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央視網評] 十一五,要盯住“木桶”的豁口  

央視國際 (2005年10月21日 13:03)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專題:十六屆五中全會

  在中國改革開放發展思路中佔據了20多年的“先富論”,在“十一五”規劃中轉變為“共同富裕”的主調。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同志在《關於制定第十一個五年規劃建議的説明》中指出:“不斷提高全國人民生活水平,是要堅持實現的根本目的。”五中全會公報把解決兩極分化、縮小貧富差距擺到了突出位置。這表明:十一五,要盯住“木桶”的豁口。

  “全國人民生活水平”這只“木桶”的豁口在哪呢?從宏觀看,主要豁口在西部。儘管中央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已經有些時間了,但由於本身所處的環境條件較差等方面的因素,西部經濟雖然比以前發展了,但與國家總體水平相差甚遠。具體地説,主要豁口還是長期存在的“三農”問題。儘管這幾年農村經濟發展很快,農民也得到很多實惠,但也應該看到,農業的基礎仍然十分薄弱,農民增收的難度日益加大,農村的面貌需要進一步改善。真正實現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還需要進一步的努力。城市有一部分低收入居民也在豁口之內。由於這些年的收入分配機制還存在一些問題,相當部分的農民和城市低收入居民看不起病、送不起子女上學、買不起房,有些人還甚至老無所養。

  十一五,要盯到“木桶”的豁口處。第一,要牢固樹立發展經濟的目的就是要儘快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觀點,再也不能做那種以發展的名義傷害百姓利益的事情了。從制定規劃或計劃到作決策,都既要著眼于長遠發展,又要充分照顧到老百姓眼前的現實利益;既要考慮到大多數人的共同利益,又要保護好少數群眾的利益不受傷害。要讓全體人民群眾都能分享到改革發展帶給的成果。第二,加大政府投入的力度,給困難群眾以基本的生産生活的保障。比如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實行免費的義務教育,給購買農業機械和環衛設施的給予適當補貼,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積極推行好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在城鎮投資修建足夠的“廉租房”等。第三,要建立起公平競爭機制,在資源配置、招工就業聘任幹部等方面,給每一個人都提供平等的機會。第四,要在政策上給予足夠的傾向性地扶持。

  經濟發展離不開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但在經濟宏觀調控的政策上搞“一刀切”,就很不利於西部等欠發達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的發展。比如:中央政府出臺的稅收調控政策,比較好地解決了一些大城市出現的炒房價的問題,但在西部等不發達地區,特別是那些貧困縣區,本身並不存在炒房價的現象,在購房後的兩年之內或五年之內由於工作調動,以舊房換新房等原因,需要進行房屋交易的,也受到了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約束,從而傷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也使這些地區本來就沒有發展起來的房地産市場更加舉步維艱了。再比如在金融政策方面,國家總行規定的放貸方向著重是固定資産在5000萬元以上大中型企業,但在西部等不發達地區,特別是國家級貧困縣區,很難有這樣的大中型企業,致使這些地方的銀行只收存款不放貸款,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貧困地區的“抽血機”。根據筆者了解,一個四十多萬人口的國家級貧困縣,銀行一年的存貸差超過一億,也就是説,這個貧困縣每年給發達地區至少提供了一億到兩億元的週轉資金。這不是成了反向輸血了嗎?所以,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決不能“一刀切”,要區分不同地區不同情況,要適度向西部等欠發達地區,特別是老、邊、少貧困地區傾斜和照顧。

  木桶豁口是因為那裏的木板短了而形成,由於有了這些短木板形成的豁口,木桶周圍其他地方的木板無論有多長,都不能使木桶增加容積,要提高木桶整體的容積量,只有想辦法使那些較短的木板增長,才能減小直至沒有豁口。從五中全會的精神看,中央已經十分注意到了國家這個“大木桶”的豁口,各級地方政府以及各部門都要把目光盯到自己所負責的那個“木桶”的豁口上,從制定十一五規劃開始,到落實工作具體措施,都要高度重視最困難地區最困難部位最困難群眾的生産生活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只有“小木桶”的豁口補上了,“大木桶”的豁口才會縮小,只有逐步縮小直至沒有豁口了,才能最快地提高全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作者:黃草坪)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春天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