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擷潁拾粹

中國京劇流派藝術:京劇鼎盛時期的凈行流派——金少山

央視國際 2003年08月22日 14:26


《打龍袍》金少山飾包拯

  金少山,生於1890年,卒于1948年,名仲藝,北京人,滿族。工銅錘花臉,是金秀山之子。幼年從父學藝,繼承家學,同時又從韓樂卿習練武功學架子花戲。這期間隨父演出於北京各戲園。

  他正式投拜的帶道師卻是小生德珺如,所謂帶道師就是帶他出道的老師,他從藝的道路十分坎坷,自他父親去世以後金少山幾乎在北京不能自立,於是輾轉到煙臺上海,在上海長期擔任班底演員。參加排演了不少新戲,拓寬了戲路。

  1922年梅蘭芳到上海演出《霸王別姬》,物色飾演霸王的演員,王瑤卿推薦金少山出演,由於他身材高大、扮相雄偉、聲若洪鐘、氣勢磅薄轟動了上海灘,從此聲名鵲起。


《霸王別姬》金少山飾項羽

  金少山1937年重返北京自組松竹社,開花臉挑班之先例,1943年到上海演出場場爆滿,竟達六個月之久。直到去世,他雄踞凈行,並與郝壽臣、侯喜瑞三足鼎立,被譽為“十全大凈金霸王”。

  金少山的父親金秀山是融何桂山、穆鳳山兩派于一爐的,但他不多演架子花戲,而金少山是銅錘架子花並重並有所創造發展,他唱腔樸實無華,實大聲洪,講究在順暢自然中見氣勢,他尤以快板最見功力。

  他的唸白善於利用立音、炸音,宗何桂山,並且善於利用高矮寬細的變化刻畫人物性格。他的做表是宗黃潤甫的路數,功架穩健、身段漂亮。翁偶虹先生曾評論他的表演是“寓矯健于凝重之中,見端莊于玲瓏之內。”他還突破銅錘和架子花的嚴格分工,發展了花臉的表演藝術,形成獨特風格,世稱“金派”。

  他的代表劇目有《鎖五龍》、《打龍袍》、《草橋關》、《禦果園》、《白梁關》、《牧虎關》、《刺王僚》、《斷密澗》、《鍘美案》、《大探二》、《連環套》等

  他晚景淒涼,貧病而死,終年59歲。傳人有吳松言、趙丙孝等。裘盛戎在藝術上也深受其益。

(編輯:史冬蓮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