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首播

重播

       在雲南最北段的德欽縣,有一所由一字不識的藏族同胞阿牛創辦的全免費私立學校--普利藏文學校,學生來源以孤兒、因家庭極度貧窮而輟學的孩子為主。由於學校地處滇藏川交界處,生源也覆蓋了滇藏川三地。校舍是破舊寺廟改造的危房,學習內容以藏文為主,擔負著傳承民族文化是使命。學校創辦15年來,有數十名義務支教的老師從全國各地來到這裡,在梅裏雪山腳下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
  

      2009年暑假,羅嘉亮從上海來到普利藏文學校支教,這位畢業于復旦大學法學院的碩士生工作一年後毅然選擇了義務支教這個職業。
  

       來過學校的人都會把羅老師認作藏族人,因為高原的環境已經把羅老師塑造成了內外兼修的康巴漢子。
  

       學校條件艱苦,大都需要自力更生,只能種土豆,羅老師是主力。學生病了,羅老師熬製草藥湯,每天督促孩子們吃;學生頭髮長了,羅老師負責理髮;環境消毒,還是羅老師是主力;課外活動,羅老師依舊是核心,學生的籃球水平很高,羅老師功不可沒;週末閒暇,羅老師給孩子們放電影;技術班的大孩子要考技校,補課的一定是羅老師;畢業班的孩子們迎考夜半輔導的還是羅老師……
  

       三年過去了,羅老師已經成了學生們最好的朋友,孩子們離不開羅老師,羅老師也很難離開學生。
  

       在孩子們眼裏,羅老師幾乎是萬能的;在老師們眼中,羅老師更離不開學生。
  

       學校外出活動,都需要翻山越嶺,帶隊的總是羅老師。有一次老師有事留下,準備讓孩子們自行回校,可一轉眼就找不見羅老師了。熟悉羅老師的老教師馬上就明白了:羅老師放心不下孩子們獨自回校。
  

       三年的支教生活即將結束,真不知道後面的路該怎麼走,也不知道離開了羅老師的孩子們會怎麼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