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關通塞外

 

CCTV.com  2007年12月03日 16:36  來源:  
  [內容速覽] 嘉峪關在建設前與建設過程中,邊患頻仍。所以當時的人們建設嘉峪關是為了打仗,但在嘉峪關建成之後,這裡卻再未打過大仗。尤其是設計縝密的嘉峪關城防設施竟從未發揮其真正的防禦作用,這是為什麼?更令人想不到的是本來是為打仗修造的嘉峪關關城日後竟成了聯絡塞內與塞外的交通要道,商貿繁華,這又是為什麼?作為天下第一雄關的嘉峪關設計嚴密的防禦工事為何建成後再沒有發揮作用呢?

    嘉峪關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素有“河西重鎮”、“邊陲第一關”之稱,空中俯瞰這個曾經貫穿歐亞、商貿雲集的古絲綢之路的重要古道,更顯它的雄壯與神秘。

    在嘉峪關長城博物館裏,陳列著一件特殊的文物,一塊木制的牌子。木牌的最上端有兩個醒目的大字——“關照”。據考證,這是一個清康熙56年,也就是公元1717年使用的出入嘉峪關的通行證;而這塊殘布片就是出入關時舉的“標旗”,關照和標旗是當時的客商行旅們出入嘉峪關時必須持有的證件。

    據專家考證,古時的“關照”作用等同於今天人們使用的“護照”,都是用來證明持照人具有出入關卡的合法資格憑據。而且,今天人們常説的“請多多關照”一詞的原意正是來源於此。根據有關歷史學家的研究成果,明代的嘉峪關正是“關照”最初開始使用的地點。從這塊“關照”的印模仔細觀察我們可以發現,“關照”二字的棱角已經很少,這個使用期限僅為一年的“關照”,竟然磨損的如此厲害,可想而知,當時每年出入嘉峪關的人數之眾。據史籍記載,作為古時中國西部最重要的邊貿關卡,嘉峪關的興盛從明代建關起至清代後期,至少持續了500年的時間,而當時是怎樣一番熱鬧的景象呢?

    戴弁是明朝著名文學家,在他的詩文中曾這樣描述出入嘉峪關通貢、商貿的情形:“月明虜使聞雞渡,雪霽番王貢馬來。”詩中寫到:當月亮還明、雞在叫的時候,使者就開始出入關,受明朝嘉封的番王,踏著雪入關朝貢馬匹。這首詩形象地描述了當年嘉峪關通關、通貢的熱鬧情景。

    那樣的情景至今還沉澱在嘉峪關人的記憶裏,在這間茶樓裏,説書人正在用當地話眉飛色舞地講述著當年嘉峪關通關、通貢的盛況。

    甘肅酒泉鋼鐵集團公司藝術團 妥建忠

    説書同期:你看這個貢品有貢馬、西馬、皮貨、香料、珍珠,是寶石,金銀財寶啊!你猜還有啥呢?説出來嚇的你跳蹦子呢(嚇你一跳),就是脖子上長著長毛,也有長短毛的,呲的牙、咧的嘴,一嘴就能把人宰(咬)死的,獅子和豹子,哎呀!你説送啥不行,咋送這麼個東西呀!

    站在今天的嘉峪關城樓上,四顧蒼茫,唯見大漠戈壁,當年的駝鈴聲早已消逝在歷史的深處。人們不禁疑惑,在古代那種極為落後的交通條件下,商旅們是怎樣穿過茫茫戈壁,克服千難萬險來到嘉峪關城墻下的?那些過關西去的駝隊,又將沿著什麼樣的路線去向何方呢?這一切,都是今天的研究者們苦苦追尋的答案。

    吳生貴是甘肅嘉峪關市的史志辦主任。近年來,他投入大量的時間走訪調研,考證當年嘉峪關通貢通商的情形,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從嘉峪關的戈壁廢墟中找出許多當年曆史遺跡中的疑惑。

    在吳生貴的指引下,我們首先來到嘉峪關關城東北方的一處地點。一路行去都是戈壁荒灘,不料,即將到達目的地時,我們眼前突然出現了一片翠綠與河流,據吳生貴考證,在明代,這裡曾經矗立過一處寺院,名叫小缽和寺,這是商旅們抵達嘉峪關前的一個主要落腳點。

    採訪:甘肅省嘉峪關市史志辦 主任 吳生貴

    同期:這條河現在叫後墩河,古代的時候呢叫花城二河。 正是由於這一條河形成了一個屏障,人、馬駱駝過不去,只能通過小缽和寺隘口才能走到關外、走到口外去。而這一帶恰好就是駱駝草特別茂盛,這也是(小)缽和寺選址到這個地方的一個條件吧。

    小缽和寺始建於元朝,明朝重修。除了因為具備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古時的商隊選中小缽和寺作為過關前休整的地點,也和這裡至關重要的地理位置有關。

    小缽和寺也叫石營莊子,位於後墩河壩的南岸,它與後墩河壩山頂上的烽火臺隔河相望,相距不及千米,墩上喊話寺中就可聽到。小缽和寺憑山瞪高,依河設險,也是一個易守難攻的險要軍事隘口,在那個兵荒馬亂的歲月裏,這裡也是古代商隊避險的一處絕佳場所。

    採訪:甘肅省嘉峪關市史志辦 主任 吳生貴

    同期:小缽和寺在明代的時候到清代,我們從記載上看見呢,它是從野麻灣到巴裏坤(哈密所轄縣),這一段古代的絲綢古道的一個隘口,也就是從嘉峪關向東走第一個隘口。商人都喜歡從這個道上往西走,到西域去做生意,好多從西域過來的商人,來的時候帶著錢,到關內來以後,採購上東西以後呢,(買上車馬後),不從嘉峪關走,而是從小缽和寺隘口出去以後,趁這個道路平、好走,從這兒到新疆去。

    據當地人説,小缽和寺作為商貿馱隊必經之地的歷史,一直持續到20世紀50年代初期,那時,古道上還經常有駝隊、馬幫通行,但以後隨著現代運輸工具的使用,這條曾經留下無數馱隊足跡的塞外古道才慢慢沉寂了下去。

    古道上曾經熱鬧非凡的小缽和寺早已湮沒無存,那麼,嘉峪關市境內還有哪些遺跡可以見證當年通商貿易的興盛呢?我們開始了新的找尋。在吳生貴主任引領下,我們來到了一個具有奇怪名稱的地方──古騸馬城遺址。

    茶馬交易是當時往來嘉峪關的商旅們的主要業務,尤其是馬,更是當時西部的各少數民族部落給明代中央王朝的主要貢品,此外,邊關地區的軍隊和民間對馬匹也有很大的需求。據説,那些朝貢的馬匹,都要在嘉峪關關外這個古城堡進行特殊的處理後才可以進關,那麼,這是怎樣一種處理手段呢?

    這個古城堡距嘉峪關80多公里,史料記載,它始建於漢代,距今約2000多年。漢唐時這裡已經是十分重要的軍事要塞。這座古城為什麼叫騸馬城呢?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據説,唐朝一位大將軍來到嘉峪關作戰,走到這裡時,他的坐騎突然發情,嘶叫不已,眼看大戰在即,將軍為了不誤戰事,只得下令在城中將他的戰馬騸了,於是後人就把古城叫做騸馬城。

    到了明代,騸馬城已經是嘉峪關馬匹貿易的主要交易地點,那時城中的馬匹少則幾百匹,多則上千匹,而騸馬也成為這裡進行的一項重要工作。

    採訪:甘肅省嘉峪關市史志辦 主任 吳生貴

    同期:咱們現在站在騸馬城的城頭上,騸馬城的這個地方, 從西域來的馬匹非常多,所有的馬匹從西域進來,準備要進關進行交易的這些馬匹,所謂貢馬到了騸馬城這個地方。因為這個地方有河水,水草豐茂,所以馬在這個地方要喂養一段時間,叫它長的精精神神、膘肥體壯,然後這個馬群中間的公馬,年輕的公馬都要給它閹割了,閹割掉的公馬就叫做騸馬。閹割過的馬便於馴服,體力充沛、便於駕馭。

1/2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