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醫藥名家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劉燕池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26日 09:05


  【主持人】中醫認為人體是以五臟為核心的統一整體。五臟分別具有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的特性。而“金木水火土”這“五行”之間又有著紛繁複雜的制約關係,洞悉它們之間的關係對中醫臨床診病處方大有裨益。今天的醫藥名家我們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位對“五行”進行過深入研究的中醫。

  【劉燕池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五行學説”它的基本核心叫“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剋,制化,這樣一個內涵,是中醫用以説明人體“肝心脾肺腎”,“臟象經絡”的一种醫學模式。

  【解説】劉燕池出生在一個中醫世家,成年後拜北京著名中醫劉奉五為師,後來又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從事中醫理論研究,因此他對於中醫的基本理論“五行學説”瞭如指掌。他認為,掌握了“五行”的模式,並運用“五行”模式診斷看病,就像是人們在登高望遠一樣。依據“五行學説”的原理,病人臟腑之間的各種關係在醫家眼前就可以一覽無余了。

  【解説】何慧儀是劉燕池的一位患者,看著自己一臉的痤瘡,她就心生煩惱,以至於連公司都不想去了。

  【何慧儀】在香港每天工作的時候,每一個同事都問我,你出了什麼事,因為在工作的時候不能那個樣子,不好看,然後你自己看到出了那麼多瘡,你自己也不開心。

  【解説】四年來何慧儀的痤瘡令她很不開心,多次治療後效果也不理想。這次何慧儀來北京進修學習,她打聽到劉燕池教授治療過一些疑難病。因此她希望劉教授也能幫助她解決這個讓她煩惱的問題。

  【馬淑然 劉燕池的學術繼承人 北京中醫藥大學副主任醫師】

  當時她的整個面部還有口唇周圍都長著很大的痤瘡,而且有紅的有化膿的這種特點,有一些局部感染的情況。

  【解説】中醫醫家認為;“肝心脾肺腎”五臟,如果那個臟腑出現了問題,病人的相關部位就會有所反應,劉燕池通過一番“望聞問切”,發現何慧儀面部痤瘡的根源是“病在臟腑”。

  【劉燕池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這個口唇部位,這個部位屬脾,唇四白是屬脾的,前額部位是足陽明胃經的,是陽明經的,她的痤瘡主要在於陽明胃經的前額和脾的口角周圍,這就是説的脾濕比較盛,胃熱比較盛,也就是説濕熱在於脾胃。

  【解説】這個判斷是劉燕池依據中醫的“五行臟像經絡學説”做出的。他在進一步了解病人的病史過程中,發現何慧儀失常的腸胃功能和她的面部痤瘡有著很大關係。

  【劉燕池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她大便的話是習慣性便秘,三天才解一次大便。另外摸她的脈,她是弦滑的脈象,因此濕瘀而出現了痤瘡,濕瘀又化熱,那麼大便不通的話濕瘀不去,而熱邪不去,臉上的痤瘡越來越嚴重。

  【解説】劉燕池認為,要治好痤瘡,首先應解決何慧儀的便秘問題。所以他開了一個疏通便秘的方劑。何慧儀在服用湯藥以後,腸胃功能提高了,症狀也得到緩解。

  【何慧儀】最初我來的時候這些全部都是,有一些紅啊腫啊,吃了藥差不多最後的時候都平了,沒有那麼紅腫。

  【解説】劉燕池認識到,腸胃疏通以後,病症雖然減輕了,但是真正的病因還沒有找到。中醫“五行學説”認為;“脾屬土”,“肝屬木”,肝木克脾土,如果肝木過度旺盛,則對脾土産生克制,導致脾胃的運化功能下降,從而出現排便障礙。因此問題應是出在病人的肝臟,劉燕池根據這一原理,又把用藥的方向調整到了針對病人的肝臟系統。

  【劉燕池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就是前三味藥,我們用的是生地榆、炒槐花,而野菊花是清熱解毒、清肝熱的非常重要的藥物。因為有心肝之火熱,就後化生了脾胃之濕熱,那麼我們用上了野菊花,而且用的量比較大。

  【解説】在用了治療肝火的藥物以後,何慧儀的病情得到了進一步的好轉,而“五行學説”也經歷了又一次的驗證。

  【何慧儀】我來了看了兩次,吃了一共14服藥,我覺得真的改善了很多,差不多沒了。

  【解説】劉燕池説,何慧儀這個病例比較典型,説明醫家即可以依據“五行學説”判別病人的發病臟腑,同時又可以借助“五行學説”闡述的臟腑關係找到病人身體的失衡環節。“五行學説”是中醫醫家臨床治病當中不可多得的利器。。

  【解説】梳粧鏡前,何慧儀的煩惱煙消雲散了,現在她可以隨心所欲的把她的長髮散開或是紮起,因為她再也不需要用她美麗的頭髮來遮擋她那美麗的容顏了。

  【何慧儀】很開心,真的很開心,謝謝他。

  【醫藥名家檔案】劉燕池 1937年出生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中華中醫藥學會理事

  擅長治療內科、婦科疑難雜症 諮詢電話;65827963〔國醫堂〕

(編輯:回春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