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16日 17: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0周年“偉大歷程網上作品大賽”文字類銅獎作品
作者:王振濃 推薦網站:騰訊網
每每看到那顆已被磨得光滑的子彈殼,就勾起我對往事的回憶。
我們小的時候,經常玩我家遺留下的一顆子彈殼。聽奶奶説,那顆子彈殼是在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紅色娘子軍戰士們在沙帽嶺伏擊戰中留下的。當時,我的奶奶為了哄調皮的爸爸,就拾回來給當時才三歲的爸爸玩,至今還保留着。我的奶奶臨終時對我説:“讓這東西擊破你所有的困難”。
奶奶的回憶
我五、六歲的時候,就常常纏着奶奶講革命故事。奶奶説,我們老區這個地方,在20年代,是個偏僻、落後的山區,到處都是一片片的樹林,一點經濟作物都沒有。當時受封建專制殘余制度和國民黨政府獨裁統治壓迫,強徵暴斂,民不聊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中國共産黨誕生後,革命的火種傳播到這裡,中國共産黨開始領導人民民主革命,老區的人民開始覺醒了。尤其是婦女,她們在封建社會幾乎沒有做人的權利,她們在家庭社會中,沒有起名字、分享財産的權利,只有服役家庭、社會供男人尋歡作樂和生兒育女的責任。這樣的社會現實造就了這裡的婦女英勇頑強、自強不息的性格,並強烈要求婦女解放和自由。因此,在1931年5月1日,一群少女衝破封建制度的牢籠,毅然投身革命的洪流,紅色娘子軍誕生了。紅色娘子軍一成立,就以叱吒風雲的英雄氣概,冒着敵人的槍林彈雨,衝鋒陷陣,她們在沙帽嶺伏擊戰、火攻文市炮樓、馬鞍嶺阻擊戰等五十多場戰鬥中,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充滿傳奇的戰鬥故事。紅色娘子軍雖然存在的時間不長,但她們以自己血染的青春風采,奏響了中國革命和婦女解放運動中最為光彩的一段樂章。
奶奶説,國內烽火連天、硝煙瀰漫,人民生活在苦難之中。1939年日本帝國主義又開始入侵海南島,老區人民同樣遭受日本帝國主義慘無人道的蹂躪和欺凌。面對日本帝國主義慘絕人寰的行為,勇敢的老區人民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經歷了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在慘烈的抗日戰爭中,他們衝鋒陷陣、沐血奮戰,表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葵衛新、蔡衛成,他們機智勇敢地與日本鬼子開展遊擊戰爭,最終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抗日戰爭剛勝利,接着,中國共産黨又領導人民進行解放戰爭,在解放戰爭中,老區人民更加勇敢,冒着槍林彈雨,支援和後方協助琼崖縱隊和解放軍,最後奪取了海南島的解放。中國共産黨領導老區人民經歷了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建立了具有深厚群眾基礎的革命根據地,鑄造了堅強勇敢的老區人民。
爸爸的回憶
隨着年齡的增大,又經常聽爸爸講解放後的故事,爸爸説,老區這個地方剛解放,經過戰爭血與火的洗禮,斷墻殘壁,連一間像樣的房子都沒有。農業生産處於落後狀況,有些地區還是刀耕火種,主要種水稻、地瓜,收效很差,沒有一點經濟作物,人民生活還處於貧困飢餓狀況。解放後不久,中國共産黨領導老區人民開展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無地或少地的農民得到了土地,他們開始發展生産,政府在技術和其他方面大力支持,引進新技術和新品種。農民不僅在水稻方面獲得好收成,還種了很多經濟作物,如胡椒、檳榔、橡膠。社會日趨穩定,農民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起來。後來發展合作社,集體所有制,以小隊為單位,實行多勞多得,記工分制。這種體制調動不了農民的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着生産力的發展,要走向富裕之路,必須改革開放。
筆者的回憶
當我懂事的時候,正逢改革開放,我們老區村委會(原叫蘇區大隊)在盧業新書記的帶領下,首先把土地和其他生産資料分到各農戶,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打破了集體的束縛。農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自主生産,整個老區很快沸騰起來。老區人民憑藉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爭先恐後地開荒挖嶺,在短短的四、五年時間,到處可見滿山遍野的胡椒、橡膠、檳榔、菠蘿……有許多頭腦靈活的農戶,根據本地方的自然條件發展畜牧業,還搞立體種養,很快走上了致富之路。如南邊村的盧業東,由於他勤勞且思維敏捷,改革開放不久,種了近千株胡椒,用科學技術精心管理,胡椒長勢茂盛,産量高,每年靠胡椒收入四、五萬元,很快成了“暴發大戶”。我還記得改革開放不久,玉石坡的王業若在玉石坡開一間小賣店,也是老區村委會在改革開放後第一間私人經營的小賣店,由於他忠厚老實,又講誠信,他開的小賣店很快火紅起來,不久他又買了一輛農用運輸車,一邊運貨,一邊拉客,不出五、六年時間,他走上了富裕之路,第一個在玉石坡蓋了二層樓,成為老區最早的“老闆”。老區人民在戰爭時期磨煉出不畏艱難和堅韌不拔的革命精神,是老區人民奔向康莊大道的精神動力。
輝煌的見證
老區村委會是紅色娘子軍的誕生地,也是革命根據地。如今,在盧業新書記的帶領下,老區的發展充滿活力,面貌煥然一新,到處顯現欣欣向榮的景象。原來辦公室陳舊簡陋,現在建成一座兩層結構總面積為400多平方米的辦公大樓及燈光球場,還設有農民文化室。這不僅增強了黨員幹部群眾的凝聚力,還提升了農民文化娛樂生活水平。
這幾年,政府對老區人民的大力支持和照顧,投資幾百萬元,從玉石坡至南邊村鋪一條堅固的水泥道路,大大方便了農民的農用運輸和交通。沿着這條水泥走,無限風光盡收眼底。在70年代,玉石坡墟只有一間小小作生意用的瓦房,如今已發展成建有40多間兩層以上房室的小墟。向前走,就來到老區小學。近幾年,老區小學的校容校貌變化可大啦!三層樓的教室都是剛建不久,去年政府又資助幾百萬元建十套教師宿舍。順着水泥路走,水泥路的兩旁時而看到茂盛的橡膠林,時而看到長勢喜人的胡椒,時而看到一望無際的菠蘿園。再走不久,就到了紅色娘子軍的誕生地——內園村,走入村內,一棟棟新建的房屋映入眼簾,在幾間庭院內停放着幾輛嶄新锃亮的轎車,這是農民走向富裕道路的見證。在村的左側,紅色娘子軍成立會址修復工程正式破土動工,會址將建成景點區、接待區和拓展活動區。其中景點區分三期建設,一期建成大戲臺,地面沙盤、大小廣場等,紅色娘子軍成立時的情景將不久展現給人們。
在政府強農惠農的政策推動下,老區村委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鳥瞰這山區,滿山遍野都是經濟作物,條條道路通四方,村莊變了模樣。談其收入,令人咋舌,橡膠日收入最多的農戶有二、三千元,檳榔年收入最多的農戶有八、九萬元,胡椒年收入最多的農戶有二、三噸,今年菠蘿收入最多的農戶有五、六十萬元。有四十多戶農民買了小汽車。老區村委會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這與黨的正確領導和國家的強農惠農政策分不開。現在許多農業稅免收了,特別是黨和政府帶來的“三大春風”。“第一大春風”是國家給農民補貼。尤其在農業方面補貼最多,主要表現在種子、肥料、差價、農業機械等方面的補貼,這不僅大力推動了農業的發展,而且給農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變化。在家電、摩托車、小汽車下鄉補貼方面也不斷加大。“第二大春風”是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解決了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第三大春風”是實行農村養老保險,解決了農民後顧之憂。黨和國家帶來的“三大春風”給老區帶來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景象。
在中國共産黨的帶領下,老區村委會經過90年的風風雨雨,從一個貧困、落後的小山區變成令人矚目的革命老區。老區革命之歌是中國發展進步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