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農業頻道 > 鄉約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系列訪談:活動營銷要注重品牌和品質

CCTV.com  2007年12月09日 18:36  來源:  

  系列訪談:活動營銷要注重品牌和品質

  歐陽國忠:各位網友大家好,大型活動能提升活力,特別是大型活動人數多,參與強性,所以引起了很多媒體和企業的關注。特別是2006年很多電視媒體、報業、網站都推出了自己的盛典活動,引起了很多的關注。今天非常有幸請到了業內的精英和專家,來參加我們這次的活動。他們是:CCTV中國經濟人物評選總策劃許文廣先生、《鄉約》主持人、公益中國年度人物評選組委會秘書長肖東坡先生以及四川大學新聞傳播研究所所長歐陽宏生。


  許文廣:大家好!

  肖東坡:大家好!

  主持人:有一次晚會現場,我收到了十多個短信,通知我看一個頒獎盛典,就是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為什麼會引起這麼大的影響?

  許文廣:有一個變化,我們的錄播變成了直播,這可能為我們未來年度人物樹立了新的標桿,以後可能會用直播的形式。今年主要的變化就是運行機制上觀念的變化。我們往年多一個人,我們叫宣傳推廣,今年把這個稱謂變了,叫品牌總監,以前説品牌營銷是怎麼宣傳和推廣這個活動,今年把思路做了變化,我覺得品牌營銷不僅僅是用推廣和宣傳能夠涵蓋它的含義,我們今年把經濟年度人物品牌本身當成一個精英,會聚社會各個資源,大家共同參與,共同把品牌的外延做大。比如説在第一階段—提名階段,我們建立了媒體聯盟,包括我們各個合作的媒體、網站、社會團體,推薦這些評選人物。所以今年提名人創了歷史記錄,達到了129萬。第二階段是跟全國四家地方電視臺聯手,加上北京,做了五場年度人物之夜。後來在北大、清華做了財富論壇等等。中間每一個過程,我們過去可能做這個活動更多是中央電視臺,我們獨立的來操作這樣一個電視活動,今年我們把這個平臺放開,大家共同來做。我記得以前頻道總監打了一個比方,説電視就是如何用1%去激活99%的過程,現在除了新聞聯播和焦點訪談之外,特別有影響的節目以及欄目,基本上就是1%的節目,那麼還有99%可能還沒有參與,我們如何激活99%的空間,這是在品牌營銷方面需要重點考慮的。


  歐陽國忠:經過這一番談話,我有兩點感受,一是把推廣上升到品牌總監,從宣傳到品牌是一個很大的跨越。另外是開放式的辦活動,通過開放式平臺整合很多資源,通過這兩個手段激活的99%的資源。接下來我想請問一下肖東坡,你們會有一個大型活動,叫十大《鄉約》魅力人物,您剛才聽了許總策劃的這兩點,您有什麼感受?


  肖東坡:我覺得我需要學習,默默消化。我們也做了很多活動,但影響力遠遠不如他們。作用生産談話的節目,我們延伸之外去搞活動,我們做了很多嘗試。去年這樣一個常規談話節目,生産了十多臺晚會,到各個地市去搞。比如説石林縣慶五十年,山東的孫子文化節等等,有很多活動。

  歐陽國忠:還有鄉約節。


  肖東坡:我們開始是希望打造一個概念,本身我們是《鄉約》節目,我們搞過這些,也有一些積累,同時也有一些經驗。我覺得主要還是跟市場結合,我們是螺旋式上升的,剛開始都是他們老找我們,各個都是隱含著這些需求。作為媒體來説可能有三個需要,第一個是錢,第二個是名、利,名更重要的應該是影響力。第三個是承擔社會責任。基於這樣三個基本需求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市場上有很多的需求跟我們這樣的需求是可以對接的。就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也經歷了一個螺旋式上升的探索過程,第一個階段是活動在找我們,我們這個地方需要搞一個大型活動,我們需要傳播渠道幫我們傳播出去、推介出去。後來是我們找活動,我們為了生存,為了發展,我們也很需要找一些大的具有影響力的宣傳概念。慢慢地還會再發生變化,我們不是找活動,而是創造活動,我們開始創造我們喜歡的,我們認為比較有益於品牌促生的這樣一個主題概念的活動。慢慢還會發生變化,我們要創造既是我們喜歡的,又是市場需求的活動。慢慢還會發展,既是我們喜歡的,又是市場需求的,同時還要符合整個品牌定位甚至欄目定位,符合品牌積累推廣這樣一種要求的活動。使它具備了越來越複雜的屬性,比如我們正在做的《鄉約》十大魅力人物頒獎晚會,純粹是一個欄目行為,我們過去三年多來採訪了很多具有三農背景的新聞人物,我們把它進行一個梳理,在這樣一個範圍內進行頒獎,我覺得我們這個頒獎談不上頒獎,就像我們的舞美設計,中間是一棵大樹,下面是一個小橋,邊上都是百花,努力營造一個不太像晚會的氛圍。我們也是把它設定為我們這樣一個村,到年底的,大家評選先進人物的這樣一個方式。我們的製作方式和追求的標準,是在形式上盡可能地貼近,但在內容上盡可能努力提升。我們評了十個獎,包括最具探索人物,我們拍過農民造飛機,農民造潛水艇等等,還要火藥狂人,火藥放在鐵板上,砸不爆炸,拿煙頭燙也不爆炸,還帶香味的,類似這樣的發明創造我們進行了一個排列,入圍的有這麼多人,我們在這個裏面挑選出一名最具創新精神的《鄉約》人物,還有最環保《鄉約》人物、最具民間色彩的《鄉約》人物,還有媒婆,比如説毛孩,世界高人喜順,以及不能完成的任務,還有不盡人情的協議,每一個後面都有五六個入選嘉賓,我們用村的這種方式,又是借鑒奧斯卡的方式,我們搞這樣的活動,在我們看來,就能夠慢慢地找到符合我剛才符合那樣一些標準,這樣進行打造、建立,就是它能夠適應市場,我們能夠找到支持的夥伴,同時我們又傳播適合大家口味的有影響力的活動,還能有利於推廣我們的品牌。因為我們不是專職做活動的團隊,我們還有常規節目,所以很多很多我們看到的,沒有做到的複雜因素。比如説推廣、品牌,這樣的工作我們做的還是很少,但是至少能看到。我覺得構成一個大活動的價值有四個要素,第一個要素應該是品牌,比如説企業給你一百萬,我憑什麼給你一百萬呢?我覺得有四個部分原因組成。一個是平臺,如果在縣級臺去播,那麼影響力,平臺價值首先是最重要的。第二點是資源整合,現在推出藍海戰略,説白了,就是創新和體現自己,我覺得資源整合關鍵作用在於創造新價值。第三個是技術支持,我們能不能使這場晚會拍得非常精彩,非常好,非常棒等等,我覺得這一部分屬於技術支持。我的燈光、舞美、策劃、撰稿,方方面面構成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是溝通聯絡,我們有時候發現同樣的這樣一個概念,由你去説,由我去説,或者由他去説,跟一個人去説,可能會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這一部分也是構成價值非常重要的部分。這四部分裏面最有技術含量的就是資源整合,能夠把市場當中的需求找到,同時跟我的能力、定位、承載的宣傳職責進行有效架構,它能夠創造新價值。比如説央視的標王,以前石油企業不做廣告,什麼原因使有激發了這種新價值,使他意識到這種需求,我覺得這個人厲害,就是説資源整合更重要,能夠找到市場的需求,觀眾的需求,以及與我們的製作能力有效地結合,我覺得這部分比較有技術含量。

  歐陽國忠:肖東坡是金話筒主持人,不僅是口才好,而且火花也是不斷地涌現。

  肖東坡:我更適合做傾聽者。(笑)


  歐陽國忠:第一,他提到一個螺旋式的上升,你們成立三年以來,做了多少個活動?

  肖東坡:具體數字我還沒有統計。大概二十多個。


  歐陽國忠:這樣一個爬坡,還要馬上做一個大型活動,就是《鄉約》魅力人物,這也是一個跨越式的發展。同時還説了三個框架,包括平臺、影響力、社會責任感。這樣比較有鄉土氣息的節目,你們這個晚會是什麼時候舉行?

  肖東坡:2月11號錄製,大年初三播出。我們生産這樣的東西,不是一個農業節目,我覺得應該是有三農概念化的商品,應該是有商品的屬性,我們越來越意識到這樣的一種需求。

  歐陽國忠:肖東坡描述了一個鄉土氣息的頒獎盛典。另外一邊,CCTV經濟年度人物又是一個很盛大的頒獎儀式,這兩種儀式截然不同,這裡面可能土地不一樣,一個是植根三農,一個是植根中國商海最前沿。您剛才聽了東坡的描述,你們追求什麼樣的理念?

  許文廣:我覺得中國電視活動都是從跟隨式傳播慢慢地建立自己的自信,然後找到自己相對富有個性表達方式的過程。像經濟年度人物,大約是第二、三屆的時候北京有一家媒體,打了一個比方,説這是中國經濟界的奧斯卡,我們覺得這是比喻很好,雖然有一些過譽,但媒體上主要都是這樣的提法。當時我們有兩個年度評選活動,一個是經濟年度人物,還有一個是感動中國,儘管人物評選標準不同,人物也有不同,但方式還是比較像。一個是很盛大的盛典,一些非常有公眾影響力的人物進行頒獎,中間還有頒獎詞和小片子,我們也請他們到我們這裡做策劃,我們總導演也會跟他們交流,慢慢地發生了變化。當我們品牌有了足夠的自信,就是我們不需要借助奧斯卡這個概念宣傳年度人物的時候,我們就要尋找自己的獨特的表達方式。經濟人物從品牌的唯一屬性來説,是對中國經濟界的這樣一些人物,對他們一年的成就進行全面性褒獎的,我覺得是唯一性的全國性的評價標準。可能有人會説,福布斯也是對人物進行評價的,但它們有兩大的不同,福布斯是客觀排名,是對你的財富進行排名,背後並不代表對你正面的評價,所以有人開玩笑百富榜變成了“殺富榜”。我們不一樣,算了一下,站在臺上的十個人中有四個是首富,劉永好是第一首富,但這並不是我們的標準,而是他們的責任。這是我們的價值觀。我們用這樣的價值觀吸引企業家的參與。其他的可能慢慢變成地方性的評選,或者是專業屬性的,比如最佳經理人等等。第二我們在頒獎上突出的是儀式感。感動中國突出的是一種情感,主創人員,像白岩松寫推介的時候説,這個節目錄完了以後現場90%的人都哭了,我也淚流滿面,這就是一個打動人的方式,弱化了頒獎晚會的儀式的感覺,比如用一些孩子來唱歌,有普通人頒獎,簡化了走紅地毯的過程,但強化了中間訪談的過程。年度人物不一樣,我們整個過程就圍繞一個詞來展開,就是“儀式”,儀式裏面專門請教了社會學家和民俗學家,比如説儀式通過哪幾個方面構成,儀式本身要放大它的時間和空間的感覺。為什麼孫中山的中山陵要設計那麼多臺階了,當你不斷往上走的時候,才能不斷想象它的神聖感。也有人説這個領獎過程太長了,什麼信息都傳達,還讓觀眾不斷鼓掌,手都累了,還要配音樂,如果把這些卡掉,直接到頒獎層面,這個不行,主要是為了營造儀式感。所以我們需要付出這樣的時間和空間感。對我們來説主要是營造這樣的儀式感,包括參與的人物、頒獎嘉賓,今年設了23個人是豪華觀察團,我們可能用各種元素,都是要營造一個這樣一年一度中國經濟界最重要的盛典。

  歐陽國忠:而且站在臺上的是引領中國經濟一年風雲人物。


  (4)

  許文廣:包括坐在下面的觀眾也都不是普通的觀眾,每一個觀眾也是重要的演員,他們也是在一年當中,在中國經濟界,因為某些動作而引起的關注,包括媒體界。所謂都是想營造一個眾星雲集的效果。

  主持人:文廣強調的是儀式感,東坡的活動還沒有出來,我能想像是一個什麼狀況。你的核心理念、儀式是什麼樣的?

  肖東坡:我其實也在追求儀式感,只不過我很希望能夠有所跨越,我們生産這樣的頒獎典禮,和年度經濟人物的頒獎典禮是一個不同層面的展示。我們在去追求儀式感的時候,不能完全地複製,我特別希望我們能夠有所超越,我覺得我們好象有一些可以超越的素材。對於我們來説,最不可複製的一些特色應該就是鄉土氣息,我們能不能把最真實的,最具有貼近性的,那樣的一種氛圍營造出來。同時讓人們在這樣一種獨特的氛圍當中,感受儀式的效果,我覺得這個是我們所追求的。其實異曲同工,我覺得只不過我們要做的更像我們自己,而不是像別人。這一點是我們要追求的。

  歐陽國忠:歐陽教授,我們剛才聽了兩個很精彩的案例,一個是CCTV經濟年度人物,還有一個就是《鄉約》,他們做過了一系列的活動,而且馬上要推出一個重要的活動,就是十大魅力人物。

  歐陽宏生:《鄉約》本身也是品牌了。

  歐陽國忠:就這兩個案例,您做一個精彩的點評。

  歐陽宏生:我覺得這種電視活動,在早些時候我們更多地是把鏡頭對準其他,都是傳播其他人的活動,現在作為電視人,作為電視臺來講,自己實際上有很多可以通過這些活動傳播自己的。剛才聽了文廣同志和東坡同志的案例,他們首先是主題不同,所以在主題不同的情況下,所表現的方式就不同。CCTV經濟年度人物是全國性的經濟界的一個非常重大的事件,我最近幾年也觀察了這個活動,我覺得每年都有很大的變化。越來越追求一種權威性,比如説文廣介紹了,為什麼要通過那麼多渠道去評選經濟人物,為什麼經濟人物要通過長長的紅地毯領到這個獎,其實裏面有大量的信息,要追求一種權威性,這種權威性還包含了群眾性的參與,因為渠道不同,大家可以就經濟人物提出看法。

  歐陽國忠:走了很長的路,拿到這個獎,預示著這個路程也是艱難的。

  歐陽宏生:對,不是那麼容易的,他們追求權威性,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要的。我們也經常看到,這些人不僅是有錢,還有社會責任感,為我們國家走向富強的道路走出了自己的路線。這些的人應該贏得人們的關注,國家的關注,和傳媒人的關注。這樣的節目是不同主題的,和不同類型的。《鄉約》是一個面向農村的,三農問題實際上也是中央很關注的,加上這幾年《鄉約》確實在我們電視節目當中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具有很高的品牌價值,特別是傳播我們國家在三農方面的政策,以及農村建設方面的一些新心思,新氣象方面,確實在觀眾當中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這樣的活動主要是一種群眾性,當然也有它的權威性。從農業這個角度上來説,一個是經濟,農業也是我們國家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這個主題的設計、追求風格構成當中也有不同點。同時它也在追求自己的權威性。通過這樣一個活動,同時宣傳了《鄉約》這個欄目的品牌價值。

  作為我們現在的媒體來講,不僅僅是傳播別人的活動,有些東西也可以通過我們的很多活動,不僅僅可以做到宣傳別人,更重要的是宣傳自己,傳播自己,甚至了解自己。

  歐陽國忠:自身發展的一個強大的手段。這一塊《鄉約》是做的非常不錯的。

  網友:我看過《鄉約》,很喜歡裏面的主持人,但是怎麼看也不像一個品牌化的人物。

  歐陽國忠:剛才歐陽老師也講了一個品牌化。

  肖東坡:我覺得功到自然成,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他的表述肯定是真實的判斷。所謂品牌化的人物,其實是一個積累和建立的過程,可能剛開始看的時候,在我們腦海當中對於品牌化的人物其實沒有一定之規,一定是長鬍子的或者是什麼樣子的,真正留下一個品牌化人物的結論的時候,是他真正樹立起一個品牌,而且這個品牌真正深入到內心裏面去,這個時候他知道你是品牌,所以是品牌化的人物。我們現在是成長階段,我們在樹立品牌過程當中,會有很多細緻需要做。這個建立過程就像木桶效應一樣,每個環節都會對你這個水平面起到作用。這個建立過程很複雜,真的像一個系統,我們整個經營運作模式,可能跟二套搞這樣的活動還有很大的不同。可能我們會把所有的基礎性的工作重頭做起,就是説我們做一個活動可能面臨很多業務之外的構建。需要我們有這樣一個積累過程。上次文廣也説,你這樣好,先學會了游泳,我覺得事物都是辯證的,我們也很開心,有積極的心態面對的時候,或許會收穫更多。

  網友:99%的資源包括哪些,前期的開發是不是非常困難?

  許文廣:這個99%的資源,一個是我們的媒體,當然媒體我們也經過了精心的挑選,不是説因為要開放,我們就不加選擇,我們是在每個地方選擇一個當地的最主要的有影響力的一個晚報或者是都市報,包括在全國範圍內有影響力的媒體和網絡。媒體合作當中,我們尤其看中跟網絡的互動,我們覺得網絡是一個巨大的杠桿效應,今年很多人見到我之後,都説你們今年這個活動影響力真大,但他真的看電視了嗎?有幾個都是從香港過來的,他們是看了網絡在線。網絡這一塊很重要。同時兄弟電視臺,我們找了四家垂直電視臺跟我們聯動。還有就是我們的評委,一百人的評審團,每個人背後掌握著他所匯聚的社會資源。還有很多,我很難一下子都數出來。這是一個匯聚了社會資源。匯聚社會資源,是吸引公眾對我們的廣泛參與。過去一説公眾參與,大家可能認為是網絡投票、發信息,今年網絡投票不是很有權重的,同時取消了短信投票。就是説公眾互動並不意味著都是通過投票的方式互動,我們發現年度人物和超女不一樣,雖説這些人都是很有成就感的,如果讓網友看他們有什麼區別,可能不容易看到,而是讓他們感受到智慧和價值觀在裏面。我們在129個提名人産生之後,我們做了一個網上公示的過程,每一個候選人,我們都在網上給他們建立一個個人得主頁,同時還有贊成票、反對票,以及評論。在半個月左右裏面,在一個網絡上有兩萬多個評論。同時我們也屏蔽了一些我們所認為的一些風險,雖然網友會有一些偏激的評論,但是通過這麼多的眼光,上千萬的網友的眼光來映照他們,就像一個上市公司上市之後,幾十萬股東監督他們一樣。所以網友和公眾參與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

  歐陽國忠:你們強調的是一個參與,因為注重的人群不一樣,人物高端和大眾性也不一樣。

  歐陽宏生:還有一個真實性,就是反應情況的真實性。像超女他們還有親友團。

  肖東坡:我覺得1%翹動99%還不足以體現這個效應,我覺得是1%翹動一千,他的這種效應、精神、責任感、資本,可以不斷添加影響力,這種影響力是複合的,這裡面翹動的組成部分應該包括三部分,第一個是概念,第二個是渠道,第三個應該是方式。我們可以看一下鳳凰衛視,他們剛剛創辦的時候,特別善於確立概念,並放大概念,今天是鳳凰之履行,明天是9.11直播,很少有人具體看這樣的專題,但會不停地放大這個概念,讓我知道鳳凰天天做大事,就是在這樣一個過程當中慢慢確立起來的。

  主持人:就是大事發生時,有鳳凰的人在。

  肖東坡:對,就是概念、渠道和方式,聰明的人懂得如何通過這個渠道放大概念,強化概念。就像我有這個餅,可能很好吃,五個人到市場上去賣,就會賣出五種不同的價格,賣的價格最高得人,就是最會放大概念的人。我覺得經濟年度人物不僅僅是99%的概念,還有很大的概念,不是這樣一個淺層次,還是很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做。

  網友:各個地方都有感動人物了,這樣的氾濫還有必要嗎?

  許文廣:恰恰説明了感動中國評選活動的必要性,去年我參加了全國經濟人物評選,當時是30多個地方電視臺報來的節目,感動中國有省單位推出的,還有以縣單位和社區單位推出的,目前可能還是比較稀缺的這種打動人物的品質,不存在氾濫的問題,應該用市場眼光看待它。我注意到美國每年奧斯卡頒獎之前,大約有幾十個頒獎,光是協會,大的有洛杉磯協會,小的還有拉斯維加斯的協會,大概是四五十個頒獎,但能跟奧斯卡抗衡的不多,金球獎是一個,不能説有五十個頒獎,我只能保留一個到兩個,一個奧斯卡或者是金球,其他不要辦了,不是這樣的概念。我覺得中國這種評價體系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我覺得需要更多的富有個性的,有價值觀引領作用的體系。當然不是這樣做的越多越好,而是有差異化,不要雷同。

  歐陽宏生:他提到了差異化,比如説在某一個省辦這個活動,我覺得並不重復,它是代表這個省。

  肖東坡:我特別同意文廣説的一句話,應該用市場來看待它。當年我們有五小,包括小企業,我們使勁抓,使勁打也打不了,因為有利益驅動,那個感覺就比較亂。現在到處都在感動,的的確確有亂的感覺,要用市場來看待。比如説大的企業追求效應,當它的價格比你的成本還低的時候,這個五小就不存在了。我覺得當更多人關注這個的時候,可以用兩個層面來判斷,第一它具有可複製的價值,我複製你是因為我有需求,第二大家都做,可能更具有扇風的作用。我覺得還是用市場的眼光來看待。

  許文廣:經濟年度人物剛剛舉辦的時候,我記得全國大概有兩到三個,到第三屆,第四屆以後,其他的這種評選就沒有了,我後來還見到一個評選的組織者,我説你們不做了,他説不太好做了,你們做完這個活動之後,這些企業家後來就不來我們這兒來,會參加你們的活動。因為一般的企業家年底不會參加太多了活動,他們説中央臺評這個了,我們就不評了,如果不參加中央臺的這個可能還有一個缺憾。所以他們不斷找到差異化的,前幾年我們也找到潘剛,他説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比較像,後來中央做這個以後,其他就是做不同專項評選了,這就是一個市場進行優化選擇,大家自己重新找到自己定位的過程。

  歐陽國忠:網友覺得現在大型活動好像過多,也有專家意見説,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同時還有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我參加了一個活動,叫媒體企業共贏論壇,我看了一下,偌大會議廳只有二十個人左右,我在場的時候感到心裏不是一種滋味。主辦者、演講者面對二十個人的時候,他會是一個什麼感受。因為中國活動進門的門檻比較低,所以各個單位很容易想起辦這樣一個活動,這樣可能會造成良莠不齊的情況。同時你交錢,我就給你拿一個獎,有很多獎項,像海爾的張瑞敏或者是聯想的誰誰誰,可能張瑞敏沒有來,但這些要獎的人來了。

  許文廣:我們今年就領了一個獎,還很高興的去了,念獲獎者—《經濟半小時經》,後來又念了一串,大概有三十多個獲獎者,一下子就失去了對獎的判斷和對自我的判斷。我們做這麼多活動當中,真正獲得良性的循環的,或者盈利的,其實也不是很多,但不排除完全收錢性的拿獎的,但相信這種也不會長久的。真正完全靠品牌的力量,又能獲得一種良性成長過程的活動並不是很多。如果這樣的活動有的話,哪怕剛開始寂寞一點,就像我們頭兩屆,寂寞一點沒有關係,你自己的活動作大,大家認同你的這個價值觀,你自然會成長起來。對電視活動來説,不存在一個宏觀調控的問題,大家劃一個杠,什麼樣的能做,什麼能做,讓他們自己競爭,讓他們自己優勝劣汰是很好的結果。

  歐陽國忠:最後是差異化生存。

  許文廣:對,肯定會達到這樣一個結果。

  歐陽國忠:我們社會越來越開放,人們需要多元的表達,用市場的眼光來調劑。

  網友:歐陽國忠和歐陽宏生老師是不是親戚?

  歐陽國忠:我們五百年前是一家。

  歐陽宏生:我們都是歐陽,天下歐陽是一家,我們兩個都不認識,後來聘用他當我們新聞研究所的研究員,兼職教師。

  歐陽國忠:我們剛才講了活動氾濫和品牌化過程,其實活動也需要一個品牌化過程和成長的過程。

  歐陽宏生:對,需要經過市場的檢驗,你沒有權威性,誰還相信你,你自己就不辦了。我認為舉辦活動還是一個規範化的問題,如果僅僅處於經濟效應,從這個方面來講,他辦這個十有八九會失敗,應該還是有一種社會責任感,以及你主辦的目的是什麼。當然要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使自己更具有權威性,這個大家都可以理解,關鍵是最後的目的是什麼,我覺得主辦的目的非常重要,這是媒體舉辦一個活動非常重要的,決定他成敗的關鍵問題。同時還有方法、執行力,都非常重要。如果操作不好也會失敗,同時操作裏面蘊含著相當豐富的內容,包括每一個細節和環節,都包含豐富的思想內容甚至藝術內容在裏面。它的影響力、權威性就在裏面産生。比如説經濟人物有各種各樣的,為什麼不可以評女性呢?女性是社會的一員,可能她在經濟建設和奮鬥當中可能跟男性是不相同的,也可以表彰。當然最後還有權威性,就是出來一個比較好的,有個性化、特點的評選主題,這一點很重要。

  歐陽國忠:這個話題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為什麼我們中國大型活動,一説就是中國的奧斯卡獎,或者是美國的一種符號的嫁接。像奧斯卡差不多是八十年的積累,而我們的積累又是多少,所以需要一個過程。我們的經濟年度人物七年的積累,剛才説到了一個前兩年的寂寞,走到現在一步一步的認同。這需要過程。我們談一下中國電視節目將來會走向什麼方向?

  肖東坡: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回答,因為它是一個方向性判斷的過程。我很難説,因為至少它符合這樣幾個標準。媒體有它的傳播屬性,一個是具有喉舌功能,一個是産業功能。首先應該是符合市場的規律的這樣一個特別的屬性。同時又符合我們作為媒體,社會責任感的這樣一種基本屬性的要求。另外,最後確立的,最後獲勝的,註定是有與眾不同的這樣一個地方。我總感覺,我們現在電視的教學體系、理論的構架過程和實踐是有脫節的,因為電視是一個實踐的行當,它的這種品牌建立,更重要的靠的是什麼呢?靠的是創新,我覺得所謂的創新就是説,我要能夠找到屬於我的,而不是你的,最與眾不同,不可複製的這樣一種特色。我覺得這樣一個標準的前提下,也就意味著將來這樣一種活動,必定跟我們現在有很大的不同。這個實踐的行當總是在創新、創新、創新,這個感覺甚至於我們都不好去判斷。我覺得真正能夠體現出來的,第一要符合市場規律;第二要符合我們媒體傳播責任;第三要具備創新的特點。還有一點可能也很重要,就是與市場的結合。因為它是一個完整的循環,這個鏈條在過程當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環,無論你是通過,給你獎,收錢的方式,還是其他方式,跟市場結合都是重要的一環。最優化的那一部分就是市場,我覺得應該符合這樣幾個規律,才能有良性的發展。

  歐陽國忠:您講到一個市場,這個至關重要,很多活動的層次、質量,也在於你的投入,與投入也相關。

  肖東坡:我們很難對那樣一種(未來)方向進行描述,我覺得在美國有很多幾十年的品牌、電視欄目,在我們這裡還比較缺少。我相信經濟年度人物這樣的一個品牌,它也會在未來的諸多大型活動裏屬於一個長生不老的這樣一個品牌。

  許文廣:謝謝東坡給我做了這樣一個美好的寓言。(笑)我也是跟東坡一樣説未來發展趨勢是什麼,07年的時候,可能很多人都想07年時代週刊的封面人物,我想五年左右,最長不會超過五年,可能中國評選出來的人物,比如説感動中國和經濟年度人物,也可能會成為國際其他媒體所關注和報道的對象,這是我們這些活動真正獲得了我們的話語權,我們的價值觀真正認同的時刻。同時東坡強調了“市場”這個詞,我們也強調市場這個語匯,東坡也很多切實的感受,我也相信《鄉約》魅力人物一定會獲得非常持久的生命力,因為它有它這個活動的獨特價值觀,用這個價值觀跟市場進行對接。我們不能對市場採取殺雞取卵的方式,去年我接到一些地方媒體,邀請我參加他們經濟人物的活動、策劃、頒獎,如果再往下問,你這個活動找他們收費嗎?他們可能馬上就變得支支吾吾起來,通過側面了解,他們可能會少其中人物收錢。我們提到了超女,每年品牌價值我們不用説了,每年盈利可能也是一兩個億,絕對不是像超女本身來收這麼多錢的。市場這一塊,我們也在進行營銷,比如我們在機場高速路上,在三環路邊,都豎了廣告牌,也做了一些特約播映等等市場開發。但在市場當中,切忌採取殺雞取卵的方式,否則會影響你的價值觀和公信力。這個會對很多活動的良性成長帶來極大的損害。這是我的一個提醒。

  歐陽宏生:我們電視活動可能在今後的發展當中有這樣一個基本的規律,第一,將會是一種常規性的活動,有一些媒體就是常規性的,每年都要做這樣一個活動。而有些媒體還在觀望當中,同時他們會不斷探索,最後成為常規性的活動。第二個方面是更加規範化,現在做活動,稍微有一個批示就可以做。規範化受市場的強制,同時還有行政方面的強制,比如説電視活動,國家廣電總局就規定了,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全國要做多少。這樣會規範起來。同時會更有特色化,表現在各個不同的評選主題中的特色,比如説我評選全國經濟,或者是公益中國。另外也將會更具有權威性。這幾個方面將是電視活動的基本規律。

  歐陽國忠:謝謝各位,大家談的都非常精彩。我們還有很多話題,期待著下一次再繼續聊下去。通過各位專家的談話當中我體會到幾個關鍵詞,包括公信力、權威性、生命力、市場、品牌,這些詞彙會知道我們的活動朝著良性的方向發展。2008年世界上最大的一個活動,就是奧運會在北京隆重上演,這對中國媒體人、電視人來説是很大的盛事,也是中國活動走向世界的一個很好的杠桿和起跑點。我們的經濟年度人物和《鄉約》魅力人物評選,將來會從小苗,到參天大樹,一定會成功的。謝謝各位。最後再跟網友説幾句話。

  許文廣:謝謝騰訊各位網友對我們的關注。

  肖東坡:謝謝。

  歐陽宏生:謝謝騰訊網友,我相信電視活動一定會越走越好。

責編:鄉約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