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回顧 | 我們的調查 | 口述實錄 | 他山之石 | 記者手記 | 圖集庫 | 寄語 | 觀眾互動 | 調查人在線 |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 寄語
聽聽他們心中的《新聞調查》

原中央電視臺臺長,現中國電視藝委會主任楊偉光:

《新聞調查》這個節目的完成,標誌著中央電視臺新聞改革的一個新階段,也就是深度新聞報道完成階段。我們經過幾年努力,到了1996年把新聞改革推向高峰。《新聞調查》的製作難度大,最有深度,對新聞改革來説,這是一個高層次的輿論監督欄目。>>>

中央電視臺副總編輯、中央數字電視傳媒有限公司總裁孫玉勝:

今天的《新聞調查》可以毫不遜色地代表中國電視新聞節目的製作水準。尤其是編導和出境記者,不管遇到什麼問題,面對什麼選題,都鎮靜從容地採訪。有條不紊地敘事,有章有法地編輯,這種職業態度令我佩服。從《新聞調查》中,我們看不到瀰漫在許多電視從業者身上的浮躁之氣。>>>

中央電視臺新聞節目中心主任李挺:

《新聞調查》還原歷史的真實,還原社會的公正,還原道德的純潔。>>>

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主任梁建增:

《新聞調查》只有做調查性報道,才能純粹自己的品質,增強欄目的核心競爭力。>>>

《中國青年報冰點》主編李大同:

從事《新聞調查》,絕對是一場韌性的戰鬥,它不僅要有膽魄,還要有藝術,甚至還有某種妥協。>>>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教授朱羽君:

《新聞調查》節目的品格與調查人自身的品格是一致的。只有人的品格才有節目的品格。>>>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教授葉鳳英:

《新聞調查》是一個有良知,有社會責任感的欄目,也只有那些有良知,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才會堅守在這塊陣地上。>>>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影視傳媒係教授于丹:

我認為《新聞調查》不應成為任何一個媒介的翻版。《新聞調查》永遠要做第一而不做第二,也就是説它永遠要堅持的是它自己,而不是別人。>>>

作家麥天樞:

《新聞調查》是中國最有力量的,導向性的傳播工具。歷史,正是這樣被正直的人們頑強地紀錄著。>>>

歷史學家潘振平:

《新聞調查》顯示了新聞的尊嚴,文化的尊嚴。>>>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喻國明:

《新聞調查》是很本質的一個問句:拷問、疑問、質問、追問。>>>

原《新聞調查》總策劃,現上海大學和平與發展研究中心學者,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訪問學者錢剛 :

新聞應該是獨立的。它獨立地承擔這個社會的責任,獨立地承擔對公民的義務。它不唯權力馬首是瞻,也不為資本馬首是瞻。>>>

原《新聞調查》執行製片人,現香港鳳凰衛視中文臺副臺長劉春:

《新聞調查》每個人都在思考定位,每天都在討論,弄多了以後,往往會陷到問題的細節裏面去,陷入到理論範疇裏面去。而觸摸更鮮活的生活,觸摸更鮮活的新聞時,感覺就會或多或少有一些障礙。《新聞調查》自誕生以來,就一直面臨著尷尬,就單個節目來講,經常會有人數説這個節目做得好,但是這個欄目從來沒有産生過強烈的轟動效應,能夠真正地對社會産生巨大的影響力。>>>

觀眾:

看完你們的節目,我感動於《新聞調查》每一次的發聲。作為一名乙肝病毒感染者,我非常感謝你們的理解與關懷。

  <新聞調查〉是個特別深刻的節目,我時常看得靜靜地流淚。社會再發生劇烈的變化,要解決問題確實來不得一定點浮躁和虛假,對《新聞調查》做出的努力表示敬意。>>>

>> 嘉賓網談  預告
《新聞調查》編導張龍 7月28日做客央視國際。
[在線版] [精華版]
《新聞調查》編導范銘 7月18日做客央視國際。[在線版] [精華版]
>> 欄目簡介
>> 出鏡記者  更多>>
>> 幕後故事
更多>>>
>> 節目反饋
更多>>>
>> 互動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