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至今,歷史大步跨過了30年。回溯這30年,真是翻天覆地!中國電影人用膠片記錄和反映了這一偉大歷史進程,拍攝出許多影響深遠的優秀電影作品,也涌現了一批星光熠熠的電影明星。
為生動地反映時代背景、歷史變遷、社會風貌,謳歌改革開放給共和國和人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我們精選了《小花》、《霸王別姬》、《集結號》等這30年中最經典的30部優秀影片,請你選出你最喜歡或者給你影響最深的幾部影片,一起追溯這30年的光影記憶......
從業47年的影城經理陳正生、從業29年的電影院經理于波、從業25年的影城經理曲建全,這3個人都是大連電影發行放映領域的資深人士。談起30年來的電影市場,他們感慨萬千。他們一致認為,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電影的今天。 他們認為這三十年可以分為:
【紅色電影時期】 【藍色電影時期】 【橙色電影時期】
于波回憶説,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化大革命”的寒冰逐漸融化,先是部分中外老影片被允許“復映”,接著又有了《小花》《廬山戀》《喜盈門》等大批新片。由於當時娛樂形式單一,看電影成了全民的選擇。“那時候,在電影院工作的人牛氣得很,一個小檢票員,走在街上會有好多人對他點頭哈腰。”于波笑著説,“當時單位搞基建用水泥,水泥也緊俏啊,但只要拿幾張電影票過去,哪怕是旮旯的座位也能解決問題。”于波的話絲毫沒有誇張成分。有數據顯示,那個年月,全國每年電影觀眾保持在百億人次以上。一部農村題材的電影《喜盈門》,放映當年竟然有5.7億人次觀看。
這個時期,台灣掀起了以瓊瑤電影為代表的文藝愛情片風潮。七十年代後期,楊德昌、侯孝賢、王童等導演逐漸成熟,産生了《稻草人》、《老莫的第二個春天》等佳作。
曲建全介紹: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寬鬆的創作環境為電影人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電影創作在表現生活和人性上達到前所未有的深度與廣度。以《黃土地》為代表,“第五代導演”橫空出世,並在國際電影節上頻頻獲獎,開創了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歷史性進程。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香港,則更快速地在商業與藝術間找到了自己的平衡,電影業空前繁榮,産生了
大量的導演和明星。而此時,台灣導演們則醉心於拍攝尖銳的現實主義影片。八十年代末,侯孝賢的《
悲情城市》在奪得威尼斯金獅獎,台灣産影片開始受到國際的注意。
電影的好日子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遭遇到嚴重挑戰。電視機的日益普及和港臺錄像節目的登陸,讓電影院的人流迅速退潮。
陳正生介紹:中國電影開始向市場經濟轉軌,從而進入全新時段。1994年,世界大片的引進,強有力地衝擊著中國電影。馮小剛、賈樟柯、陸川等導演不斷涌現出來,以不同的敘事風格豐富著這個市場。而影院建設、電影票價、明星素質等,不斷引發著各種話題。
在香港,票房由“雙週一成”(周潤發、周星馳、成龍)保證,導演方面,除王家衛和王晶的“兩映成趣”外,還有陳果、爾冬升、徐克等導演名聲漸起。但進入2000年後,港産片的光輝迅速消失,除了偶爾一兩部佳片,再沒有任何亮點。1993年,台灣出現一批新銳導演,被稱為“第二浪潮”,以李安、蔡明亮、賴聲川等為代表人物。其中,以《推手》成名的李安,于2001年憑《臥虎藏龍》奪得4項奧斯卡大獎,在世界範圍內再次掀起了功夫片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