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農業頻道 > 鄉約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華西傳奇》節目札記

CCTV.com  2008年10月30日 16:4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CCTV.com  

  華西村,面積僅佔中國版圖的千萬分之一,卻創造了多項全國第一,被稱為“天下第一村”。這裡農民每家每戶都住著400平方米以上的別墅,家中存款少的也有100萬元,每家都有1到3輛小轎車;這裡工廠林立,車來車往,但又青山綠水,舒適宜人。華西人這樣形容自己:“遠看華西像林園,近看華西像公園,細看華西農民生活在幸福的樂園”。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五條標準----“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五條標準,早已被華西人用自己的“土標準”詮釋並實踐著。尋找華西成功的軌跡,華西村致富&&人老書記吳仁寶的話是最好的註釋: ----有條件不發展是沒道理,沒有條件創造條件發展才是真道理 。1961年,華西大隊成立,吳仁寶被任命為大隊書記,他帶領全大隊幹部群眾一幹就是17年,華西成為全國著名的農業先進典型。但先進典型不等於富裕,為了讓華西的農民早點富起來,把村經濟發展起來,吳仁寶的眼光盯上了工業。60年代後期,吳仁寶大膽提出要創辦一家小五金廠。在當時條件下,農民辦廠發展村辦企業那是很“犯忌”的事。為了保密,吳仁寶讓人在工廠的四週築起圍墻,窗戶蒙上厚布,對外守口如瓶。小五金廠隱姓埋名10載,為華西村創造了上百萬元的利潤,村民們得益匪淺。但吳仁寶總覺得,靠小五金廠這種小打小鬧的做法,華西村民不可能真正富起來。 歷史的車輪行進到了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解開了全國人民的思想疑問,華西五金廠正式挂起了牌子。為了更好地發展,華西村以調整産業結構為突破口,展開了第二輪艱苦創業。1985年,華西村制定了新的發展規劃,提出了“苦戰三年,實現三化三園億元村”的新目標。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方談話發表後,華西人提出華西村要加快發展,開展新一輪創業,並作出了動員一切資金、加快經濟發展的決定。這次機遇的搶抓,為加快華西村後來的工業化進程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就這樣,吳仁寶帶領華西村人,依靠自身積累,積極外引內聯,為自己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發展機遇。現在,華西村已形成冶金、紡織、旅遊三大産業,華西集團擁有固定資産60多億元,成為擁有八大公司、1000多個産品的國家大型一檔鄉鎮企業。 ----有福民享,有難官當 華西村的黨員幹部優秀與否,有一條明確的標準,那就是能不能做到“有福民享,有難官當。”40多年來,華西村的老書記吳仁寶就是堅守著這樣的標準,以身作則,帶領華西村的黨員幹部及全體村民迎來了一次又一次輝煌。從上世紀50年代,村民平均分配水平50—60元幹起,吳仁寶帶領華西走過風雨泥濘、起起落落。如今,金塔下的每戶家庭都擁有400—600平方米別墅、100萬—1000萬元存款、1—3輛轎車。吳仁寶自己卻仍住在上世紀70年代末建造的兵營式農宅。步入他家客廳、臥室,映入眼簾的是挂滿墻壁的照片,是他在各個年代與到華西視察的領導的合影。這200多幅珍貴的照片,就是他家的全部“裝飾”,而多年前鋪設的地板已經開始腐朽,他還捨不得換。而且把6年來政府獎給的5000多萬元獎金,全部留給了集體。華西村民説,憑著老書記的貢獻,拿雙份工資、住兩套房子,也不算過分。但吳仁寶沒有這樣做。40多年來他始終堅持“三不”: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不拿全村最高的工資,不拿全村最高的獎金。  ----物質精神雙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 在華西,黨支部和村委會不僅是村物質文明建設的領路人,還是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領導者。村裏還建有“精神文明開發公司”負責全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具體策劃實施。展現創業歷程的華西之路農民公園、彩繪畫棟的萬米長廊、作為華西村象徵建築的華西金塔、功能齊全的體育場和影劇院以及充滿異國風情的世界公園等,既具有社會主義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特色,又兼顧了教育與實用的功能。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華西村逐漸形成了包括華西精神、村碑、村歌、村民誓言以及十富讚歌、十窮戒詞等在內的一系列村規民約,這些帶有濃郁鄉土情結的宣傳內容,體現出華西人講求實際、不務浮華的農民的智慧。村裏先後開展“六愛”(愛黨愛國愛華西,愛親愛友愛自己)、“三史”(個人成長史、家庭變遷史、村廠發展史)、“雙思”(富而思源、富而思進)等特色教育活動,把村民的樸素情感引導到堅持社會主義信念上,引導到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關繫上,將思想教育的內容逐漸內化為全體村民共同的榮譽感和責任感,以此凝心聚力,形成發展合力。

  華西村人用實踐,為我們探索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條成功之路,為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標明了一個正確方向,也為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樹立了一個楷模。

責編:鄉約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