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農業頻道 > 鄉約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田野智慧

——秸桿+麥糠+樹枝=木炭

CCTV.com  2007年12月13日 12:34  來源:  

  記得那一次在外地採訪,辦公室打來電話説:你的那個《秸桿制炭》的片子發了,現在辦公室的電話放不下了,無數人打來電話詢問。我當時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兩天以後我回到辦公室,才知道,辦公室幾乎沒法待了,電話放下就響,放下就響,電話來自祖國大江南北,諮詢的問題只有一個:請問秸桿制炭的節目那個主人公的電話是多少?一個月過後,電話還是不斷,半年過去了,仍然陸陸續續有很多電話,有很多電話山東電視臺的總機根本就沒有往辦公室裏轉,直接就告訴他秸桿制炭的電話了,很多新聞部其他組的同志來我們辦公室,聽到電話響拿起來就可以準確地告訴對方關於秸桿制炭的電話,這個號碼大家早已耳熟能詳了。

  認識秸桿制炭的發明人韓克禮,是在一個細雨綿綿的初春。滋川電視臺的同志向我提供了這樣一個線索,説是有個人將農村中的玉米秸、豆秸、高粱桿、木屑、樹枝、刨花、釀造廠的粗渣、硬質草等,經過粉碎,過篩子,全部在5毫米以下,然後進行烘乾,再進入成型機壓塊,運到炭化爐內提煙炭化,最後能夠生産出高效優質的木炭。我覺著這個題目不錯,立刻趕去拍攝,冒著濛濛細雨,我和滋川電視臺的記者一同來到韓克禮的家。

  令我沒想到的是,韓克禮竟然不願意接受採訪,原因倒也簡單,就是怕通過電視一報道,人們通過電視鏡頭將他的技術學了去,雖然説老韓早已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但還是會有這樣的擔心。下著雨,到處濕呱呱的,院子裏韓克禮的制炭爐卻在不斷地冒煙。滋川電視臺的同志在一邊作韓克禮的思想工作,我拿著攝像機來拍鏡頭,老韓的愛人跟在我身後,見我拍鏡頭她竟然一刻不停地作開了我的思想工作:“哎,別拍了,有啥可拍的呀”。忘記了最後是怎樣做通韓克禮的思想工作的了,反正最後我是把節目給拍了,還採訪了韓克禮。

  老韓的這項技術真的不孬,在農村看似無用的秸桿、麥糠到了他的手裏成了價值不菲的木炭,這不是等於從地上揀錢嗎?老韓的滋川區嶺子鎮利達無煙木炭廠,一年可以消耗秸桿2000多噸,可生産240噸木炭,製作普通木炭時,需要外加助燃劑,而他的專利設備只需點燃半成品,它就能夠自己燃燒自己。還有一個特別就是,他的木炭從壓縮機裏壓出來時是中間空心、六菱形的。壓出來後,從裝爐炭化到出爐一般要8、9個小時。在天氣不好的情況下,最多10多個小時就可以封火出爐。而普通木炭的生産週期至少得4、5天,有的還要兩個星期左右。秸桿制炭的關鍵之處就在於炭化爐,它既不需要外部加溫有有脫煙脫油功能。而他的高效優質形狀規則的木炭優點也是不少,一個是使用時無煙、無異味,這套特製的爐子能把油和煙提出來。二是燃燒時間長。由於受高溫高壓後出爐,它的密度相當高,所以在使用過程中,燃燒時間可達3小時左右,而普通木炭沒有經過高溫高壓,密度小,一般只能燃燒40分鐘左右。三是熱量高。據滋博市煤炭質量監督檢驗站檢測,秸桿壓塊木炭的發熱量是每公斤7500大卡,而普通木炭一般只有6000大卡左右。四是秸桿炭化塊形狀都是幾何形狀,便於包裝運輸,而且分離出來的煤焦油可賣給附近的煉油廠,效益可觀。

  秸桿制炭意義不小,以往生産木炭要消耗大量的木材,與此同時,當時全國每年就有6億噸秸桿得不到利用,利用秸桿壓塊制炭不但可以節約木材,還可以使農村大量的廢棄資源秸桿得到充分利用。韓克禮的木炭廠一年的産量放在全國的背景下真是極其有限,然而從節約木材、利用秸桿還能産生經濟效益這幾下裏一結合,老韓的發明卻是佔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一件大事兒。同時,不論大江南北,這項發明還具有極大的普遍性,哪不燒炭,哪不需要節約木材,哪沒有秸桿?哪的人不想著發家致富啊?

  正是因為如此,老韓的秸桿制炭的節目一經播出,立刻在全國産生了極大的反響。節目播出的結果似乎也超出韓克禮預料之外,雲南的、東北的、四川的、青島的……,全國各地的電話打來,四面八方的人登門考察,有政府部門、有企業、有部隊的,有要求建分廠的,有要求學技術、拿錢買技術的,還有想通過合股的形式進行合作的。或許真的有人如韓克禮開始預料,通過電視把他的技術學去了,即便如此老韓也是顧不得許多了,因為他的面前是大把大把的鈔票等著他去賺呢。在我的印象中,整整一年我好像與老韓失去了聯絡,偶爾打電話聽説今天他去瀋陽了,明天去南方了,韓克禮真的是忙不過來了呢。

  隔了很久,我接到韓克禮的一個電話,他説要到濟南來,想見見我表示感謝。記得拍節目時,老韓有一個細節,他當時打著領帶穿著羊毛衫,不過羊毛衫是紮在褲腰帶裏。再次見到老韓整個兒變了一個人,帶著金絲邊的眼睛,一身都是名牌,手機的號碼一聽就是很有錢的那一種,老韓真的富了呀。

  我與老韓經常會通通電話,像秸桿制炭這樣能夠引起如此大的反響的題材,作記者的不是經常能夠遇到,我與老韓算是有緣,對韓克禮來説,通過這樣的發明,通過風暴潮一般的經歷,韓克禮的觀念、見識都大大提高了一步,上一次打電話聽説,他正在搞一個新的項目,目前正在試驗、嘗試階段,他説等成熟了,一定要我去給宣傳宣傳呢。

責編:鄉約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