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十一五規劃”描繪百姓笑臉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19日 14:41 來源:
    專題:十六屆五中全會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10月18日新華社受權播發《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在此前召開的中央十六屆五中全會上黨中央指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二00六至二0一0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的重要規劃,要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準確把握國內外形勢,提出符合我國國情、順應時代要求、凝聚人民意志的發展目標、指導方針和總體部署。

  封建帝王曾夢想“向天再借五百年”,不過是為了綿延家天下的統治,他們從來沒有為老百姓的福祉作過什麼謀劃,只管自己享盡一世榮華,後代承繼富貴。他們口口聲聲“江山社稷”不過是愚弄天下百姓,搜刮民脂民膏的藉口。他們用百姓的血汗堆壘深宮大殿,“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哪會管普通百姓的死活?最終只能是挫骨揚灰,唾棄千年。只有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共産黨人才殫精竭慮,未雨綢繆,為百姓為國家精心謀劃,登高望遠,描繪藍圖。

  不僅如此,中央十六屆五中全會還重點關注經濟增長的均衡、機會的均等和社會的公平,避免出現窮人依舊貧窮甚至更窮,富人則更富的不利局面,並將成為“十一五規劃”的基本理念之一,同時也是值得期盼的務實目標。它充分體現了黨的領導集體面對新的嚴峻形勢,審時度勢,高瞻遠矚,集思廣益,把握機遇,讓最廣大群眾充分享受到改革和發展成果,通過構建和諧社會彌合貧富差距和城鄉差距的決心和信心。

  各地“十一規劃”起草與編制的一大特色就是問計於民。正如法律學人喬新生所説:“政治文明的發展與和諧社會的建立是中國當代經濟發展的內在必然要求。如果不加快民主政治體制改革,那麼,中國未來經濟體制的改革將缺乏生機,20多年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將會毀於一旦。”“十一五規劃”問計於民就是政治文明的一個顯著標誌。江蘇省阜寧縣“十一五”及2020年總體規劃編制工作于去年下半年啟動。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廣泛徵集意見工作,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活動,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群眾代表踴躍參與縣“十一五”規劃的座談討論,為科學制訂“十一五”規劃建言獻策。目前,《阜寧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及2020年總體規劃基本思路》已經形成,並分發到各相關領導和單位,提請修改,辦公室不斷獲得來自單位和鄉鎮的修改意見;16個調研課題和9個專題規劃已經形成文本初稿。近期,編制辦先後邀請市發改委和南京農業大學區域經濟發展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專家學者來該縣指導規劃編制工作。

  得民心者得天下。一部新近問世的《中國公眾對編制國家“十一五”環境規劃意見建議書》,體現了中國公眾對黨的領導集體決定中國未來命運的熱切期待。412萬中國公眾為“十一五”環境規劃建言獻策,一個個真知灼見,相繼被吸納到“十一五”規劃的編制之中。未來五年,中國正處於這樣一個關鍵時期。老百姓相信“十一五”規劃一定會使生活得到更進一步的改善,一定能從根本上解決好老百姓“住房難、看病難、子女上學難”幾大突出問題。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十一五規劃”體現了全國人民的共同願望和根本利益,必將使百姓的笑臉更加燦爛。(作者:梁江濤)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劉雅虹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