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張旭東:人文紀錄片應重視並加強內容真實性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7月20日 09:55 來源:CCTV.com

  紐約大學東亞係張旭東教授在研討會上強調:“紀錄片不是旅遊風光片,不是故事片,紀錄片的性質本身即包含對真實性的理解。具體意義上,我個人希望以後中國人文紀錄片,認清所對應的真實到底是什麼真實,我們過多的可能強調一種真實是在攝影機對面,是我們要去找一個客觀的,或者説是相對於主觀的構件。紀錄片更重要的真實性是紀錄活動本身的真實性。真正讓我感興趣的地方是看到《故宮》、《絲綢之路》、《江南》的記錄過程和工作方式,這個真實性可能遠遠大於拍的什麼東西給我們的真實性。可能這個《江南》是不真實的,但是拍不真實的東西,生産手段和活動方式有它的真實性。

  紀錄片的真實性相當大程度上存在於紀錄活動本身,更好的紀錄片,不但是紀錄紀錄工作本身,紀錄活動本身的歷史條件,包括政治條件、資本條件、技術條件都反映出來了。年初在紐約第一次看到荷蘭非常有名的紀錄片大師伊文思,他拍的愚公移山系列,一群歐洲左翼,非常理想的文學家,在中國待了三年,我看到非常震撼。當然他們也存在主觀意圖,認為中國文革期間發生非常大的變革,有一種新的人被創造出來,即使從頭到尾懷疑他的意圖,從頭到尾看紀錄片就是挑毛病,説多虛假,但是紀錄片有不容置疑的真實性,主要是從兩個方面表現,一個是讓人自己説話,普通的工人、農民,在互相爭論、相討論,在對著攝像機説話的時候,有一種真實性。另一方面,也就是跟意圖相關的那種真實性。在七十年代的中國,完全由攝影機和人的對話,他是用法語採的,還有一個翻譯,現場明顯不僅是攝像機的介入。外國人到普通中國人家去採訪,攝影機的移動,以及工作方式,鏡頭跟真實世界完全暴露在觀眾眼前。剛好這個工作方式的真實性和攝影機所展示出來的真實性,這裡面的辨證關係,給人的衝擊非常大。我覺得在這一層面上,我們的人文紀錄片做得還不夠。本身的生産機制沒有充分以影像展示出來,而背後更大的能量、效能、局限性也沒有表現出來,最表面的比如文學性、詩意、美,這些都是分散注意力的,反而把本身包含的那種強度(真實性)減弱了。”

責編:王麗華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