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北京奧運會:中國改革開放的“成人禮”

 

CCTV.com  2008年10月14日 15:5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北京奧運會:中國改革開放的“成人禮”——專訪北京奧運經濟研究會執行會長陳劍

    

    新華網北京7月31日奧運專電(記者李柯勇 李斌 劉剛) “2008年奧運會在北京舉行,可以看做是中國改革開放30年後接受的一次‘成人禮’。”北京奧運經濟研究會執行會長、北京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陳劍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説。

    在陳劍看來,30年前因改革開放而獲得新的發展動力的中國,如今的風貌恰似一個初屆成年的年輕人,政治、經濟、社會日益成熟,充滿活力,朝氣蓬勃。北京奧運會的舉辦,就是世界對中國的巨大進步高度認同的里程碑式標誌之一。既然是年輕人,就必然還有不夠完善的地方,行為舉止、思維習慣尚需進一步磨礪。而舉辦奧運會,則是對中國經濟實力和社會管理能力的一次全面考驗。

    1993年北京第一次申奧時以兩票之差敗給悉尼。站在15年後的今天,如何看待這件事?上世紀90年代初創立了首都經濟研究會的陳劍認為,差距僅是兩票,這説明國際奧委會中相當一部分人早就希望把奧運會交給中國人辦,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當時中國軟硬兩方面的實力還不足以承載如此宏大而複雜的一次盛會。

    “這15年,正是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更是中國加速發展的時期。”他説,這一時期,我國與奧運相關的發展建設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基礎設施。如今,“鳥巢”“水立方”等奧運場館的落成,引起了世界的驚嘆,它們足以代表當今世界建築的一流水準。而在15年前,無論從施工技術還是設計理念來看,這樣的建築都還是難以想象的。

    近年來,北京及奧運協辦城市的基礎設施水平快速提升。以軌道交通為例,2001年北京地鐵只有約54公里,在整個公共交通系統中的客運量分擔率只有10%左右,大大低於世界先進水平。而到今年7月,軌道交通總里程已達到200公里,緩解了城市交通擁堵狀況,提升了城市運行效率。

    發展理念。上世紀90年代,“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難循環、低效率”的粗放型發展模式主導著中國經濟,並讓我們付出了沉重的資源環境代價。而今,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我國著力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並提出了“綠色奧運”的理念。

1/3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