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插圖:葉浩鵬 |
半隻野兔,對於現在的人來説,也許只意味著一盤美味佳肴,但在紅軍長征的艱苦歲月裏,它卻可能拯救多名戰士的寶貴生命。86歲的老紅軍、原貴州省軍區副司令員唐成海同志,就給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傳奇故事。
1935年8月中旬,唐成海隨部隊來到毛兒蓋,準備橫穿草地。利用部隊休整、儲備糧食的空當兒,唐成海的班長召集大家開班務會。
看5個人都到齊了,班長開始講話:“同志們,根據上級指示,部隊就要過草地了,可能有近十天的路程。聽當地老百姓講,草地方圓幾百里,除了雜草,就是泥潭,非常荒涼。在這方面大家一定要有思想準備。”
“那連隊配發多少糧食?”一個戰士急著插話問。
“這裡是藏區,部隊籌糧非常困難,上級只能給我們每個人八兩炒麵。”班長回答。
“才八兩?”剛滿15歲的唐成海吐了吐舌頭。
“對!”班長注視著他説:“所以,今後幾天裏,饑餓將是我們要面臨的最大困難。路上大家一定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本來唐成海心裏很害怕,但見了班長鎮定自若的神態,自己懸著的一顆心也就慢慢放了下來。
第二天一大早,部隊就出發了。班裏除了班長外,都是年齡不滿20歲的毛頭小夥子,正處在長身體的時候,但為了能多支撐幾天,大家還是咬緊牙關,儘量多撿野菜、少吃炒麵。大家知道,多節省一點糧食,就會多一些走出草地的可能。可是,八兩炒麵實在是太少了,三四天過後,炒麵就吃完了。由於沿路已經走過好幾個部隊,所以路上的野菜幾乎被挖光了,一天下來,每個人只能撿到一小把。大家不得不把草根、樹皮、草籽,甚至皮帶收集起來,用水煮了吃。沒幾天,同志們都臉色發青,腿部浮腫,身體越來越虛弱。雖然班長不斷勉勵大家一定要堅持住,唐成海和戰友們也拼著一口氣往前走,但沒有糧食,能支撐得住嗎?尋找食物成了關鍵。
一天傍晚,按照班長的安排,大家又分頭去找野菜。唐成海舉目張望,看見一隻老鷹正急速地向下俯衝。憑著自小在山區生活的經驗,他斷定那只老鷹一定是發現了獵物。“獵物!”當這個字眼兒掠過心頭的時候,他的眼睛突然一亮:“我何不找老鷹撈些相因(實惠)?”想到這,他趕緊往老鷹落下的方向跑。然而草地又軟又爛,加上唐成海腹內空空,腿腳無力,哪跑得起來呀。等他深一腳淺一腳趕過去的時候,發現一隻野兔已經被老鷹啃掉一小半。情急之下,唐成海抓起一根木棍就趕老鷹。老鷹翅膀一扇跳開了,卻不肯離去。唐成海又跨上一步,並順手把木棍投了過去,老鷹見到手的美食無望了,這才悻悻地飛走。
唐成海上前把半隻野兔撿起來,發現這只野兔比家兔要肥大得多,就是老鷹吃剩的兔肉也足有四斤多。“這下大家可有好東西吃了!”想到這裡,唐成海感覺肚子不餓了,腿腳也輕快了,他興衝衝地趕回宿營地。這時,班裏的其他同志也帶著一些野菜歸隊了。他們看到唐成海提著半隻野兔回來,甭提多高興了。這麼多天以來,別説吃葷,就是野菜、草根都沒管飽過啊。
“把野兔煮了解解饞!”
“還是把野兔烤熟了當乾糧吃!”
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著。聽著大家的議論,班長開口了:“説老實話,我很慶倖唐成海同志能撿到這半隻野兔。要是沒有這些兔肉,我真不知怎麼保證每個戰士都能順利通過草地。有個詞兒叫‘虎口奪食’,我看今天唐成海同志是‘鷹口奪食’。所以,我建議大家首先應該鼓鼓掌,感謝一下唐成海同志。”
聽到班長的表揚和大家的掌聲,唐成海開心地笑了。
見全班的氣氛重新活躍起來,班長接著講道:“我知道這段時間大家都在同死亡作鬥爭,生活過得很艱苦。有些同志想一頓把它吃掉,好好打一次牙祭,這可以理解。不過,大家算過沒有,我們已經走了一多半草地,再堅持幾天就能完全走出去了,可那要有一個前提,就是要有吃的才行啊。我們可不能有了一頓飽,沒了儲米桶啊!我的想法是,這幾天同志們還是要多挖些野菜,每頓煮野菜的時候,放上一小塊兔肉,這樣就能多吃些天。大家説怎麼樣?”
“好,好!”
“咱們就這麼幹!”
大家都不約而同地表示贊同。天色已晚,班長便組織大家生火做飯。待水煮開後,班長先是小心翼翼地從野兔身上割下一小塊肉放入鍋裏,然後又丟進一些野菜。不一會,一股肉香便從鍋裏飄了出來,直鑽每個人的鼻孔。終於開飯了,看著雖只有一點兔肉卻佈滿小油珠珠的飯碗,唐成海和戰友們都仿佛感到身上添了力量。就這樣,靠著從鷹口搶來的這半隻野兔,唐成海所在的通信班沒有一個人掉隊。三天后,5個人全部安全順利地走出草地。★(成都軍區政治部編研室采寫)
(來源:解放軍報第7版 發佈時間: 2006-05-23)
責編:王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