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首播

重播

3月15日,筆者搭乘一輛摩托車前往平莊鄉最為偏遠的背鵝村背鵝小學採訪。
車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搖搖晃晃地駛入一座半山腰時,終於停了下來,映入眼簾的是一棟一樓一底極其簡陋的舊木房和一塊坑坑洼洼的黃泥地。
這就是深藏在大山裏的背鵝小學。
一位衣著樸素,戴著眼鏡的中年婦女笑呵呵地向我們走來。她叫姚本蓮。
這所簡陋的學校與姚本蓮夫妻結下了26年的不解之緣,其間許許多多曲曲折折、感人泣下的故事在這大山深處流傳著。

 

用家産嫁粧撐起山裏孩子的希望

 

背鵝小學,原名黃泥垴小學,有著40多年的辦學歷程。

背鵝村是全縣貧困村,山路崎嶇,人居分散,信息閉塞,生活條件惡劣,用當地幹部的話説“這裡山高路遠坑深,人才向外急奔!”
正是因為這些緣故,背鵝小學在中途停辦了5年。
在背鵝小學停辦期間,同在當地代課的姚本蓮和張令龍夫婦根據組織安排,在背鵝村的黑桃樹組,建起了新的教學點。
因村民居住分散,學生上學路途遙遠,村民對教育的認識不夠,學生生源較少;辦學條件差,居住環境和交通條件惡劣,許多公辦教師都不願來;當時代課教師月工資只有39元,當地有文化的青年又不願從事這份職業,黑桃樹教學點的教學重任全部落在姚本蓮夫妻肩上。

一天,姚本蓮向丈夫張令龍提議:“黑桃樹教學點達不到目的,何不把背鵝小學重新恢復起來?”

妻子的提議得到丈夫的支持。夫妻倆立即遞上遷校申請書,幾經週折,于1993年5月得到了上級同意遷校的批復。為此,夫妻倆激動得熱淚盈眶。
理想遠大,現實卻很殘酷。要把一所停辦5年的學校重新辦起來,談何容易?
當時,背鵝村沒有公路,沒有電。背鵝小學沒有師資,沒有辦公用品,也沒有辦學資金。

5年中,學校的樓板、墻壁、黑板、課桌凳等被拆得所剩無幾(僅剩一台文櫃),設施極度缺乏。

加上個別不明事理的村民蠻橫阻擾,恢復辦學,談何容易?

面對這一切困難,夫妻倆沒有低頭,也沒有被嚇倒。

他們作出了一個驚人的異常舉動!

丈夫張令龍將家中父母分給的6.4立方米木料(價值3000多元)全部用於學校建設,一部分裝修教室,一部分裝修教師宿舍。還請來木匠,新制了36套嶄新的雙人課桌凳,一塊黑板,一對球架,一副爬桿架,兩副單、雙杠,都無償地捐給了學校。
妻子姚本蓮將自己娘家送的嫁粧:火盆、板凳、桌子、寫字檯搬出來送給學校用於辦公,還拿出500元錢為學校購買了辦公用品。

復校期間,夫妻倆又投入了100余個勞動力維修學校,組織師生動手建校園,使得原先搖搖欲墜的教學樓舊貌換新顏。

在恢復辦學之初,背鵝村有80%的放牛娃未能上學。

此情此景,令姚本蓮夫妻十分憂慮和痛心。

姚本蓮老師背著當時不滿一歲的女兒,和丈夫一道不分晝夜上門苦口婆心地動員村民送子女上學。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艱辛努力,終於使150多名兒童走進了學校,班級從3個增加到6個,學生由40人增加到150人,學生入學率達到了80%以上。
從此,沉寂了5年的學校鐘聲,又迎著朝陽天天響起,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又回蕩在大山深處的山山嶺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