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響一聲就挂電話可吸費”引爭議

 

CCTV.com  2008年04月23日 10:14  來源:信息時報  

    □本版撰文 時報記者 潘敬文

  夜深人靜,手機鈴聲忽然響一聲後挂斷,手機主人驚醒回撥卻可能遭致數十元甚至數百元不等的扣費損失……針對近段時間媒體廣泛報道“響一聲就斷,回撥高額吸費”的電話業務,工業信息化部(原信産部,下簡稱工信部)上周公佈調查測試結果,並稱結果顯示“響一聲就挂”並未産生幾十至幾百元高額話費。不過,該報告隨即受到技術專家和網友的廣泛質疑。但有技術專家指出,實際上“響一聲電話”並未如有關報道宣傳可怕。

  工信部稱“高額吸費”不存在

  “目前並未發現被高額吸費的案例,所謂‘高額吸費'根本不存在可能性。”上週四,工信部網站刊出文件稱,針對部分媒體相繼報道“響一聲就挂,回撥後産生幾十乃至幾百元高額話費”等情況,工信部經過多方調查並收集所謂“吸費號碼”進行回撥測試,結果目前未發現被高額吸費的案例。

  另外,工信部通過進一步論證分析,所謂“高額吸費”根本不存在可能性。

  根據工信部文件,通過對網友留言和其他渠道收集的“吸費號碼”進行回撥測試,發現目前“響一聲就挂”電話大部分是不法分子誘騙用戶回撥電話並宣稱用戶中大獎進行詐騙活動,部分是“六合彩”信息宣傳,少數是一般廣告宣傳。

  工信部文件稱,其中大多數號碼回撥後聽到的是個性化鈴聲,並未發生實際通話,因此未被扣取任何費用;少數號碼回撥後聽到的是終端設備或者語音信箱的錄音信息,被收取正常的通話費,沒有發生高額信息費。

  工信部還指出,互聯網上有關“利用電話吸費設備掙錢”的宣傳是一些不法分子為推銷所謂群呼設備而進行的欺詐性宣傳,提醒大家不要相信,謹防受騙上當。

  工信部調查受質疑

  不過,工信部文件公佈後隨即受到廣泛質疑。在北京,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一位姓金的反詐騙專家向媒體表示,工信部對65個吸費號碼的回撥測試所得出的結論並不科學,並認為“高額吸費”詐騙確實存在。該名姓金的反詐騙專家還披露,今年1月份和2月份北京市處在“吸費”詐騙的高峰期,刑偵總隊接到過多起市民報案,一名警察在調查此類案件過程中就被“吸”走200元。據了解,工信部目前正在與北京市公安局聯絡核查此事,但目前還未聯絡到報道中所説的金警官。

  “響一聲就挂電話如果未能高額吸費,那為何詐騙分子要撥打?”自身亦飽受響一聲電話困擾的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廖曉濱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認為,由於有了呼叫轉移技術,不法分子要實現透過電話套利並不困難。

  廖曉濱認為,回撥詐騙主要表現在正常電話回撥到聲訊臺上,特別是回撥到國外的電話號碼上,他認為,要實現一分鐘吸費幾百元並非容易,除非聲訊臺類似個別SP一樣通過向運營商作假賬才能實現。“如果不向運營商作假帳,聲訊臺不可能在一分鐘內吸納幾百元的費用。”

  “在如此強大的宣傳下,犯罪分子隱藏起來也很正常。”萬方諮詢研究總監付亮認為,如果回撥吸費是假的,那麼執法機關多次做出警示則如何解釋?

  但如果電話回撥吸費真實存在,由於其作案者本身就知道此事是違法的,這與垃圾短信中最惡劣的一種“通過短信詐騙”案件非常類似,因此其應該是警惕性非常高,而且會具備了一定的反跟蹤能力。“例如,其很可能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隔幾天換一個號碼。因此調查結果很難説明問題,基於這樣的調查做出的結論權威性也不夠。”

1/2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