事、家人都多次勸她趕緊住院做手術、安心治病,而且他兒子就在醫院外科工作,可以隨時安排住院治療。但她總是説:“寒假時間短,天氣冷,太倉促;暑假時間長一點,但天氣熱,不方便。等退了休吧,退了休我再手術、好好治病。”

    大家擔心她,卻也知道她其實牽掛的是她的寶貝學生娃,丟不下的是教學這“公家活”,在她的心裏,學校、學生某種程度上比她的健康、比她的生命還要重要。30年來,家長們口口相傳着一句話:把娃交給衛老師,我們最放心。

愛鄉親:建言獻策盡職責
  

    當教師,衛淑萍潛心研究兒童心理和教育規律,不斷探索科學實用的教學方法,教學成績連年名列全聯校前茅,多次被評為縣鎮模範教師和優秀共産黨員,深受學校領導和學生家長的好評。作為縣鎮黨代表、人大代表,衛淑萍積極建言獻策,全力當好黨和政府與群眾聯絡的橋梁和紐帶。她認真履行職責,深入調查研究,廣泛了解民意,提了很多有益於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建議和議案,其中《關於周流學校危房修繕》的議案,引起有關領導和部門的高度重視,危房及時得到了修繕加固,確保了廣大師生的生命安全。

    衛淑萍老師愛教育、愛孩子、愛鄉親,她的大愛,她的敬業精神、無私忘我和人格魅力贏得了領導、同事和村民的尊重、欽佩和愛戴,也感染了丈夫和子女。她的子女都先後考上大學,學業、事業有成。一家四口,三名黨員,她在享受事業成功的同時,也收穫了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

    這就是衛淑萍老師。她在最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為我們留下了最寶貴的財富,她用一件件最平凡的小事鑄就了最偉大的品格。

    此文刊於《山西教育》201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