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農業頻道 > 鄉約(old)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 好姐當家》札記

CCTV.com  2008年12月20日 18:0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CCTV.com  

  她年約六十;她短髮帶卷;她略施粉黛;她穿著鮮艷;她愛説愛笑;她做事乾脆,她是一個摩登的村裏女人,她是一個稱職的好當家,她就是張建好,廣州市天河區楊箕村黨委書記。

  其實,張建好本應該叫做“張健好”。“健好”二字包含了父母最美好的祝福。可她卻偏偏在27歲的時候將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這個略帶男性的氣質的“建好”,卻是為那般呢?

  要知原委,還得從頭説起。當年的張鍵好還是頭上扎著兩個羊角辮,整日在人前蹦來蹦去的小丫頭 ,做事潑辣性格活潑。“人小鬼大”,16歲就是村裏的團支部書記、治保主任,天天帶領村民在村裏巡查,維護治安、防偷渡、抓特務。

  1976年,原來的老支書要調走,把村支書的重擔交給了當時只有27歲的張健好。面對這個整天刮颱風、下大雨,三千多畝田卻要養活四千多人吃飯的村子,她嚇傻了。當老支書把村裏的存摺交到她手上的時候,她更是“哇”的一聲就哭了。那上面是全村的所有流動資金,只有150元。

  擦乾眼淚,張健好明白,既然擔子已經壓在肩上,再重也要擔起來。她打開日記本,將自己的名字改成“建好”。暗暗發誓一定要把楊箕村建設的更加美好。

  從那天以後,她開始帶領全村人苦幹、實幹,想通過實實在在的種地能改善村民的生活狀況。可在統一經濟,統一計劃的制約下,很多人沒有積極性,整日在天地裏磨洋工,本來可以半天干完的活卻要用上三天。由於種植結構單一,菜也賣不出價格。大家整天忙忙碌碌卻還是窮,窮的吃不飽飯,這可急壞了年輕的書記。

  張建好每日都在想解決的辦法,想讓村民們早一日脫貧。她想到了搞聯産承包,調動大家的積極性。那時是1978年。

  在1978年的社會背景下,搞聯産承包,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硬往槍口上撞了。

  張建好也擔心啊,如果上級追查下來,自己可是吃不了兜著走啊。

  可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市長來檢查工作,看到他們村種的田每一塊都有不同,一看就明白他們是搞聯産承包。市長大怒,指著張建好質詢,你不怕坐牢嗎?

  怎能不怕?一個二十幾歲的女孩子,怎能不怕坐牢?張建好慌了,她又哭了。如果真的被拉去坐牢怎麼辦?這個聯産承包還搞不搞?如果不搞,村民又要窮到什麼時候?

  此時,區裏的黨委書記,給了她很大的支持。有了區委書記的支持,張建好仿佛什麼都不怕了,徹底甩開了鐐銬。

  自從搞聯産承包以後,村民的收入從三、五塊迅速變成了三、五十塊。到1987年的時候,村裏的資産就已經過億了,成了廣東省第一個億元村。

  以前,村裏人都爭著去當工人,而現在,在村裏種地都比當工人好的多,很多當年出去的人又想回來了,於是,去的不安心,留的不愉快,在去與留之間就産生了矛盾。

  村裏辦了很多企業,可村民普遍認為,管理企業是村幹部的事,跟大家沒關係。在搞生産時積極性不高。

  發展企業需要很多的資金,可一個村子,在當時又有什麼好的辦法解決資金問題呢?

  雖然,當年張建好冒著坐牢的風險,大膽搞了聯産承包,是村民們都富餘了起來,可富裕後的楊箕村又面臨了新的困境。

  帶著上面的三個問題,張建好苦苦思索,終於她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可這個辦法從來就沒有人在農村裏實施過啊,能行嗎?

  股份制!這就是張建好尋到的救命稻草。它似乎可以解決上面的問題了。可真的能行嗎?這不是要分光吃光集體的固定資産嗎?她張建好膽子就那麼大?不就,她就迎來了驚心動魄的一次!

  中央來了調查組。

  中央派了十幾個人到了楊箕村,天天做調查。

  可這次,張建好沒有哭,她自信了,因為搞股份制以後,村裏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張建好用事實證明,她不僅不是分光吃光集體的固定資産,反而是發展了集體的經濟。她開創了在農村搞股份制的先河。

  中央調查組走了。原來在農村一樣可以搞股份制,股份制同樣是發展農村經濟的一隻利劍。

  在這期間,有了錢的楊箕村,投資一個億修建了當時廣東省最高級的酒店,專門接待外商。全體村民都有股份,這酒店就是楊箕村村民的一張長期飯票。

  就在張建好要大幹一場的時候,楊箕村又遭遇了一次重大打擊。1993年,地沒了。

  政府要爭楊箕村全部的土地,做城市發展建設之用。

  一個村子沒了地,意味著什麼?這些土地上還有張建好和村民們苦心經營的工廠、商業街……沒有了賴以生存的土地,以後村民們靠什麼生活?村民該何去何從啊?一面是上級的要求,一面的村民的抗議,張建好面臨兩難的抉擇。

  經過幾天痛苦的思考,張建好做出了一個決定。一個誰也沒想到的決定!

  她辭職了!

  無法做出決定,只有自己逃避。

  上級領導開始輪番給張建好做工作,鼓勵她,只要下定決心就一定能做好。張建好收回了辭職信,並&&在爭地協議上簽了字。在她的帶領下,其它村也順利簽了協議。

  這一簽字,可在楊箕村炸開了鍋,甚至有人説她是“賣國賊”。成百上千的村民堵在村委會前鬧事,“賣了地,叫我們怎麼去生存?”

  面對村民的指責和不解,張建好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該怎麼辦?她又陷入了苦苦的思索之中。

  有了!一個飄忽而至的靈感讓張建好又做出一件全中國的農村從來沒人做過的創舉!

  既然別人可以爭我們的地,我們也可以去爭別人的地。就這樣,張建好就成了中國農村異地爭地辦廠的第一人。

  她的那些膽大妄為的嘗試如今都贏得了大家的認可,她先後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優秀村主任、全國勞動模範……

  2000年,張建好當選中國十大女傑,還受到了胡總書記的親自接見。

  如今在那一片片歸屬楊箕村名下的土地上,合資、合股、全資、租用、合作各種各樣形式的經營項目,持續穩定、源源不斷地往楊箕村村民口袋裏裝票子,處處敢為人先的張建好先後榮獲200多項榮譽,全國優秀鄉鎮企業家、中共黨的十五大代表、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嘉獎、中國改革開放成功獎……。2008年,張建好在村委會選舉中再次全票當選黨委書記。

責編:鄉約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