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法治頻道 > 人與社會 > 正文

科技的呼喚(上)

CCTV.com  2007年12月26日 14:19  來源:CCTV.com  
[內容速覽]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在奧運中的應用涉及十分廣泛。無論是場館建設還是運動員的訓練方法、運動裝備、運動器械等,無不滲透著科技元素。本片通過科技在這些方面的應用,展示出科技對奧林匹克運動巨大的推動作用。

    CCTV.com消息(人與社會12月19日播出):1992年,全世界的目光聚集到了西班牙巴塞羅那。第25屆夏季奧運會將在這裡舉辦。然而開幕式幾天前的一個消息,使這屆奧運會的點火儀式吸引了整個世界的眼球,原來,這屆奧運會將用射箭的方式把火種射到21米高的聖火臺點燃聖火,這無疑是極其冒險的做法。因為如果一箭射偏,開幕式的成功將大打折扣。

    1992年7月25日,火炬進入巴塞羅那奧運會主體育場。

    手持弓箭的是西班牙殘疾運動員雷波略,他要用這張特製的弓,將挂著火種的箭射向聖火臺,

    距離是72米,此時,所有現場的觀眾都屏住呼吸,聚精會神地注視著雷波略。要知道,為了保證射箭的命中率,科學家把弓箭的爆發力,箭的彈道曲線等因素結合隨時會發生變化的

    風向、風力進行了精密測算,讓雷波略試射了上千次,以保證萬無一失。終於,帶著火種的箭在世人的矚目下射向了聖火臺。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奧林匹克運動就在這樣一個富有想象力的儀式中有了絕好的開端。一個科技創新與奧運緊密結合的時代就這樣被一箭點燃。

    各位好,歡迎收看我們今天的《人與社會》系列節目《與奧運同行》,我是勝春。最近很多人都發現,説近幾年這個奧運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這個火炬的點火儀式。其實我們翻開奧運的歷史,早期的奧運會,那時候點火很簡單,就是拿一個火種到火炬臺上把火炬點燃就可以了。可是這幾年點火儀式已經成為奧運開幕之前最大的秘密和人們最大的關注點。今天我們節目就來説一説奧運跟科技的關係。首先介紹一下我們今天演播室的嘉賓:一位是國家體育總局田徑管理中心的副主任馮樹勇,歡迎您。另外一位呢,我們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

    參與我們幾次節目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評論員梁宏達。

    今天我們節目開始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短片。

    從巴塞羅那奧運會之後,現代科技的運用不僅表現在點火儀式上,還廣泛地融入到奧運會開幕式及賽場的方方面面。俗話説水火不容,但悉尼奧運會火炬的設計者卻做了一個水火相容的設計,實驗證明悉尼奧運會火炬在時速65公里的大風和瓢潑大雨中仍不會熄滅,更神奇的是:當聖火來到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大堡礁時海洋生物學家鄧肯,手持火炬進行了水下傳遞,這是奧運火炬首次照亮海底世界。

    聖火傳到悉尼奧運會主體育場,奧運會主火炬在水面以下,澳大利亞土著運動員弗裏曼在水中把它點燃,這是奧運史上最令人叫絕的點火儀式。水火相容的原理至今仍然是澳大利亞人的秘密。

    剛才我們看過了這個短片之後,讓我們回顧了一下奧運的歷史。馮主任,您説為什麼咱們把這麼多的精力投入到點火儀式上,是不是也是一個國家的科技力量的一種展示?

    沒錯。我想每個國家搞奧運會,它都要出現一些新奇的東西。那麼點火儀式,因為作為開幕式的一個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我想它會搞出很多新的花樣來。那麼每一屆都有它各自的特點,

    那麼從點火炬的人也好,採用的方法方式也好,都不太一樣。

    那我想我們現在大家都還很好奇地想知道,北京奧運會的點火方式。

    到現在我們還不知道,但是我相信裏面也會還有一些科技含量在裏面。另外一定會給大家一個驚喜,這個驚喜只能在期待中,也有保密的色彩在裏面,這方面的期待就是跟我們國家現在經濟建設的大局是完全順應的。首先一個我們想奧運會上的點火儀式是萬眾矚目的,這個瞬間吸引眼球的經濟可以説能夠達到最大化,那麼可以向世界展示開放的中國它的這種科技力量和中國人這種無窮無盡的想象力跟創意。

    科技為現代奧運會多屆開幕式增光添彩,開幕式上聖火點燃的一剎那,現代科技魅力令人嘆服。實際上,科技也已經融入了賽場內外的方方面面,現代科技與奧運早已密不可分。

    説到這個奧運跟科技的關係,其實在場館表現比較多。外行來講,看場館只要咱們有這塊地就可以了,地方夠大就可以了,我不知道從內行的角度來講,這個科技含量體現在哪?

    不同的項目它肯定有不同的要求了,像田徑場來説在座位方面,因為田徑場一般都是開閉幕式的場地,這個一定是很大。那麼另外它有它的造型的特點,像我們鳥巢就很有特點。那麼其次,作為比賽這個角度來説呢,很重要的一個是像田徑項目它是室外的項目,但是現在的體育場儘量把它做的能夠這種讓它(受)風的影響給它降到最低,那麼儘量管在天氣不太好的時候,這個風不會很大。比如現在咱們中國人最關注的一個是鳥巢,還有一個水立方,我去那裏採訪過,那個水立方很有意思,外表看著晶瑩剔透,然後特別拿那個從建築工人手中拿出那一個材料。水立方材料,它是撕不斷的。從這個科技含量上來講,水立方的科技含量非常高。你比方説它能夠實現這種天上降水,95%它可以回收利用,可以作為中水處理。另外它的墻壁的材料來講呢,在將來如果大規模都安放上太陽能吸收器的話,它還可能轉化成一個完全依靠太陽能來運作的體育場館。

    其實説到奧運跟科技的關係,好像從奧運的發展跟科技始終是緊密聯絡在一塊的。我聽説最早的時候一種進步就是賽跑,田徑賽場這您比較熟,説最早跑步的時候,大家都是站著跑。

    對。

    後來有一個人蹲下了,這有科技含量了,為什麼?這裡面好多學問在裏頭。

    對呀。

    要説田徑裏邊這個起跑,確實是在最早的時候呢,沒有一個統一的規定,那麼國際田聯對起跑呢,怎麼跑都行。所以人們從這種常理上講,好像這種站立式起跑,或者説從傳統上,當時大家都採用這樣的辦法,所以就沒有人蹲著來跑。那麼應該説第一次出現這種蹲踞式起跑

    還是在第一屆奧運會的時候,在百米決賽的時候一個美國運動員托馬斯伯克,他採取了一種與眾不同的方式,他蹲在那兒做起跑。這也就是説實在的,現在是這種蹲踞式起跑最早出現的一種形式。

    我聽説剛蹲下的時候,別人説這人不太正常。

    那肯定。因為以前從來沒有人見過這種姿勢。那麼覺得很奇怪。那麼像這樣能跑得快嗎?

    跑起來會不會出現什麼情況?會不會摔倒等等很多種情況。那麼結果呢,大家看到的是發令槍響了之後呢,他最早衝出起跑線,他加速的最快,最後他也跑到第一名。那麼從此之後呢

    這種起跑方式就被大家廣泛地使用了。

    為什麼使用?不光是因為他跑的快,因為第一次出現之後,很多人開始琢磨它、研究它。那麼蹲下來,重心降低,必然在起跑的最初階段呢用力的方向更向後,加大了向前的推動力,

    使人能夠得到更大的加速度,實際上這也就是最早期的這種科技知識。怎麼運用到運動當中,其實早期我們説往往就是一個姿勢的改變,可能就把運動成績提高很多。比較典型的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會上,一個叫福斯貝裏的人他首次採用了背躍式跳高,過去我們都是俯臥式、

    剪刀式,結果他這一個改變呢,給整個跳高界帶來的變化是非常大的成績提高非常快。

    當二十一世紀到來之際,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更新,體育賽場中各種科技手段的使用無所不在。無論是比賽場次的安排,比賽選手成績的計算,還是運動員使用的運動器械、運動裝備,都融入了高科技的手段。那麼它們究竟是怎麼讓運動員發揮出更好的競技狀態,又是如何推動比賽向著更快、更高 、更強的方向發展呢?

    馮主任,其實我覺得説科技給運動員帶來的這種進步,咱不用説別人,咱就説那個最讓咱們中國田徑界感到驕傲的甚至是整個亞洲田徑界感到驕傲的這劉翔,我聽説馮主任今天帶了不少劉翔的東西過來給我們展示展示?

    我今天主要帶了幾雙劉翔他這些年一直穿過的這些釘鞋。

    這些鞋都是劉翔什麼時代的?

    這雙鞋是劉翔在雅典奧運會的時候穿的這雙。當然不是這只了,不是這雙了,當時是設計的

    這個樣子的鞋。

    那麼他穿這雙鞋呢?

    跑了12秒91。

    那麼獲得了奧運會的冠軍這就是12秒91那雙鞋?

    對,這是那雙鞋。這是雅典奧運會金牌。

    我看一下。

    這跟我們平常穿那個球鞋和運動鞋有什麼區別?

    那麼這個應該説區別還是很大的,很薄很輕。它這個很重要的就是依據跨欄這個項目特點,因為他跨過欄以後,要腳著地的時候,要承受很大的力量。所以在這邊呢,這個地方呢,用了很特殊的材料來加強這種支撐力。另外大家看釘子的位置,這個都是通過專門的這種實驗

    來確定劉翔他這個人,就是他這個人,他在跑的過程中腳著地以後,他的受力的最大的位置。

    馮主任我聽説劉翔有一個技術特點就是他在每個欄間著地的時候是前腳掌著地,因為他的腳踝支撐力量很大。

    對,沒錯。所以它這一塊就是幫助他能夠有一個支撐,因為在每一次腳在落地的時候是不能全腳掌的,必須是靠前腳掌,要縮短與地面支撐的時間,所以這個鞋相對來説就非常非常重要。另外這個地方它用了一個這樣的拉扣這樣的東西來使這個鞋呢,能夠更跟腳合在一起,

    就好像成為腳的一部分。這對跑是很重要。另外在它這個設計呢,它還加了一個拉鏈,使鞋帶全部躲在裏面,這樣也是增加它的舒適感,同時減少這個腳這方面的阻力。這個裏面還是有很多的科技含量的。這是劉翔跑12秒88就是這雙鞋,這雙鞋是在瑞士洛桑劉翔參加(比賽)穿的是這樣的鞋。

    12秒88。

    這個底下基本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面料改變了一些。這樣在運動鞋透氣方面呢,有了很大的改進。我們前一雙是前面是像皮質的,有點皮質的,它是一種專門的材料,透氣性能可能稍微差一點。這個是有點織物的東西了。在這兩年中呢,耐克公司又專門為劉翔設計了專門的鞋,而且都是有名字的,還刻著名字。那麼現在的鞋更輕一些,這個鞋大概也就是130克左右。

    前面的鞋呢?

    前面的鞋稍微重一點。因為它這些地方的舒適度都有很大的提高。此外呢,它這個鞋呢,就是説更跟腳,就是説他現在的目的就是讓你穿在腳上以後呢,讓你感覺好像沒有額外穿了一個東西。因為對於跑的運動員來講,我們都知道這個釘鞋可以説是最重要的一個武器。釘鞋的好壞可以説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決定運動員成績的好壞。

    對於這一點,馮主任,我們以前經常也聽説,比方説非洲、像肯尼亞、 埃塞俄比亞的運動員從小練田徑的時候光著腳跑,有的人稱赤腳大仙,就他這麼跑。如果在我們現在奧運會比賽的場地上就像非洲人這種光腳跑,他跟穿鞋跑之間區別能有多大?

    這區別還是很大的。因為現在我們知道田徑比賽的場地它是那種塑膠的。首先你光腳跑的話

    這很不舒服。實際上影響比較大。另外你每一步跑的時候都需要腳抓地。為什麼要有釘子呢?

    因為釘子每一步落地以後能夠更穩定,更抓地。然後你要後蹬的時候才能使你蹬地的力量,

    更好地傳遞到這個跑道上去。而光腳的話必然在蹬的過程中有一個滑動,這麼一個雖然很小,

    但是你每一跑可能每一步。這就是説他為什麼跑長跑的距離越長可能這個影響就相對小一點

    它可能相對會小一點,短跑肯定不行。那麼當然過去有人説確實非洲運動員他習慣了自己光腳跑,但是如果他一旦熟悉了就是習慣了穿釘鞋跑的話,他會感覺到對他有很大的幫助,也許成績還會進步。

    我看剛才馮主任還帶了一件衣服。

    對,這個我也順便帶來了這麼一套衣服,這樣的比賽服也是田徑運動員穿的一種比賽服。

    這個我看好像劉翔在比賽當中的。劉翔是沒有穿(和平常的服裝),有什麼不一樣的呢?

    它這個全部是緊身的。實際上減少阻力。它不是棉質的,它是一種專門的材料,那麼透氣性還比較好,也比較輕,那麼穿上以後呢特別是前面這個阻力非常(小)。就是都經過實驗以後來設定的這種樣式。這種材料比傳統的我們一般穿的背心和那種短褲來講,跑起來,經過實驗呢,如果説跑100米的話快1%秒左右。1%秒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一個非常短的這麼一個瞬間,似乎大家無所謂。但是在百米這樣包括甚至像劉翔這樣110米欄賽這樣的項目中,

    1%秒就非常非常重要。

    首播 12月19日18:46

    重播 12月19日23:55 12月20日11:55

責編:王姍姍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