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農業頻道 > 鄉約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鄉里鄉親

接班

CCTV.com  2007年12月13日 10:54  來源:  

  田徑比賽有接力跑,一根小小的接力棒在運動員的手中傳來傳去,誰也不能掉棒,因為那棒棒是大夥一個共同的希望。一個跑得不好,整個兒集體就要面臨著共同的失敗。在農村,父老鄉親幾十年致富的夢想和追求,也像是前赴後繼共奔一個目標的接力賽,前頭要帶得好,中間要傳得好,接班的還要幹得更好,大夥兒的日子才會越過越好呢。

  茌平縣馮屯鎮,小楊屯村名聲不小。村支書張國忠1947年入黨,1949年擔任村支部書記,小學文化,全國勞模,中共十一、十四、十五大代表,山東省第五、六、七屆人大代表,1998年榮獲“全國老有所為奉獻獎”榮譽稱號。2002年我去小楊屯採訪的時候,這位幹了50多年的村支書已經77歲了,那精神頭,嘿,真棒啊,走路、説話、待人、接物,渾身帶著股子勁頭。在我看來,這就是全國勞模特有的勁頭吧,誰身上有這股子勁頭,誰一定是勞模,誰能當上勞模,誰身上定有這股子勁頭。張勞模身旁站著一位憨厚的小夥子,叫劉長城,是村裏的副書記兼村養鴨廠的廠長,也不簡單,先後榮獲“茌平縣十大傑出青年”、“山東省青年科技星火&&人”、“聊城市十大傑出青年”、“山東十大傑出青年農民”等榮譽稱號。這一老一小配合默契,張國忠精神矍鑠、侃侃而談,劉長城彬彬有禮、謙虛謹慎;張國忠幹啥事風風火火、真抓實幹,劉長城勤於動腦、善於思索;張國忠有機會就跟大夥説,我老了,以後要看長城他們的了,劉長城無論是做報告講成績,從來都是先把勞模擺在自己前面;我採訪的時候,張勞模還是村的書記,不過看那情況,聽大夥聊聊,往後讓劉長城來接這個班兒,似乎早已是眾望所歸。對長城來説,張勞模曾經創立了那樣的輝煌,接這個班並不容易。對張勞模來説,年輕人有熱情,咱扶上馬還得送上一程。

  説起勞模張國忠,周圍十里八鄉的父老鄉親人人佩服。如今的小楊屯100戶人家,401口子人,1251畝地,人均3畝地,人多地少。張勞模説,干支部書記50多年來,就給大家解決了兩個事兒,一個是吃飽的問題,再一個是帶領大家聽黨的話、跟黨走,勤勞致富。在一般的地方,這樣的兩個事兒不是什麼多大的事兒,需要用50多年的時間嗎?

  話要從頭説起。馮屯鎮12里一個洼,12里一個洼,過去大夥管這裡叫“12連洼”,小楊屯處於“十二連洼”的最低處,歷史上是個十年九澇的窮村,滿村都是“晴天一塊銅,雨天稀如粥”的紅粘土。老百姓説:“進了小楊屯,看路歪七扭八,看地坑坑洼洼,旱了不能播種,澇了不長莊稼”、“要想翻身,只有搬村”。村黨支部書記張國忠意識到,旱澇災害是小楊屯的窮根子,只有拔掉它,才能讓群眾過上好日子。有人説這村子坐落于“十二連洼”的底上,誰也治不了這“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只收蛤蟆不打糧”的窮地方。的確,這裡小麥豐收不過畝産100斤,全村800畝,單産5斤,用老張的話説,這是世界紀錄了。1961年,小楊屯哭聲一片,幾十口子人在這裡實在混不下去了,要離開小楊屯到外地要飯、當難民去。1947年就入黨的張國忠的心裏跟針扎的一樣難受,共産黨要為大多數人服務,現在大家在自個兒的領導下都去要飯了,這個共産黨員不夠尺寸呀。張國忠堅信,沒有共産黨辦不了的事兒,“三座大山”都推倒了,就不信治不了這紅土澇洼。1961年的冬天,張國忠和支部一班人查看地勢、水道,規劃著農田基本建設的藍圖,下決心要學愚公移山,不達目標決不罷休!張國忠帶領全村村民就這樣和“12連洼”鬥上了。靠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共挖主幹渠10條,修路19公里,動用土方50多萬立方,修建大小橋涵50多座,打機井20眼,深翻改土,植樹造林10萬棵,1400畝原來的紅土澇洼地被溝、路、渠分割成整整齊齊14個大方,徹底改變了生産條件,原來的“12連洼”變成了“看路一條線,看地方成片,旱澇保豐收,連年多貢獻”的聚寶盆。

  1964年小楊屯村一年就向國家交糧食17萬斤,一下子成了當地人均貢獻第一的先進村。1965年,小楊屯再接再厲,交了18萬斤糧食,小楊屯出名了。成了山東省勞動模範的張國忠,繼續帶領大家埋頭苦幹。1977年他成為全國人大代表,回來後更有勁了。1989年他當上了全國勞動模範,正趕上建國40週年,參加表彰大會的時候,山東人有資格坐在主席臺上就兩個人,其中一個就是張國忠。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張國忠緊緊依靠黨的富民政策,立足本村優勢,反復思考怎樣使經濟實現新的突破。通過多方調查了解,經黨支部決定:在科學種田上做文章,狠抓科學種田,對傳統的種植模式來一次革命。把冬閒的土地、勞力、陽光、空氣都利用起來,變一收為多收。他一次又一次跨進中國農業科學院、山東農業科學院的大門,被他的樸實執著感動,先後有15名專家、教授來現場指導、傳授技術、提供高新品種。有了技術和品種,張國忠帶領群眾開始了“立體種植”的優化試驗和大面積推廣,根據不同作物的秸稈高低差、根係深淺差、生長時間差、需肥營養差、光溫需求差,對農作物進行多類型、多品種、多形式的間作、混作、輪作、套種。由過去的糧棉單一種植,發展為白菜子、西瓜、黃瓜、甘藍、西紅柿、茄子、草莓、大蒜以及棉花、小麥、玉米等十幾種作物的立體種植,創造了一年“三種三收”、“四種四收”等種植模式。老張把它總結為:“少數面積狠抓錢,多數面積搞糧棉,小田收入投大田,糧棉瓜菜都增産,農林牧副齊發展”。

  實現了冬綠、春金、夏華、秋實,一年下來,小楊屯村的耕地平均畝收入1000多元。1990年,當時任山東省委書記的姜春雲來小楊屯視察,聽了張國忠的彙報後,感慨地説:“小楊屯的實踐告訴我們,土地的潛力大不大?大大大!靠農業致富能不能?能能能”!並讚譽小楊屯村是“魯西平原上的一顆明珠”、“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面旗幟”。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官員,中國科學院的專家、學者等曾多次到小楊屯參觀考察,並給予很高的評價,稱讚他創造了“平原農業立體開發的新模式”。

  小楊屯同其它地方一樣,也曾一度出現經濟徘徊不前的局面,農民收入增長緩慢,集體經濟弱化,集體為群眾服務功能萎縮,村支部的凝聚力、戰鬥力和號召力減弱。為了進一步發展農村經濟、增長群眾的收入,張國忠分析,村裏連年搞多茬種植,地力使乏了,效益下滑了,如果再走單純靠種植業調整的路子,就很難再有新的發展。而發展集體經濟,既可強村,又可富民。但小楊屯前不靠城,後不臨鎮,信息不靈,經商不是強項。小楊屯的優勢是地多、糧多、勞動力資源豐富,如果發展養殖業,不僅可以使糧食轉化增值,而且有利於土地的改造,降低成本。老張同村裏的黨員幹部認真分析、充分論證、考察市場、諮詢專家,最後決定發展填鴨,實現農業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

  填鴨在山東並不多見,它的養殖管理要靠人工往鴨嘴裏填,沒有幹過,飼養管理、加工銷售一般的農戶心裏可是沒底,張國忠率先和老伴在自己家裏試養了200隻鴨子。經過精心管理和仔細摸索,他總結出了一套成功的養鴨經,用他的話説就是:不斷水、不斷食、不斷電、不斷人,喂18斤料,長5、6斤沉,42天可進宰殺車間。試養一成功,村裏跟著辦起了養鴨廠,可誰承想幾茬鴨下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益。一是管理人員的責任心不夠強,二是規模太小,達不到規模效益。解決的最好途徑就是充分利用農戶的家庭空間來養鴨,發展庭院經濟,既能解決飼養人員的責任心不強的問題,也能實現規模的迅速膨脹。於是他們制定了“分散飼養、集中宰殺、全面服務”的管理模式,村裏與養鴨戶簽訂了“四包”合同,即包鴨苗、包飼料、包技術、包銷售。全村集體為養鴨戶提供優質的鴨苗和飼料,無償給養鴨專業戶安上了自動飲水機,還支付年薪20萬聘請了一名技術員,傳授科學的飼養技術和方法,搞好鴨病的預防和診治,帶領養鴨戶學習大棚養鴨。這些措施加快了鴨的生長速度,降低了鴨的成本。

  村裏建起了年産能力1800萬斤的飼料加工廠,為300多個養鴨戶提供飼料。為了躲避價格風險,村裏投資新建了儲藏能力1000噸的冷庫,對産品集中上市帶來的價格過低現象起到了市場調節器的作用。利用鴨血和鴨腸等下腳料村裏又建起了一個現代化的養豬場。屠宰車間每年100萬隻填鴨宰殺後,有20萬公斤的鴨血、鴨腸來養豬,頂替魚粉降低了飼養成本。為了進一步促進産品的增值,他們還投入18萬元購買了一套加工設備,徹底改變了以前只能生産單一産品白條鴨的狀況。現在,小楊屯的鴨産品有白條鴨、分割鴨和系列熟食品,其中的滷水鴨被譽為江北第一鴨,可以與南京的板鴨和北京的烤鴨相媲美,不僅暢銷全省,還遠銷山西、遼寧、江蘇、天津等省市,同時出口日本、菲律賓、俄羅斯等國家。小楊屯有百分之五十的戶成了養鴨專業戶,並輻射周邊三個縣市。年出欄5000隻以上的養鴨戶收入都在萬元以上,現在外出打工的回來了,在城裏端鐵飯碗的工人回來了,齊河的兩戶農民全家都搬來了,外來的打工仔、打工妹也來了300多人,小楊屯成了名副其實的勞務輸入地。

  回想起當年村民們離家出走的情形,此時的張國忠感慨萬千。如今小楊屯已經形成了飼養、宰殺、分割、冷藏、運輸、銷售、飼料加工、防疫一條龍生産體系,養殖的品種有種鴨、雛鴨和填鴨,農民群眾靠養鴨業很快走上了富裕路。群眾的收入提高了,人心更齊了,幹部説話更靈了,腰桿更硬了。小楊屯基本上實現了精神文明化、幹部服務化、農民知識化、生産機械化、管理科學化、住房標準化、信息高速化、道路硬面化、街道照明化、貿工農一體化的目標。小楊屯有今天的面貌來之不易,張國忠心裏卻想到了小楊屯的明天,小楊屯的領導應該後繼有人。

  在小楊屯採訪的時候,張國忠不止一次地對我説:我宣傳得多了,現在要多宣傳宣傳長城。他説的長城就是鴨廠的廠長小夥子劉長城。1970年生人的劉長城,1993年入黨,同年被選為村委主任,分管多种經營工作。1994年24歲的劉長城任鴨廠廠長,張國忠試養鴨子成功後,小劉在勞模那種敢於吃苦、甘於吃虧精神的激勵下,不怕臟、不怕累、不怕苦,發奮地工作。鴨廠離自個兒家只有500米的距離,可他每天一大早出門,半夜才回家。有一次天下著雪,去茌平運料回來的他,全身都濕透了,又結了一層薄冰,好像泥人一樣。晚上8點多鐘回到家,妻子心疼地説:“又不是你一個人的事兒,何必這樣拼命,累壞了身體看你怎麼辦”?長城説:“勞模這麼大的年紀還沒黑沒白地幹呢,我年紀輕輕的,工作再苦、再累也應該”。

  前頭有勞模做表率,劉長城就只管甩開膀子大幹。隨著鴨廠規模的不斷擴大,問題、難題也接踵而至。由於場地太小,引進鴨苗過多,待鴨子長大後密度過大,又加上陰雨天多,鴨子大批死亡。成品宰殺也很不及時。當時鴨子存欄一萬隻,該宰殺的就有6000隻。可是廠內的宰殺工人太少,技術還不太熟煉,再加上又逢麥收,人員不湊手,這些鴨子至少也要20多天才能殺完。成品鴨已過生長高峰,每只鴨子每天吃料0.5公斤,這些待殺鴨如不採取果斷措施會浪費3萬公斤飼料,直接損失近5萬元。面對這種情況,長城覺得當務之急是外出招請宰殺工。幾經週折,多方聯絡,他連夜去河北,下河南,為請到工人,幾天幾夜吃不下,睡不著。為了趕路,他曾在火車上站過十多個小時,也曾在河南焦作一天沒吃沒喝。幾天工夫,他的體重一下子從140斤降到了120斤,險些病倒在外。他三顧茅廬,説破嘴皮,終於將技術人員感動了,他們及時來到廠裏,在最短的時間內加班加點,幫鴨廠渡過了難關,把損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吃一塹長一智。經過這次磨難,長城跟支部一班人認真總結,發現這次損失主要是由於工作人員的技術不過關,所建場地不足,飼養密度過大造成的,應該進一步拜師學藝,到北京的大鴨場、老基地學習經驗。説了算、定了幹,認識統一後,第二天長城就跟張勞模踏上了去北京的路途。從出發到回廠他們僅用了38個小時。這38小時裏,首都的繁華顧不得瞧,白洋淀的秀色來不及看,渴了喝口帶去的水,餓了啃口背著的燒餅,他們一連跑了5個鴨場,走訪了10多位專家,又帶著全村人的希望匆匆趕回廠裏。不看不知道,一看差距找到了。雖然只吃了一頓飽飯,但他覺得全身都是勁兒,也不累也不苦。長城説:那是勞模的精神在鼓勵著他。回廠後,他們夜以繼日,一邊籌措資金,一邊修建鴨舍,一邊精心飼養,做到了建一排用一排,修一間佔一間,運用科學的飼養方法,充分發揮了場地的合理化飼養密度,在最短的時間內,爭取到了最佳的經濟效益。僅在建場地的四個月中鴨廠就獲純利5萬元。同時還上了出口鴨,所出口的成品鴨得到了菲律賓等國客戶的一致好評。

  俗話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幹啥事兒都有個標準。長城發現,科學的生産標準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銷售呢,標準化已經成為打開市場大門的通行證。這兩年小劉總結了一條經驗:管理有標準,養鴨效益高。作為養鴨子、賣鴨子的行家裏手,小劉的這些經驗是從磕磕絆絆的發展中逐漸積累起來的。有一次,濟南的客戶要鴨子,他那兒貨源緊張,為了滿足客戶的要求,也為了多賺上一塊兒利潤,長城就從外地進了一批鴨子送到濟南。結果貨是送去了,人還沒到家,電話就打到了廠裏,人家説這鴨子不是小楊屯的,要求退貨。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還有一次青島的客戶也查出來貨不是小楊屯的,一次退貨就造成5、6萬元的損失。同樣品種的鴨子,銷售境遇卻大不相同。通過跟客戶溝通,劉長城意識到在生産出來的鴨製品身上,有那麼一個杠杠,達到這個杠杠,養鴨就有錢賺,達不到這個杠杠,下再多的力也是白搭。

  劉長城開始尋思,讓客戶滿意與否的那個杠杠到底是個啥?他發現小楊屯的鴨子和其他地方的鴨子相比,破皮率、淤血情況等差別很大,還有就是小楊屯的鴨子肥瘦度、規格分級一般也都符合客戶的要求。杠杠就是標準,標準也有不同。同樣是小楊屯的鴨子,因為客戶不同,標準也在隨時調整。養鴨子光自個兒覺得好不行,摸清不同客戶的不同標準,生産加工才有依據,要是搞不清這些事兒啊,闖市場,那才叫兩眼一抹黑呢。

  光傻幹活,兩眼一抹黑可不行。幹啥得研究啥,慢慢地,劉長城逐漸了解到,南方客戶喜歡做鹽水鴨、醬鴨、板鴨,因此要求鴨子的瘦肉率比較高,重量輕,2斤半到3斤半的最受歡迎;北方的客戶一般都是做烤鴨,要求體型大、肥度高,重量要求一般是5斤到5斤半的;外商基本上是吃鴨胸肉,因此一般要求胸肉率比較高的胴體在6斤半以上的鴨。針對不同的客戶,生産不同的鴨子,有了標準,心裏頭亮堂。可要達到這些標準卻並不容易,重了不行,輕了不行;肥了不行,瘦了也不行。就拿這收鴨子來説吧,重量丁是丁卯是卯,毛血重已經精確到幾克。在收鴨子的現場,我問劉長城:“多差一點不行嗎”?長城向我解釋:“稱完鴨子的毛重後,放了血,拔了毛,再稱鴨白條,這樣就能計算出鴨的毛血的重量。客戶的要求是每只鴨子重量相差不能超過一兩,我們怎麼控制,一個是宰殺前檢查鴨子的積食情況,再一個就是通過毛血重,必須分毫不差。毛血重一般相差在10克左右”。我問長城:“客戶要求的標準,一般都包括哪些內容”?長城回答説:“重量、肥瘦、鴨皮、外觀、規格分級………,出口尤其還得注意藥殘、膽固醇、蛋白質的含量等”。

  標準是個死數,達到標準的過程也就得絲毫不差。有些銷售標準是新制定的,落實到生産當中就需要重新總結摸索。劉長城肯鑽研愛學習,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很大一部分精力是用在了摸索經驗、制定標準上。現在消費者購買農産品講究無公害,可疫病防治還得用藥,怎麼辦?劉長城就嘗試著在飼料中加入中草藥製劑,代替抗生素、生長素,利用生物發酵後飼喂提高鴨肉品質。這一來不僅沒了藥殘,自己的鴨産品還增加了保健功效。

  對劉長城來説,養殖標準的制定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一個是科學性,要在降低成本提高品質和效益上做文章,有些得從書本上學,有些也得自己總結經驗。比如填鴨的喂料管,天南海北都是一樣,可是有一個缺點,開始容易戳破鴨食管。劉長城經過改進,先用一種稍微細一點的,填食4天后再改用標準管。別看那麼一點小小的改進,用上它,至少把殘鴨率降低了百分之五;再一個是制定標準要有嚴格性,一旦標準制定了,必須嚴格執行。小楊屯的鴨子千千萬,都是在各個養殖戶的家中分散飼養。家庭條件不同,個人習慣不同,喂什麼料、怎麼喂、何時喂?品種繁育、疾病防疫那些鐵板釘釘的標準,劉長城如何讓大家分毫不差地執行呢?從發鴨雛開始,劉長城採用的都是統一防疫,統一管理,組織專門人員挨家挨戶逐批定期檢查疫情。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制定的標準,它的必要性和好處要想方設法深入人心,只有大家自覺執行,這標準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在小楊屯,我採訪了幾個養鴨戶。我發現每個養鴨棚裏都有一個溫度表,我問一個鴨農:“這養鴨要講溫度我知道,但溫度的標準還很嚴格嗎”?這位鴨農十分認真地跟我説:“剛出來七天的鴨雛,必須要在30到35度的環境裏,七天到25天,在20度到25度的環境裏,25天以後,大體上在14度到20度這個樣子,一點差不得,哪一個環節上溫度控制得不好,要麼死亡,要麼生病”。為了控制溫度,小楊屯的鴨農天熱的時候蓋上遮陽網,天冷的時候生爐子,墻上挂的溫度計不是白挂的,那可是時時刻刻都得注意調整的呢。再有就是填鴨的喂料,用料量、配料這些事兒大夥兒早就了解了,就是填喂的稠稀度也有嚴格的標準,稠了不行,稀了也不行。

  幾年前,劉長城跟外地的加工企業進行合作,填鴨的生産管理也跟著通過了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如今,小楊屯也生産出了自己的特色鴨製品“滷鴨”,還獲得了世界風聯頒發的金獎、2001年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關於生産加工等標準的制定與執行,相比過去更加細緻嚴格。什麼菌群含數、蛋白質含量、膽固醇含量、感官、水鹽分的含量等等,每一項都必須符合標準。搞這些標準的好處在小楊屯如今已經是深入人心。大夥兒覺得,有標準,一個是生産中好管理,用標準來規範比用人來管理科學。再一個好銷售。標準不是憑空制定的,而是根據市場和客戶的需要制定的,達到這些標準就意味著銷路暢通。還有就是效益高。有了産品標準和生産標準會大大降低成本,增加市場競爭力,在銷售中也佔據主動。加入WTO之後,商品的標準化更是與國際市場接軌的重要措施。在劉長城眼裏,標準就像一把尺子,它準確地表現出市場需求下的商品特性,同時它也規範、指導著小楊屯生産的各項環節朝著高效型、市場型發展。

  在一片貧瘠的紅土地上,一老一小,忙忙碌碌,把當地的生産建設搞得紅紅火火。採訪他們的經歷與故事,使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在發展經濟奔富路的過程中,客觀條件固然重要,然而只要有人,有矢志不渝、不懈追求的人,就會有希望,就一定能夠擁有幸福美好的明天。

責編:鄉約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