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農業頻道 > 鄉約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華西傳奇》節目文稿

CCTV.com  2008年07月30日 14:4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CCTV.com  

  提要:

  播音:它是中國第一個轎車村、電話村、彩電村、空調村、電腦村……;還是證券上市第一村、國外建廠第一村,數不清的領先成就了一個怎樣的天下第一村!

  同期:

  播音:我的村莊我的三十年,聽吳協恩講述“華西傳奇”。

  小片1: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娶媳婦”、“嫁姑娘”那是天經地義,“娶”當然是娶進來,“嫁”自然是嫁出去,此乃以男子為中心的家長制沿襲幾千年的習俗!偶爾也有“倒插門、入贅”等意外發生,《漢書》有雲“家貧子壯則出贅”。聽聽,家裏窮長得再壯實也沒用啊。唐代顏師古説:“家貧無有聘財,以身為質也”,秦漢時期有“贅婿服役”的説法,您聽聽,您好好聽聽,“以身為質”,還“服役”!“倒插門”,那過的是啥日子啊?(《甲方乙方》:讓大牲口都歇了吧!)

  小標題:倒插門

  主持人: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鄉約》,我是肖東坡,我現在是在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今天節目一開始我有話要問,現場有沒有從結婚到現在一直住在岳父岳母家的?請舉手!舉手的是少數,你談下感想?你姓啥?你兒子姓啥?咋不讓你兒子跟他媽姓呢?如果你“倒插門”孩子還跟他媽姓,要是讓哥們們聽到是不是挺沒面子啊?你的父母是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吧?你説他們咋不跟姥姥姥爺生活在一起呢?你的爺爺奶奶肯定也是跟你爸爸的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吧?如果你家先生是倒插門,他是不是會更加溫順些呢?如果你兒子一結婚跟他岳父岳母過,看著他天天給丈母娘端洗腳水,你這心裏會咋想?

  互動嘉賓1、2、3、4:

  主持人:説起倒插門啊,咱今天的嘉賓還真有切身感受。有請《鄉約》今天的嘉賓----吳協恩!

  小片2:(《鄉約》小喇叭開始廣播了,鄉親們,《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八條上説,從今往後男女結婚可以倒插門了!男到女家,女到男家,都行!去不去,大夥自己看著辦吧。)這條1980年,剛剛改革開放後頒布的法律,主旨在於倡導男女平等,改變舊的婚姻習俗,因為在這之前,有些偏遠地方,嫁到女方家裏的“壯勞力”不但沒有戶口,還不給分地呢。改革開放,思想解放。咱看看今天鄉約嘉賓吳協恩入贅的生活到底是咋樣的?

  小標題:入贅經歷

  主持人:吳書記,哪年結的婚啊?一結婚,就跟岳父岳母生活在一起吧?年三十在誰家裏過啊?咱華西福利好,如果只分一份東西往哪拿?你有個兒子叫孫喜耀,長得像你吧?明明是你的孩子,不姓吳,這心裏啥滋味呢?

  吳協恩:

  主持人:是嫂子吧?吳書記在家裏挺乖的吧?倒插門好啊應該推廣,你覺得呢?將來讓你倆兒子都插出去?

  吳協恩妻子:

  小片3:入贅古已有之,當然這種情況最引人注目的當屬皇親國戚----駙馬爺。別看他們“嫁”入皇室風光無限,可在皇宮裏人家公主叫你往東不敢往西,叫你打狗不敢攆雞!而男嫁女要隨女家姓,“小子無能更姓改名”,任何有血性的男人都會因此鬱悶!吳協恩,“天下第一村”華西村老書記吳仁寶他小兒,大孫子,小兒子,老爺子的命根子,如此寶貝疙瘩,緣何倒插了門呢?

  小標題:無私的當家人

  主持人:你現在的岳父岳母,在你11歲的時候就成了你的父母是嗎?誰送你過去的?一下子變成人家兒子習慣嗎?恨過父親嗎?在你眼裏你父親是不是一個有啥好東西都願意給別人的人啊?2005年春節鎮裏獎勵老書記628萬,600萬交給集體,28萬給全村每人300元壓歲錢?自己一分錢都沒要?這些各種獎勵5000多萬都捐了?這些獎勵都是獎給個人的對嗎?5000多萬?我怎麼沒這麼個爸呢?不過有這麼個爸也白搭,都捐了。吳鳳英是你姐姐對吧?一直都不叫爸?“叫一聲爸,我給你買一塊馬蹄酥。”她扭頭就走。光忙著關心別人了。

  吳協恩:

  小片4:能把兒子送給村民,還有什麼不能送的?在吳協恩眼中,他有一個説一不二的爸爸,在全體華西人眼中,大夥有一個一心為民的村書記。吳仁寶1961年擔任華西村黨支部書記,在任46年,“不拿全村最高工資、不拿全村最高獎金、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上面發的獎金,多了捐給集體,少了請全體村民吃飯,就連自己的老伴趙根娣都有個“兩問兩不問”的規矩:只問老伴穿暖了沒有,問老伴吃飽吃好了沒有;絕不問老伴的政務,不問村務。這般奉獻與付出,今天給世人呈現了一個怎樣的華西村呢?不説不知道,一説保管嚇您一跳!得,先來段廣告。

  (下節提示+廣告:寒冬臘月,老書記為何跳進冰冷的河裏? 同期:

  什麼原因導致老書記雙目失明? 同期:)

  小標題:天下第一村

  主持人:這裡是全國第一個別墅村,現在的別墅多大面積?有多少棟?會不會因此佔地太多啊?曾地大樓?有多高?多少層?有什麼用途?建這麼時尚的大樓,不是為了趕時髦吧?

  吳協恩:

  主持人:這是華西的福利單吧?基本醫療款、口糧款、菜金等五六十項福利!華西的村民還享有“帶薪看病”福利?哪家老人活到80歲、90歲、100歲,村裏對其直系親屬分別獎勵100元、1000元、10000元的敬老獎。要是直系親屬很多呢?37萬元的敬老獎。

  吳協恩:

  小片5:這裡是全國第一個別墅村、第一個轎車村、第一個電話村、第一個彩電村、第一個空調村、第一個電腦村,在諸多的第一中,最赫亮的當屬“天下第一村”。同如今每戶存款少則百萬、多則數千萬相比,華西村有著極其普通而貧窮的過去。地處江蘇江陰東南的華西村1961年建村,江陰在唐朝時便是有名的港口,解放戰爭時期這裡還是渡江戰役的主戰場,在吳協恩記事兒時起,父親吳仁寶好像渾身就有使不完的勁兒!一路走來,這股子勁頭是鑄就天下第一村最有力的支撐。

  小標題:披星戴月一路走來

  主持人:有人給老書記吳仁寶算過一筆賬,工作五十多年幹了100多年的活?每天幾點起床、幾點睡覺?有節假日雙休日嗎?最後得出結論是工作50多年總計延長51.87年?年輕的時候老吳書記曾經帶領八十多位青年在寒冬跳進水中摸了三十多天石頭?曾用三年時間整理八百多畝土地?土地很難弄嗎?曾經因勞累過度雙目失明?真的看不到了嗎?他是被拖到上海去進行治療的對嗎?

  吳協恩:

  小片6:艱苦奮鬥的領頭人,帶出了一夥子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眾鄉親,也締造了華西人一天天改變的新生活。在吳協恩眼中,讓華西村實現一次次跨越和騰飛的不僅僅是艱苦奮鬥,只有小學學歷的父親吳仁寶好像總能洞察先機,一位普通農民骨子裏那種參悟市場的精明,使得華西村在每個關鍵的路口,總能做出最明智的決定。(大喇叭)鄉親們,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要求咱大夥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春江水暖鴨先知”,在這之前吳仁寶好似能夠預感到春風即將席捲大地,而改革春風勁吹之時,華西早已鼓足了風帆!

  小標題:鼓足風帆待春風

  主持人:老書記吳仁寶有個習慣,每天堅持聽收音機誰都不能打擾他?聽什麼?改革開放之前華西就是“只聽機器響不見小工廠”,十一屆三中全會一召開華西好像早就做好了準備,十兄弟跑市場當年拉來119萬,這是巧合還是準確的判斷呢?80年代中期蘇南颳起了一股毛紡熱,2500貸款都準備好了卻緊急下馬,導致華西避免了一場重大損失是嗎?他才讀過三年私塾,從哪學來的這種神奇的預測市場的能力?

  吳協恩:

  小片7:(鄉親們,小平同志南巡講話正式傳達了,針對現在很多人在改革開放問題上邁不開步子,要害是姓資還是姓社,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的生産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夥聽明白了嗎?字幕:1992年3月11日,鄧小平南巡講話正式傳達。)1992年3月1日淩晨三點,鄧小平南巡講話正式傳達前十天,吳仁寶把所有的村、企領導緊急召集到一起開會,誰都想不到,在這個如此緊急的會上吳仁寶做出了事後令人匪夷所思、拍案叫絕的大膽決定。

  (下節提示+廣告:一次會議,怎麼能賺一個億? 同期聲:

  老書記送的麻袋到底裝的啥? 同期聲:)

  小標題:先機佔盡賺大錢

  主持人:1992年3月1日淩晨三點華西召開了一個會是嗎?小平同志南巡講話是在3月11日才正式傳達,老書記怎會提前十天就知道呢?就算知道會議內容怎麼能這麼確認一定沒有風險呢?當時要進原料有錢嗎?跟市長怎麼説?不怕傳出去?市長這麼相信老書記?都購進了什麼原料?做這些事情一共用了幾天?3月11日小平同志南巡講話正式傳達,原材料價格漲了嗎?賺了多少?賣了嗎?

  吳協恩:

  小片8:“一次會賺一個億”!是華西財富神話中一個生動鮮活的案例,在過去的三十年間,中央頒布了十個中央一號文件,年輕的吳協恩目睹著用50年幹了100年活的老書記吳仁寶,在這期間如魚得水、乘風破浪,與香港能豐國際集團共同創建鋼鐵公司、華西村股份公司上市、在國外建廠、註冊了“仁寶”牌、“華西村”牌商標44個,借著一個又一個相繼出臺的惠農政策,完成了華西一個個精彩的跨越。在華西所有人只發30%的工資,其餘的錢當作企業流動資金用於發展,把每一分錢都用到刀刃上的華西村,卻總是舍得為一件事花大價錢。

  小標題:豐年留客華西村

  主持人:在1988年華西幹部最高工資才100元的時候,老書記花一個月300元聘了一個人?

  吳協恩:

  主持人:那個時候大夥工資最高100元,老書記不僅每月給你300元,私底下還給你拿了一個麻袋?五萬元。你説啥了?

  程先敏:

  主持人:秦宏是你招來的吧?曾經和您較過真?你用人的標準是什麼?這些請來的人才為華西的發展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呢?(《天下無賊》:二十一世紀,需要的是人才!)

  吳協恩:

  小片9:錢有了,人才有了,還缺啥?缺精神文明!挖溝整地、經營管理樣樣全能的吳仁寶深知村中有錢後精神文明的重要,搞不好天堂就變成地獄,一點都含糊不得!(鄉親們,大夥注意了,農業部和中宣部兩個部聯合都説了:要反對賭博等社會醜惡現象,提倡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逐步改善農村社會風氣!咱們在村裏要提倡充實文明健康的文化活動,大秧歌就扭起來吧。字幕:1995年,《關於深入開展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的若干意見》)1988年,“公司熱”席捲全國,華西村成立了一個誰都沒有聽説過的一種公司,“産、供、銷”一條龍,産品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精神文明”!這,到底是個啥公司呢?

  小標題:開發文明生産快樂

  主持人:華西村精神文明開發公司,都開發些啥?都管啥?還要往全國各地輸送經驗?還鼓勵村民説外語?我問問(落實,女的最好)……。我想嫁給你!謝謝。一個村裏的農民學説外語有啥用?

  吳協恩:

  主持人:華西人個個能歌善舞?我找兩個?拉丁舞,街舞?小孩。華西人太有才了。

  吳協恩:

  小片10:天天播放的紅色歌曲、藝術團表演、戶戶選代表免費出國旅遊、屢奪國際大賽桂冠農民烹飪隊……。倘若登塔臨風眺望,你還會從另一個側面領略華西的文化,青松翠柏中的別墅群挺拔列隊。縮微仿製的世界名勝古跡、波光瀲艷中逶迤的各式橋梁,在中國文化中,橋和塔都有“渡人”的意思,龍和獅子則象徵著威儀四方,剛柔相濟、相得益彰。江陰傳説是三國時期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地方,以忠義為核心思想的三國故事在這裡化作彩繪雕塑,二十四孝亭褒揚孝道,作為精神符號,滲透在華西的每個角落。(鄉親們,國務院發通知了,從1994年到2000年,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力爭用七年左右的時間,基本解決全國農村8000萬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字幕:國家八七攻堅計劃》1994年)為了響應黨的號召,1995年,吳協恩被派駐到天寒地凍的黑龍江肇東小山屯村,讓美好的華西生活在祖國大地遍地開花,華西開始了一份能夠獲得雙贏的社會承擔。

  (下節提示+廣告:老書記為何冒雨來到烈士紀念碑前? 同期聲:

  胡錦濤總書記為何要感謝老書記? 同期聲:)

  小標題:九州大地盡華西

  主持人:在黑龍江一待三年是嗎?三年時間不短,給當地、給華西帶來怎樣的收穫呢?什麼叫一分五統?現在大華西的概念包括怎樣的內容?將來大華西還會更大嗎?

  吳協恩:

  小片11:2003年7月5日,吳協恩接任華西村黨委書記。曾放言幹到80歲退休的吳仁寶提前四年交出了自己的權力之棒。政治智慧與企業家天分使只讀過三年私塾的吳仁寶為華西贏得“天下第一村”的美譽,在過去的許多年裏,吳仁寶的故事,始終是中國廣大鄉村的一個傳奇。華西少帥吳協恩,在父親吳仁寶的背景下,能夠繼續延展曾經的傳奇嗎?

  小標題:一片冰心在玉壺

  主持人:1985年8月19日,當時天上下著傾盆大雨,老書記卻帶領100多人來到了南京雨花臺進行宣誓,你能記得當時的誓言嗎?實現了嗎? 2003年8月5日,你上任一個月,也帶著華西年輕的村黨委委員到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前宣過誓?你的誓言又是什麼?誓言實現了嗎?(音樂早起)

  吳協恩:

  小片12:紀實+字幕。繁榮發達的蘇南魚米之鄉,有一個鳥語花香的村莊,家家戶戶歡度小康,華西村,中國農村的希望所在。

  小標題:撫今追昔迎未來

  主持人:2006年“七一”期間,胡錦濤總書記親自接見了老書記吳仁寶,對他説了什麼嗎?早在改革開放之前華西村就已經私底下開始走市場經濟了,你怎麼看待改革開放三十年與華西的今天?

  吳協恩:

  主持人:五年前,我就在這個位置採訪了老書記吳仁寶,當時老書記帶領大家一同唱了一首歌《華西村之歌》,今天,你領大家一同唱下這首歌好嗎?

  吳協恩:

  MV+領導講話

  結束語:拜訪華西村,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天下第一村終究難以複製!今天,我再次聆聽了百聽不厭的傳奇故事,領略了華西少帥締造的新的輝煌,我很開心在這樣的歷史時刻,鄉約有機會傳播傳奇背後的膽識、敏銳、奉獻與追求,這是創造傳奇的興農之道,也是我們心懷感恩送給三十年的一份特別的禮物。今天的節目就是這樣,看《鄉約》,查詢《農村百事通》,下週六晚9:42再見!

責編:鄉約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