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16日 18: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0周年“偉大歷程網上作品大賽”文字類銅獎作品
作者:張志善 推薦網站:國際在線
我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親歷目睹了本村在黨的英明領導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從廣泛流傳在鄉間的民謠中可見一斑。
解放後,農民在黨的領導下從“三座大山”的重壓下解放出來,有了房屋有了地,當家做了主人,個個喜笑顏開,揚眉吐氣。他們發自肺腑地讚道:
太陽一齣滿山紅,
共産黨領導咱得解放。
分下房屋分下地,
當家作主喜洋洋。
後來,黨引導農民搞了互助組、合作社。強幫弱,富助窮,顯示出極大的集體協作力量,受到鄉親們的歡迎。他們説:
單絲不成線,
獨木難成林,
合作力量大,
生産闊步奔。
可惜,受極左路線的影響,我們村後來吃上“大鍋飯”,村民從日出幹到日落,出力不小,不見成效;流汗不少,産量不高;那時全村的糧食畝産也不過三五百斤。村民辛辛苦苦幹一年,每工只能分五毛到八毛錢,最多時沒超過一元錢。一家有三個強壯勞力,年底刨去口糧錢,能分五百元錢便高興得不得了。而多數勞力少、人口多的家庭,即使汗珠子摔八瓣地幹,也擺脫不了年復一年、年年欠款的命運。有民謠為證:
大鍋飯,
不沾弦,
沒人多下米,
有人搶飯碗,
滑皮盡把稠的撈,
老實疙瘩吃剩飯,
辛辛苦苦幹一年,
落不下個肚兒圓。
隨着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偉大的黨撥亂反正,正本清源,割除了自身的“毒瘤”,農村形勢出現了日新月異的變化。本縣大部分村都實行了大包乾,由於我村是縣裏集體經濟的先進典型,遲遲沒有分田到戶。結果,年底産量大相徑庭。搞了大包乾的有不少農戶畝産上了千斤,全縣戶均萬斤糧的比比皆是。而我村還維持在以前畝産三五百斤的水平上。當下,有民謠在村子傳開:
大鍋有飯小鍋幹,
鏡子燒餅只中看;
小鍋有飯大鍋滿,
人人都能舀到碗。
要吃恣意飯,
快把小灶辦。
搞好責任制,
越吃心越甜。
在黨的農村經濟政策的鼓舞下,我村於1982年春開始推行包乾責任制,村民的幹勁如洪水決堤般爆發出來。全家老少齊出動,有手藝的使手藝,有力氣的出力氣,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當年底,糧食畝産就成倍地翻。光是小麥,不少農戶畝産就上了千斤,有的種糧大戶僅靠賣糧,年收入就達數千元。村民高興地讚道:
大包乾,大包乾,
直來直去不拐彎,
一根桿子插到底,
老少上陣摽着幹,
齊心下苦奪高産。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隨着黨在農村的商品流通政策推行,市場經濟活了起來,人們除搞好種植業外,又在養殖業、加工業,以及其他行業上作起文章來。我村有位姓滿的村民,會做磚的手藝,他開了個磚廠,年收入達數萬元。還有一個會蓋房的工匠,以前因出身問題空有手藝不敢用。他當上工頭,帶了十幾個小工,專門承攬建築活計,年收入上萬元。還有不少養兔、養貂、栽桑、植棗、跑運輸的等等,都憑藉一技之長改變了生活困境。當時,全村人均收入達到了兩千多元。電視、電扇、摩托車等逐漸進入尋常百姓家。有民謠頌揚道:
桑紮根,棗上樹,
兔安家,貂落戶,
大搞多种經營,
積極發家致富。
辦廠坊,跑運輸,
養禽畜,育果木,
家家都有聚寶盆,
戶戶栽下搖錢樹。
進入新世紀,我們村作為全縣社會主義新農村試點村,立足當前、着眼未來、科學規劃,一步一步往前走。先是鋪設本村至縣城、本至鄰村的柏油路,硬化了全村所有巷道,共計11000余米,方便了村民出行,大家發自內心地感謝黨:
鋪的是路,
連的是心,
便的是行,
富的是民。
接着,我村又在縣、鄉兩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投資數十萬元進行了水網改造,村民結束了有史以來絞水、挑水的傳統,在家裏一擰水龍頭,就能吃上清涼可口的自來水。同時,還修建了標準化學校,所有適齡兒童全部接受了義務教育。繼而又興建起村民文化中心和圖書室,購置圖書3000余冊,添置文化活動器材300余件。還開闢了4000平方米的休閒文化廣場,場地全部硬化,配置了體育和健身器材,活躍了村民的文體生活。村裏的街道旁,不僅安上了120盞高標準的照明燈,還栽植了3萬餘株各類花卉樹木,並堅持按責任區天天打掃衞生,形成了硬化、凈化、美化、亮化和冬有青、春有花、夏有綠、秋有果的亮麗風景。對此,百姓們借民謠讚道:
中央政策如春風,
新農村建設火樣紅。
生産發展是關鍵,
生活寬裕春意濃,
鄉風文明新氣象,
村容整潔百花榮,
民主管理民做主,
家園和諧樂無窮。
近幾年,中央免了農業稅,種糧還享受補貼,推行新農村合作醫療,解決了農民“看病難”的問題;個別貧困戶還能享受“低保”;計劃生育家庭可以得到先進獎勵。群眾由衷地説:這是歷朝歷代都沒有過的事,也有民謠流傳:
黨的惠農政策好,
咱老百姓忘不了。
免了我們農業稅,
歷朝歷代難做到。
直補政策到農戶,
大家種地勁更高。
國家實行新農合,
有病再不發愁了。
計劃生育有獎勵,
貧困家庭享低保。
沐浴在新農村建設的氛圍中,村民的生産、生活觀念和精神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農業生産以機械化為主,採用良種科學種田,走上了産業化經營路子,産量、産值節節上升,家庭收入年年攀高。全村人均收入達到3500元左右。冰箱、空調、電腦、電磁爐、液化氣逐漸普及,個別農戶還買了小轎車。住房大都是磚混結構,磁磚鑲面,不少農戶還住上二層小樓。老百姓唱道:
農忙去田間,
農閒去市場,
務農經商兩不誤,
家家都是富裕戶。
還有民謠更形象:
少有教,老有靠,
貧有保,病有報,
種田不彎腰,
挖地不用鍬,
糧食不用挑,
吃水不用吊,
熱水不用燒,
做飯不用灶,
交通不用跑,
通訊不用叫,
鼠標輕輕點,
啥事都明了。
不請老師能聽課,
不見專家能傳招,
各種信息早知曉,
戶戶邁上小康道。
黨的恩情深如海,
幸福生活步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