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擷潁拾粹

京劇花旦表演藝術花旦行當的代表人物(二)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02日 14:46

  進入二十世紀,以演花旦享名的是四大名旦中唯一一位專工花旦行當的荀慧生先生。還有一位是自成一家的于連泉先生。他們又都由於自幼學習秦腔(秦腔當時簡稱為梆子,後來也俗稱為老梆子),均受過嚴格甚至是殘酷的腰腿功、蹺功等基礎功的訓練,又擅眼神技巧,非常適合花旦行當,這兩位藝術家終成荀、筱兩大流派,在京劇界享有盛名,並留給後世頗多傳世佳作。


  荀慧生生於1900年,卒于1968年,原名才,又名秉超,字慧生,藝名白牡丹,齋名“小留香館”,故號“留香館主”,河北人,七歲被賣,隨龐啟發學梆子,後入正樂科班,與尚小雲、趙桐珊被稱為“正樂三傑”,先後師從老十三旦侯俊山、路三寶、王瑤卿、田桂鳳、吳菱仙等。荀慧生唱、念、做、打、舞,功功皆佳,是難得的全面人才,他以陰柔嬌媚的表演,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風格。他嗓音甜美,中年後略帶沙音,悶音中滲透甜潤,他唱工擅用顫音、連音、上下滑因等裝飾音及半音,巧用氣息技巧,使唱工或玲瓏活潑,或纏綿柔媚,富有很強的感染力。他唱腔調門不高,但坐在劇場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收到字字入耳、清晰異常的效果,且行腔娓轉,清新別致,決不刺耳,使人盡享愉悅。荀氏的念工,以京字京韻為主,京白韻味十足,短而氣促,卷舌音,語氣助詞,加之蘇白的妙用,攙雜其中,明快而儒雅。韻白不乏口語化、生活化,尤其擅用風攪雪的念法,念來急徐分明、抑揚兩清,快則似流水,慢則如行雲,加之句詞文雅,不著俚俗,聽來韻味厚重,技藝繁難,而又極其動聽。


  荀慧生的做工堪稱一絕,眼神技法尤佳,非同大路,手腳技巧則更佳,身段婀娜娉婷,全身帶戲,悲則令人落淚,喜則叫人捧腹,其嬌媚做工不同凡響,決非一般人能效倣得了的。荀先生在藝術上少有保守思想,又極富創新精神,他在舞臺上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惹人憐愛的女子形象。二十年代初至三十年代末,是他藝術創作的鼎盛時期,其新編劇目數量之多,為四大名旦之首,經典佳作久演不衰,流傳至今。荀先生在京劇界享有“十旦九荀”、“無旦不荀”的盛譽,他的追隨者和弟子很多,觀眾熟悉的有許翰英、趙燕俠、吳素秋、童芷玲、趙慧秋、李玉茹以及荀氏的一雙兒女荀令香、荀令萊等受荀慧生指點教授和拜師學藝的有中國戲曲學校培養的劉長瑜、曲素英、沈健瑾,北京戲曲學校培養的孫毓敏、岳惠玲、南方的宋長榮等。

(編輯:史冬蓮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