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1997 兩岸交流大放異彩

 

CCTV.com  2007年11月01日 18:51  來源:  

    1997年1月,大陸的海峽兩岸航運交流協會與台灣海峽兩岸航運協會代表在香港就兩岸“試點直航”問題進行協商,並簽署“會談紀要”,決定開通福州、廈門至高雄的“試點直航”航線,中轉大陸的外貿貨物。4月17日,廈門的“盛達輪”首航高雄港。4月24日,台灣立榮海運公司的“立順輪”從高雄直航廈門港。

    台灣當局于1997年7月1日開放大陸權宜輪經第三地,可原船載集裝箱往返兩岸;同年10月21日,臺“交通部”正式開放幹線船舶經高雄港延伸至第三地。

    4月,在廈門舉辦了首屆對臺出口商品交易會。

    8月,台灣復興航空公司從法國購買的一架ATR-72型客機,從法國經烏魯木齊、西安、北京,從上海出境,再飛日本的石垣島到台灣,創下台灣航空公司的飛機飛越祖國大陸的先例。

    文化交流大放異彩

    回首1 9 9 7 年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可以看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主線貫穿其中。

    “十里長街迎媽祖,火樹銀花不夜天。”以福建湄洲媽祖金身塑像赴寶島巡遊為開端,1 9 9 7 年兩岸民俗文化交流格外引人注目。年初,媽祖金身塑像在島內的1 0 0 天裏南北往返數次,涉足1 9 個縣、市和3 0 多個宮廟,行程萬餘裏,所到之處“全城沸騰”、“萬人空巷”。隨後,山西關公文化展遠赴台灣,在島內同樣産生熱烈反響。民俗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台灣輿論認為,媽祖和關公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富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他們身上體現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媽祖塑像巡遊和關公文化展在島內受到歡迎,反映出兩岸人民對和平、安寧生活的嚮往,表達了共同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強烈願望。

    1 9 9 7 年兩岸戲曲交流持續熱絡。年初,以山東京劇團為班底、有全國戲曲比賽金獎得主加盟的金獎京劇團,出現在台北舞臺,連演1 2 場,場場叫好。接著,中國京劇院與台灣同仁聯袂登臺獻技,臺上、台下融為一體。隨後,上海淮劇、廣東漢劇院、福建梨園劇團、江西京劇團、廣東潮劇院、安徽徽劇團以及以天津京劇團為班底的梅花獎京劇團等也接踵而至。臨近歲末,由上海昆劇團、北方昆劇院、浙江京昆劇院、江蘇蘇州昆劇團和湖南昆劇團共同組成的昆劇藝術團,在島內短短1 2 天裏,連演1 4 場,廣受歡迎,台灣高校也掀起了難得一見的昆劇熱潮,大學生們喜談昆劇、看昆劇、唱昆劇,對昆劇這個我國歷史悠久的戲曲劇種有了更多的感性認識和了解。

    兩岸間的傳統藝術教學交流更加頻繁。祖國大陸對台灣京劇教學培訓已進行4 年,有關藝術院校、京劇團體派出教師赴臺開班授課,成效顯著。目前這種教學培訓已從京劇單一劇種教學,發展為以京劇為主體,包括梨園戲、昆劇和雜技等藝術門在內的教學。至1 9 9 7 年下半年,祖國大陸有7 批教師共1 4 0 多人次赴臺執教,傳授劇目達1 2 0 多個,所培養的學生有的已成為島內舞臺上的主要演員。同時,台灣教師應邀到祖國大陸藝術院校講授專門課程,傳統戲曲專業骨幹互訪授課,被看作是兩岸文化交流向深層發展的具體體現,為未來兩岸文化交流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現在台灣的莘莘學子來祖國大陸藝術院校深造的願望也日趨迫切。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海峽兩岸對中華民族傳統的歸屬感已成潮流,任何違背歷史發展的做法都是不得人心的。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以後的日子裏,傾注了兩岸同胞辛勤汗水的中華民族文化百花園會更加絢麗多彩!

責編:劉莉岩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