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農業頻道 > 鄉約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特別發明》札記

CCTV.com  2008年06月10日 10:39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CCTV.com  

  劉帥,河北省安國市西章令村一個普通農民家庭走出的農民工。高中畢業後,他從家鄉到北京豐台區打工,當上了一名保安。劉帥從小跟爺爺下象棋,對棋類情有獨鍾。工作之餘,由於志趣相投,熱心體育,他結識了來自河北省、天津、陜西、吉林的幾位棋友。北京申奧成功後,酷愛體育的幾個棋友喜出望外,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想法,那就是創編一種新的棋種,為奧運做出自己的貢獻。2003年底,他們從中國象棋、跳棋、飛行棋、五子棋中博采各種遊戲技法,創編出了一種與眾不同的新棋,他們將這種棋命名為“奧林匹克棋”。2006年,國家知識産權局批准了“奧林匹克棋”外觀設計專利。今年初,通過從玩過這種棋的朋友中蒐集意見,幾名打工青年又將奧林匹克棋加以改進,産生了奧林匹克棋第二代——新奧棋。為了推廣奧運知識,也為了檢驗孩子們對於這種新棋的趣味性,劉帥等6個棋友自掏腰包7萬多元製作了10000付奧林匹克棋,免費贈送給了北京、天津、河北的部分學校。

  歷數其經歷:

  2005年3月,參加第三屆北京奧林匹克文化節 “奧運連著我和你”—--“我為奧運添財富”徵集活動。6月10日,在近千件作品中,奧林匹克棋作為唯一一件發明類作品,受到奧組委執行副主席蔣效愚的高度評價,並作為百件贈送國際友人禮品之一被首都博物館、奧組委和北京市文物局聯合鑒定、認可參展並被首都博物館長期珍藏;

  2006年7月13日參加在首都博物館舉行的第四屆北京奧林匹克文化節--全國奧林匹克體育收藏品展。奧組委文化活動部副部長劉玉珠簽名留念。中國體育博物館第一任館長谷丙夫先生稱這是百年奧運歷史上的第一次。

  2006年,國家知識産權局批准了“奧林匹克棋”外觀設計專利,並被首都博物館收藏。

  7月,被北京收藏家協會永久收藏;

  10月18日,向武清區團委贈送1000副奧林匹克棋,用於該地區奧林匹克知識普及。

  10月21日,應邀參加第二屆海淀教育節--教育進社區活動;

  11月2日,被中國收藏家協會撲克牌收藏專業委員會收藏;

  11月3日,被中國收藏家協會收藏;

  11月6日,被中國體育博物館永久收藏;

  11月20日,被天津博物館永久收藏;

  11月21日,通過天津市團委向天津市小學及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捐贈2500副奧林匹克棋,用於少年兒童開展迎奧運的活動。

  11月24日,應邀參加羊坊店中心小學的奧林匹克遊戲節,並向到場的奧運示範校贈送奧林匹克棋。

  12月21日,中國棋院院長王汝南、聶衛平、羅洗河、曹大元、常昊、古力、俞斌、孔傑、胡耀宇等圍棋國手在奧林匹克棋棋盤上簽名留念。

  12月30日,通過北京市奧林匹克教育辦公室向北京市19個區縣200所奧林匹克教育示範校贈送2000副奧林匹克棋,用於該地區奧林匹克知識普及、開展奧林匹克教育。

  2007年6月,被北京奧組委批准為奧運特許産品。

  2007年6月23日,應邀參加第13屆世界奧林匹克收藏博覽會,得到薩馬蘭奇先生、吳經國先生等人的青睞,並與發明人簽名、合影留念。

  2007年7月,參加由共青團組織的“青少年迎奧運福娃樂園宣傳教育活動”,受到青少年朋友的歡迎。

  2007年8月5日,將參加由北京奧組委、北京收藏家協會主辦的展覽。

  截至7月,全國近八十家媒體作了相關專題報道,包括中央電視臺(一套、二套、五套,共計4次)、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北京日報等等;

  一個23歲的農家小夥,能有這樣的一份經歷,試問幾人能做到?採訪劉帥,讓我感觸頗深:這個23歲的農村小夥那份堅毅向上、永不服輸的勁頭深深感染了我,正像主持人在結束語中所説的:“也許很多人會因此感慨,幾位農民工放著保安都不做春夏秋冬在小平房裏借錢搞鑽研,要研究出一種跟他們的生活似乎不大沾邊的東西。而對於我來説,他們不關乎金錢、不關乎結果、不關乎身份地位快意人生的過程打動了我。這樣的過程,也讓我們有機會見識了唯一來自民間的奧運特許紀念品,也讓世人看到了中國普通農民工心繫奧運一份生動真實的表達。”

  劉帥----積極向上、努力進取的中國新時期農村青年的縮影!

責編:鄉約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