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擷潁拾粹

京劇花旦表演藝術花旦行當的代表人物(一)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01日 17:53

  京劇從形成到繁榮,最終被稱為國粹,成為全國性的劇種,這是幾代戲曲藝術家的辛勤創造與群體協作的結果,其中,京劇各個行當各個專業代代都不乏佼佼者與傑出人物。


梅巧玲

  梅巧玲,生於1842年,卒于1882年,是京劇形成初期的著名演員,他是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的祖父,原名芳,字慧仙,號雪芬,自稱“景和堂主人”,原籍江蘇泰州。他本工花旦,兼演青衣與昆旦,戲路很寬,藝術造詣深厚,唱做俱佳,念功極其精到,他塑造的旗裝人物惟妙惟肖,因此,在畫家沈容圃繪製的《同光十三絕》中,梅巧玲扮演的《雁門關》中的蕭太后形象被列入其中,足見他在京劇形成初期的社會影響及藝術貢獻。

  余紫雲:道光年間,老生前三鼎甲之一余三勝之子,是余叔岩之父。湖北羅田人,生於1855年,卒于1899年,原名金梁,字硯芳,又名昭兒,堂號“勝春”。余紫雲自幼入景和堂,師從梅巧玲,專工花旦,繼承了梅氏花旦兼演青衣的才華,頗有乃師風範,其蹺功可謂當時一絕,為後世花衫一行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余玉琴

  十九世紀,另有一位著名余姓花旦兼演武旦的演員余玉琴先生,生於1868年,卒于1939年,譜名閏卿,字嵐芬,小名莊兒,安慶人,余玉琴自幼隨其父習武功,後拜師專工花旦,能文善武,戲路寬廣,其表演最贏人之處是能將唱做翻撲融于一身,做到文戲融武,武戲攙文,可謂結合巧妙,文武全才,既豐富了花旦、青衣、武旦劇目的藝術技巧,又為刀馬旦行當的形成開拓出藝術新路。其弟子有李菊儂、宋德珠等人。王瑤卿、梅蘭芳等人亦受其教誨與指導。

  路三寶:生於1847年,卒于1918年,名振銘,字厚田,學名祥慧,號芷園,又號玉珊、瑩仙,路三寶扮相俊美,會表演,擅做派,以念工、武功兼長深受世人讚美,稱其是閨門、玩笑、刀馬三行兼能。


田桂鳳

  還有一位被譽為“古今第一花旦”的田桂鳳先生,生於1867年,卒于1931年,字桐秋,北京人。他白口清晰,念工精湛,做工細緻,即興表演饒有情趣,頗有臺緣,他能以極高的演技贏得市場,而一破花旦行當不演大軸的舊規。其晚年專心課徒,著名花旦趙桐珊、于連泉、荀慧生等均受其教益。

  楊小朵,生於1881年,卒于1923年,名懋麟,又作得福,字壽亭,順天人,其父楊桂雲,號朵仙,工花旦,並兼演刀馬旦,楊小朵係子承父業,專工花旦,十八歲時已小有名氣,且擅演劇目頗豐,加之扮相俊美,深得觀眾喜愛,他除了專工花旦行當外,還擅京胡,其子乃素有“京胡聖手”美譽的楊寶忠。

(編輯:史冬蓮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