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農業頻道 > 鄉約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點草成金》節目文稿同期

CCTV.com  2008年10月30日 11:3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  

  現場1 主持人: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鄉約》,我是肖東坡。我現在是在河南省孟州市會昌辦事處西街村,今天節目一開始,看,有鑼,現在是《鄉約》拍賣會的現場,那麼今天拍賣什麼呢?就是這個東西,還不好拿,看見了沒有?麥稈,有沒有人買的?

  觀眾(合):有。

  主持人:還真有買的?我告訴你,不用買,倒找100元,哎喲,還真不少.子現在再舉一次手,就是倒找90,有沒有要的?

  觀眾(合):有。

  主持人:倒找50有沒有

  主持人:有

  主持人:只要是倒找都有?你看那高興得嘴都合不攏了

  主持人:不倒找了,白給這稻草有沒有?

  觀眾(合):有。

  主持人:好了,不用倒找,這100省下來了,現在賣價10塊錢有沒有?

  觀眾(合):有。

  主持人:賣價十塊錢也有? 50有沒有?

  觀眾(合):有。

  主持人:好傢伙,來的是一夥財主呀,60。60,還有嗎?不吱聲了,摸鼻子了,開始琢磨了。跟倒找100的時候不一樣了.那女孩子説有。

  女孩:我要。

  主持人: 60第一次,60第二次,等一會兒,我先準備好道具,60第三次,就你了,來,大家給她點掌聲,來,過來。這漂亮的女孩子是一富婆呀。它現在歸你了,給我60塊錢。

  女孩:我沒帶錢。

  主持人:沒帶錢?怪不得這麼大聲喊,原來沒帶錢,啥時候給我?一會兒給我?

  女孩:可以。

  主持人:今天我也不主持節目了,一會兒我多整上100捆子、200捆子,你都買對不對?

  女孩:有可能。

  主持人:還主持啥節目呀?天天就賣這玩意多值錢,一捆60

  主持人:很想採訪採訪那位大爺,舉到50的時候,你還有呢。跟我説為啥到60的時候就不出錢了呢?

  大爺:我身上就帶了50塊錢。

  大爺2:50我也舉了。

  主持人:為啥到60你就不舉了呢?

  大爺2:因為我只帶了50。

  主持人:原來咱們西街村的,大老爺們都帶50,老婆不給多了,就給50塊錢。

  主持人:我問他的時候你看你樂啥呢?

  大爺3:我笑有人願意出這麼高的價錢。

  主持人:你覺得多少錢才不可笑?

  大爺3:給我十塊,我倒不覺得可笑。

  主持人:少於十塊錢,你連要都不要?

  大爺3:我不要。

  主持人:那白給的,誰不要呀?我告訴你們,這個東西還真不只50,到了一個人手裏也説不清楚了值多少,保不準還能值上萬,大夥信不信?你都不相信對不對?來,咱們掌聲有請今天鄉約的嘉賓,來,歡迎老湯。

  現場2

  主持人:眼下咱這剛下的麥子多少錢?

  湯金明:頂多8毛錢。

  主持人:那剩下的麥秸麥草多少錢呢?

  湯金明:造紙廠收的,2、3分錢一斤。

  主持人:如果紙廠不收的話,這些麥草怎麼辦?

  湯金明:漚肥\燒火,

  主持人:這麼一捆麥稈,正常情況下,值多少錢?

  湯金明:一塊錢都不值。

  湯金明:遍地都是麥桿。

  湯金明:白拾都沒人要。

  主持人:白拾都嫌得累。

  湯金明:對。

  主持人:這麼一捆麥稈,到了你手上,能變成啥?

  湯金明:能變成十幾萬。

  主持人:啊?

  湯金明:能變成十幾萬塊錢。

  主持人:就這麼一捆?

  一捆兩捆三捆四捆?

  湯金明:那就是四十萬。

  主持人:四十萬?

  湯金明:四十萬?

  主持人:這比金子還貴呀。

  湯金明:就是點草成金嘛。

  現場3 主持人:隨處可見的這些麥桔桿,能夠做出這麼值錢的藝術品,是因為什麼呢?

  湯金明:經我們加工之後,搞成工藝品,工藝無價,大家都知道.

  主持人: 眼見為實,敢不敢讓我們大夥瞧瞧?

  湯金明:敢。

  湯金明:仕女圖。

  主持人:來,來,來,這兒站成一排,讓我瞧瞧。這個。

  湯金明:蘇小妹。

  主持人:蘇小妹,看著眼熟嘛。這是蘇東坡的妹妹嘛,我是肖東坡.這個就是用剛才我手裏拿這個?

  湯金明:麥稈做的。

  主持人:哇,真的呀?

  湯金明:全都是麥稈。

  主持人:這書是麥稈做的?

  湯金明:這一副畫,除下這個印章不是,全都是麥稈。

  主持人:連係的這個繩子?

  湯:對對對

  主持人:這是?

  湯金明:孫淑。

  主持人:孫淑。

  湯金明:這個不是你妹妹吧?

  主持人:這個不是我妹妹,這個是我妹妹。不過長得跟我妹妹挺像。寶琴.

  主持人:這是什麼?

  湯金明:倩女離魂。

  主持人:也就是説她沒魂了,是不是?沒魂了都這麼漂亮。哎喲,這個衣服,怎麼這些顏色是哪兒來得呀?

  湯金明:我們燙出來的。

  主持人:所有的顏色?包括這些漸變的這些感覺都是燙出來的?

  湯金明:全都是燙出來的。

  主持人:這麼漂亮的仕女圖四幅,得賣多少錢? 湯金明:5千6。

  主持人:就這麼?

  主持人:這四幅?

  湯金明:四幅,5千6。

  主持人:我覺得值。

  湯金明:你知道這一幅畫一共用多少麥稈?

  主持人:用多少?

  湯金明:10克。

  主持人:10克?

  湯金明:10克。

  主持人:這跟黃金的價格差不多了?

  主持人:厲害呀,還有什麼讓我瞧瞧。

  主持人:老虎。這個我認識。

  湯金明:嘯月圖,全都是用麥稈做的。

  主持人:我很關心這樣一幅畫要賣多少錢?

  湯金明: 5萬6。

  主持人:我沒帶那麼多錢,我也沒有那麼多錢。

  湯金明:你沒錢,我可以送給你。

  主持人:我很想看看那幅畫。還沒有揭開盧山真面目呢。

  湯金明:好,打開。

  主持人:孔雀圖?

  主持人:天哪,好漂亮呀。這樣的一幅畫要賣多少錢?

  湯金明:在我們當地5萬6。

  主持人:如果走出了當地。

  湯金明:15萬。

  主持人:在什麼地方?

  湯金明:在美國。

  湯金明:一幅畫的運費就2萬多。

  主持人:來,坐在這兒,我好好採訪採訪你。

  湯金明:早段時間有兩個美國人,從美國趕到我這兒地方看麥稈畫,其中有一個女的進門把門開開以後,哇一聲,大叫一聲。

  主持人:哇,一聲慘叫。

  主持人:你給我學學她當時啥樣?

  湯金明:OK。

  主持人:一進門,OK,嚇我一哆嗦。

  湯金明:要了20多幅小一點的畫。

  湯金明:有一個圖案他要兩個,,裏面沒有了現做。

  湯金明:清早等中午,中午又等到下午,在那個時候,我們做好,拿著畫以後甩了20多萬就走了。

  主持人:現金?

  湯金明:現金。

  主持人:咋甩的?錢還有刷,甩了20多萬?

  湯金明:,往那兒一放,我們走了。

  主持人:拜拜,20多萬歸你了。

  湯金明:對。

  主持人:這20多萬你拿在手裏是啥感覺呀?

  湯金明:感覺像兩塊黃金一樣那麼重。

  主持人:就這樣?抱起來就竄了?

  現場4

  主持人: 2006年2月5號哪一天,好像你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是不是?

  湯金明:是,突然接到一個電話,喂,湯金明嗎?我説是,我説你幹啥?

  主持人:幹啥?

  湯金明:他説我們見到你給別人的麥草畫,特別漂亮,我們人民大會堂想挂上一、兩幅行嗎?我説可以。

  主持人:那還有不可以的事嗎?

  湯金明:根本沒有想到我自己的畫能挂到人民大會堂。 高興得飄起來了。

  主持人:飄了有三層樓這麼高?

  湯金明:比這要高多了。

  湯金明然後第二天早上,撿了兩幅最好的畫,送到了人民大會堂。

  主持人:真挂到人民大會堂了嗎?

  湯:真挂到人民大會堂了. 在中央首長吃飯那個屋挂著。

  主持人越説越懸了,有什麼憑證沒有?

  湯金明:我們人民大會堂首長證書在這兒。

  主持人:你捐贈人民大會堂的麥稈畫凝香、仙鶴圖,我局決定收藏.光看證書沒啥意思,我很想看看你挂在人民大會堂的那兩是什麼樣子的。

  湯金明:好。抬上來.

  主持人:這個好,我也像那個外國女人一樣,哇,.,這個跟挂在人民大會堂是一樣的嗎?

  湯金明:一模一樣。

  主持人:挂在人民大會堂什麼位置,你知道嗎?

  湯金明:崑崙廳。這幅圖在右邊挂著,這幅圖在左邊挂著,這是我親手挂的。名家的畫,都在那裏挂著。

  主持人:你這個畫跟他們放在一塊兒?

  湯金明:大會堂裏面領導説了,你知道不知道老湯?你這幅挂到人民大會堂,這就是國寶。這一幅畫你知道值多少錢嗎?最少50萬。

  主持人:多自豪呀,你瞧瞧,最少50萬,一説50萬的時候腰桿都往上挺.

  現場5

  主持人:這些麥秸稈到了你手中,要經過怎樣工序才能變成剛才那麼作品?

  湯金明:第一道工序就是麥稈從地裏收割回來, 湯金明:第二步就是把它衝開。

  主持人:用刀?

  湯金明:衝開以後擱鍋裏面蒸、。

  主持人:為什麼要蒸煮?

  湯金明:因為這是脆的。一掰。

  主持人:斷了?

  湯金明:煮了以後節變成軟的。跟皮筋一樣,軟的。

  湯金明:,軟了以後,然後就烙鐵,把它燙平,衝開以後燙平。

  湯金明:,如果做這個老虎的毛的時候,就是一絲一絲地剪開.

  主持人:最細能弄到多細呀

  湯金明:跟頭髮絲一樣。

  湯金明:然後就經過燙這上面不同顏色,由淺到重都要燙出來。這樣子做的畫跟活的一樣。不像其他麥桿畫,好多都是染的.全國這麼多麥桿畫,燙的,就是我們最創新的.圖案畫好以後,一絲一絲地粘起來. 這個虎要做一個多月。

  主持人:這樣一幅麥草畫,能夠保存多介?

  湯金明:人民大會堂下結論是50年以上。

  現場6

  湯金明:小的時候有什麼樣的夢想?

  湯金明:一個是吃飽飯,一個是學畫畫。

  湯金明:家總是吃不飽飯。西瓜皮都吃過,什麼都吃過,我跟你講。

  主持人:還是吃過什麼新鮮的?

  湯金明:大雁拉的屎,都吃過。

  主持人:大雁屎怎麼吃,給我講講。

  湯金明:把它撿過來以後,交給我母親。

  主持人:你母親也特別的加工的方法?

  湯金明:在水裏面泡。

  湯金明:泡了以後,它那個麥苗,大雁吃的麥苗都漂上來了。加上咱們的粗糧把它攪到一塊兒,然後烙成餅,就那樣吃。

  主持人:那你想想連飯都吃不飽,你還想畫畫?

  湯金明:用手指地下畫一個小鳥

  主持人:畫著畫著,這一陽指有練成了。

  湯金明:想買一支畫畫的軟鉛,沒錢,放學以後,割草,天黑的時候,割了一捆11斤重到喂牲口的地方我給賣人家。

  湯金明:當這個錢拿到手以後,馬上到街上供銷社裏面買了一支鉛筆,買了一張紙。

  湯金明:看來看去捨不得用。折了又折,折了又折,一張紙最後折了30多個方塊。

  湯金明一個格子裏面畫一個東西,

  主持人:這張紙沒留下來?

  湯金明:不可能了。

  湯金明:有一天早晨我起床以後,天氣下大雨,屋子裏面畫畫。當這個虎快畫完的時候,我父親從後面過來,當時就是一個耳光,打的這個臉。

  湯金明:然後把我畫的畫,一卷,一撒,這是頂飯用,還是頂錢花?從那以後,心裏想著不再畫畫了。可是,過了兩天以後,那個勁又來了。

  主持人:忍不住?

  湯金明:忍不住,還要畫。

  主持人:我看你説到這兒的時候,好像很有感觸。

  湯金明:想著小時候畫畫真不容易。家裏面那麼窮,老人也不支持。所以説現在,我兒子女兒.幹什麼,他只要自己願意,我都會大量支持他。

  現場7

  湯金明:,在1998年以前,偶然的機會,有一個老鄉從我們這兒路過,拿了個紅綢過著一個什麼東西,他説你要不要?我説這是什麼東西?他説麥稈畫。我説麥稈還能做畫?這是宋代的東西,我們從墳墓裏面挖出來的

  主持人:當時那個畫是什麼樣子的?

  湯金明:麥稈拼接起來的,一很簡單一個圖案,上面有幾道花紋,也不是烙的,也不是畫的,

  主持人:你就著迷了?

  湯金明:最起碼那一次我感到,麥稈上面也可以畫畫。我説烙畫的話會更好。之前吧我在家學的一直都是烙畫.

  主持人:然後就把你這個烙花的手藝和想象當中麥稈畫結合到一起?

  湯:對

  主持人:我很想知道你做的第一副麥稈畫是什麼樣的?

  湯金明:第一副做的畫就不看了。

  主持人:你越説我還越想看。

  湯:拿出來吧,讓他看看.

  湯金明:沒有一點規律。這個草是亂七八糟的,。這個色彩呢也燙不出來。水紋就是一道一道的,不像小溪

  主持人:我覺得非常好。

  湯金明:非常好,完了以後就送給你。

  主持人:你要這麼的話,我覺得什麼都好。

  主持人:做這樣的麥稈畫對你來説最難的是什麼?

  湯金明:最難的就是找麥稈。

  現場8

  湯金明:第一次我認為遍地都是麥稈。我們兩個人騎個自行車,把整個孟州城轉遍,沒找到一根合格的麥稈。

  主持人:你要找到一種怎樣的麥稈?

  湯金明:這麼高的麥稈,那個做畫最理想。

  第二天早上正好來一個阜陽的車,到那個地方以後,我到處問,同志,這個地方有沒有高麥稈的?不知道。有個人,要高麥稈我們這兒多的是,我説哪個地方,走吧,跟我們走,坐個蹦蹦車,我們兩個人坐上,一會兒就蹦散了。

  湯金明:又走了60多公里天氣都很晚了,可能到下午4點多鐘的時候,到了。我一看,我説麥子還是這麼高,跟我們那兒一樣,夠高了,這就可以用了,做麥稈嘛,能用就行了。,他説我到家了,你們回去吧,不行,不能用你們就走吧,騙了60、70公里,就騙到這兒。又渴,又累,又餓,連飯都沒吃。我站在咱邊,看看東,看看西,往西是我的家,我説走吧,走吧,還往東走.

  主持人:你確定這個世界上有一種麥桿是高的?

  湯:因為我小時候見過,我想著一定有.

  主持人:聽説嫂子都給你下了最後通牒了?

  湯金明:她打電話,你在哪,我説現在又進入河南了,當時我愛人給我來了一封信,這封信寫得我特別地感動

  你在外面這些日子裏,我每天每刻都在掛念著你,我想你的錢早已花光了,也不知道每天你是怎麼過的,難道説真的麥稈比命還重要嗎?我收到信以後你馬上回來。快,快,快。

  主持人:是嫂子吧?作為他老婆,你咋過的呢?

  湯金明妻子:確實心是懸著的,,只要太陽熱,我們家就想不知他在外面是咋過的,身上帶的錢又少,比較貴的賓館根本住不起,就幾塊錢的房間,又臟位置又遠.就這樣在外面度過的.

  主持人:就這麼找,找了多長時間吧?

  湯金明:一年多.終於在一個鄉村很貧窮的地方,找到了我理想的麥稈。當時特別高興,一個晚上都沒有睡覺,還在高興。東西找來了,夢想就來了。

  現場9

  主持人:三年才賣出去一幅畫。是嗎?

  湯:是,偶然的機會來了一個人,他説我是南京搞工藝品的,我聽説這邊也麥稈畫,我特意來看看,200塊錢行的話,我就買一幅.你能不能再送我一幅?如果看著行的話,我那邊就進一批貨,我説好, 200塊錢拿了兩幅就走了。走了以後,隔了幾個月,一點音信都沒有,就這樣攢著攢著,這個畫堆了大堆.

  主持人:賣不出去?

  湯:在這種情況下,還有人在外面説我,現在遍地都是金箔畫誰要你這爛麥稈做的畫?還有人説我什麼?麥稈畫,看起來也挺好的,就是不值錢。你要是賣的話,十塊錢一個,我買你兩個。這一句話説得我心裏特別特別難受,錢也花光了,畫也沒人要.

  湯金明:,一氣之下把畫全部燒掉,當時也真不忍心,燒著畫,眼睛掉著淚,辛辛苦苦三年,錢全部花幹了,就見到200塊錢。

  主持人:那火苗高不高呀?當時燒的?

  湯金明:問問我的工人,燒得高不高?

  工人:高。

  主持人:燒了多長時間呀?

  工人:燒了有好幾個小時。

  主持人:你心裏啥滋味呀?當時。

  工人:很不好受,我們辛辛苦苦做的話,一把火都燒了。

  主持人:之後呢?

  湯金明:都打算不再做了。。一定信心都沒有了。

  現場10

  湯:有人打電話,我們是安徽省安慶市的,為了紀念我們這個公司建廠30週年,要要上一大批畫.

  湯金明:你們明天能不能過來?帶上幾幅畫,帶上4萬塊錢.我們把合同一簽,到時候廠裏面給你打支票,30萬.回頭這4萬塊錢你拿過來,我們要廠長出差,外面用.

  湯金明:手裏沒錢,一點錢都沒有,就我這個姐姐給我拿了2萬塊錢,第二天早上,我和我女兒倆一塊兒,往安慶方向我們開始出發

  主持人: 到了之後呢?

  湯金明:趕到目的地之後,當時到一個大的餐館裏面去,一個人站起來,我是劉副廠長,他説你的畫帶過來沒有?我説帶過來了,兩個樣板.真漂亮,真漂亮,可以,可以。

  湯金明:我説走領導,跟我一塊兒到你們廠家看看吧.。

  不要著急,不要著急,今天就這麼定了,安排一個賓館,走,我給你領去,

  然後他們人在門口站了兩個人,有一個人坐在我床邊,跟我聊天,他説,老湯你帶的錢呢?

  湯金明:我説我帶來是在卡上,明天簽了合同我再給你錢吧.在銀行裏你去取吧,。我説為什麼現在著急要錢,沒有錢你今天走不了,我一看,這説話的氣勢就後悔了,已經走不了了,被圈套圈進去了.最後我就決定,女兒,去吧,把錢給他取出來.然後兩個人看著我,一個人看著女兒,. 湯金明:女兒錢給他以後,,就跪在地下,哭著爸爸,我們上當了. 我女兒説,走,馬上到公安局去,一直也沒能查得到.

  湯金明:女兒説爸爸不要哭,不要難受,我説你也不要哭。你不要難受,我回去看看掙錢,怎麼把這個錢彌補過。我心裏這麼想,麥桿畫扔了之十幾萬了,一個錢也沒有,借我這個姐姐兩萬塊錢,也被填進去,我就跟我女兒講,回去以後準備勒緊褲帶,吃青菜,什麼都不要再想了什麼也不幹了。

  主持人:怎麼跟嫂子解釋這個事呢?

  湯:在回去的路上,我愛人打電話,電話一直在響,我不接,一直打了十多次,我心裏特別難過的時候,沒辦法,我接了電話,,生意談好了沒有?我説沒有。她説怎麼樣?不要説了,回去再説吧。

  現場11

  主持人:你的麥草畫在工藝品展覽會,很受大家的關注?

  湯金明:是很多人看了我的畫都説真漂亮,真漂亮。還有人給我題字。

  主持人:我瞧瞧.

  主持人:真乃中華一絕也,農村遍地都是麥草,竟能點草成精,佩服老先生工藝。

  這個是化腐朽為神奇.

  主持人:很有特色,堪稱一絕。這是上海工藝美術學會會長。

  主:這麼多人給你簽了字.我關心的是銷售得怎麼樣?

  湯金明:我記得當時帶了200幅,三天時間全部搶差光。就最後剩下的3、4幅畫6、7個人在搶。

  我説不要吵,不要吵,我回去以後馬上做一幅給你們寄過來.

  主持人:全部銷售空了?賺了多少錢?

  湯金明:那一次賺了20多萬。

  主持人:那一刻看似簡單,但是那一刻之前可經歷了很長時間的磨難。

  現場12

  主持人:現在也出名了,也賺了錢了,想過將來有什麼打算沒有?

  湯金明:近幾年,跟我們政府領導商量一下,畫上10、—20畝地,辦一個不是説大廠,中型的廠,再招收200多個工人;

  主持人:準備把這個事業做大?

  湯金明:現在國家不是號召文化産業要做大做強。\

  主持人:你自己還有什麼新的設計沒有?

  湯金明:有。,準備做大型的水滸傳,清明上河圖,紅樓夢。

  MV領導講話:

  部長:對我們孟州這一塊,對文化産業這一塊,帶了一個好頭。

  觀眾:我是孟州一個作家,我想把他的事跡寫成一個長篇小説.

  結事語:

  主持人:麥草畫輕微生動,將心打磨,清新雅趣,麥香四溢,當真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類鳥不驚。想想老湯,真的很不易,三年才賣出去一幅畫。燒畫,還被騙,中間有多少看似總不通的結骨眼都是怎麼挺過來的呀?其實人的一生總會在一份不簡單的堅持中改變,而隋唐時期盛極一時的麥秸貼也因此迎來千年時尚輪迴,好了觀眾朋友,這裡是鄉約,看鄉約查詢農村百事通,下週六9點42分再見。謝謝老湯

責編:鄉約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