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胡蘭 |
1949年5月25日,一張張巨幅的朱德、毛澤東畫像,注視著人民解放軍的戰車緩緩駛入上海市中心。這些畫像大多是由上海美專的學生,根據《西行漫記》中的照片繪製的。而1949年,是中國美術不尋常的一年。在天翻地覆的歷史巨變面前,中國油畫從內容到形式都有了深刻的變化。
來自解放區的美術工作者,帶動著各地油畫家創作了第一批反映革命鬥爭和工農兵生活的油畫。描寫工農兵,這是當時毛主席在文藝座談會的講話的精神,所以20世界50年代這個油畫的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在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這些飽含力量的油畫作品,與年輕的共和國激越、昂揚的精神氣概,翻身解放的人民嚮往光明、進步的心態緊密聯絡在一起,油畫家們用真摯的情感和樸實的筆調,宣告新的藝術時代已經來臨。
董希文的《開國大典》開創了中國油畫的新局面
董希文
1950年春天,在北京郊區進行勞動鍛鍊的畫家董希文,接到一項光榮的任務——用油畫的表現方式再現開國大典的場面。
當時,董希文只有36歲,對繪畫的熱愛已經讓他擁有一段不尋常的人生經歷。他先後在蘇州美專、杭州藝專和越南河內美專接受嚴格的繪畫基礎訓練,能畫精細寫實的肖像,也受到過現代藝術的影響。1943年,董希文接受畫家常書鴻的邀請,前往中國古代藝術寶庫——敦煌。在千佛洞裏度過的一千多個日夜,讓探索中的董希文,開始尋找民族遺産和西方油畫之間的交叉點。
面對“開國大典”如此厚重的題材,年輕的畫家將怎樣表現這激動人心的時刻呢?塑造人物形像是這幅畫創作時最大的難點。因為不可能寫生,董希文只好放棄繪畫手段的第一手資料,想辦法收集照片和參考電影上的形象,尋找合適的角度。最後董希文採用了油畫色彩豐富,空間真實的這種長處,並吸取了敦煌壁畫這種裝飾性的因素。經過三個月的辛勤創作,這幅長400厘米,高223厘米的巨幅畫終於完成了。而千千萬萬的普通人通過這張畫知道了什麼是油畫,提起油畫,董希文的《開國大典》就是油畫,因為那個時候從小學課本都開始引上這張畫了,大家太熟悉了。另外一方面就是中國人心目中的“開國大典”實際上更多的是董希文的《開國大典》。
1953年4月,中南海懷仁堂裏佈置了一個特殊的美術展覽。這是毛澤東在建國後參觀的惟一一次畫展,《開國大典》則是展出中最重要的油畫作品。
親自參加開國慶典的老一輩革命家,能夠認同這種帶有濃郁民族風格的新油畫嗎?據毛澤東的警衛員丁井文回憶,那天毛主席、劉少奇、周總理,中央領導人都去了,中央同志看了這個畫以後激動地很。休息的時候,主席回來還看,重點是看這個《開國大典》,所以對這個《開國大典》的滿意是想象不到的。
開國大典
這一年,《開國大典》被印製成年畫在全國發行。畫家董希文明確提出“油畫中國風”的口號,卻沒有停留在同一形式的重復之中,他放下榮譽和喝彩,背起畫架重走長征路,前往青藏高原,與新中國的油畫家們一起在陌生的土地上繼續著民族風格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