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引進借鑒到自拍創新 ——CCTV引進節目創作回顧
張子揚
中央電視臺國際部的成長與發展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而與時俱進的。
身為“為中國觀眾更好地了解世界而敞開的一扇窗口”的國際部,以引進外國電視節目為己任,站在跨文化交流的前沿,引進、譯製、傳播大量高品位的外國節目,為我國人民了解、學習、借鑒、吸收外國先進文化,推動我國改革開放的進程,發揮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由於人類在當今時代的文化的多元性、多樣性和複雜性的需求,中國電視在近二十年來引進的節目的過程中,逐漸加大了開放的廣度和深度。
一、放眼全球,保持清醒
20世紀末,在新科技浪潮的推動下,通訊技術突飛猛進地發展,信息的傳遞和接觸使全世界變成“地球村”,國家、地域、民族、政治、經濟、思想、觀念、行為及習俗等方方面面,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全方位的對話、溝通、衝突和融合,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成為全球大文化語境下一致認同的最活躍的世界文化現象。
改革開放的國策讓我們面對全球發展的大勢必須做出自己的認識、判斷和選擇。放眼全球,無論文化差異多麼巨大,都是全人類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積累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優秀文化是電視人應有的胸懷和國際視野。尊重不是全盤拿來照搬照抄、奉為行動的至尊經典,而是對代表優質的部分予以高度重視和正確評價,從參照、分析、比較中找到差距,看準學習和超越的目標與距離。
洋為中用,以我為主,是我們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這樣,我們才能保持冷靜、清醒的頭腦,審時度勢,不盲從、不自卑,密切注視國際傳媒的變幻,把握傳播優秀文化的最佳時機,做到開放和引進的辯證統一。從業者如果沒有鞏固自己民族文化版圖的意識,對外來文化中的糟粕沒有抵抗的自覺,對本土文化中的精華沒有捍衛的意志,其結果便是放任新殖民文化的侵入、擴張,自取消亡。
工作實踐的切身體驗,應是國家民族利益高於一切,使這個價值標準滲透在選片、翻譯、編導、配音、錄製、合成、監製等具體的創作環節當中,節目的質量和文化含量才有可靠的保證。
如果説,CCTV國際部的節目能始終具有較高的欣賞性、趣味性、知識性,得到廣大觀眾的長期認可與歡迎,其主要原因是這個團隊已經將電視文化的美學思想運用在每個鏡頭的選取和剪輯當中,掌握了電視的運營、管理、資源配置與文化共享。
二、整合欄目資源,品牌欄目系列化
節目是電視傳播的基礎。欄目是電視傳播的品牌和收視的焦點。精品節目為品牌欄目展示新穎的亮點,個性化欄目為精品節目體現獨有的魅力。
鞏固名牌欄目,不斷更新欄目內容與表現形式,承載當代信息社會異域文化的紛繁和多元,吸納和培育新的欄目形態和受眾群,強化電視影像的影響力度。
在鞏固央視支柱型欄目《正大綜藝》《動物世界》《環球》的基礎上,我們進行了相關資源的挖掘和整合,從1994年開始,國際部先後增加了《人與自然》《國際影院》《世界名著 名片欣賞》《世界影視城》《每日佳藝》《佳藝五線間》《佳藝影院》《午夜劇場》《世界影視博覽》《世界文化廣場》《海外劇場》《國際藝苑》《假日影院》《原聲影視》等十幾個欄目,使國際部的節目覆蓋中央電視臺一、二、三、八四套節目,十五個欄目滾動播出,每週播出時間二十五個小時。這是國際部以最強的陣容、最大的信息容量、最快的傳播速度將世界優秀文化的精品傳遞給渴望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的電視觀眾的娛樂産品與文化享受。
以關注環境,保護家園,呼喚愛心為主旨的《人與自然》欄目,是全世界關注的選題,其欄目的巨大的包容性和前瞻性,得到廣大觀眾的共識,原聯合國秘書長加利先生稱讚《人與自然》説:“這是中國在世界上帶了一個好頭,這方面的工作非常有意義。”
《世界名著 名片欣賞》開播後,推出了世界各國根據文學名著改變拍攝的影視作品和在世界電影史上有影響並且獲得大獎的影視故事片,《魂斷藍橋》、《一曲難忘》、《居裏夫人》等名片,受到國家領導人李嵐清副總理的讚揚,文學藝術界學者、專家和電視觀眾的好評。
1999年5月開播的《原聲影視》,採用外語原聲配中文字幕的形式,最大限度地保持原片的風格、對白的語義、剪輯的完整、思想內涵的原創性。不僅滿足了外語愛好者對外國影片的渴望,這種細緻的分層次受眾服務,使欣賞者獲得了精神的享受,潛移默化地培養了中國人的國際意識。
國際部引進節目的範圍廣闊,遍及五大洲諸多不同國家和地區,節目的內容除了新聞、體育、少兒外,囊括了各種文化、藝術、歷史、科技門類;節目類型有常規節目、專輯、特輯、專題片;節目形態有綜藝類、雜誌類等,這些多樣化的表現,標誌著國際部已經具備了在國際大文化環境下成熟的文化傳播機制與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