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科技頻道 | 200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 新聞背景 | 歷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獲獎者 |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評審範圍和標準  
國家科技獎勵大會
3月28日召開的國家科技獎勵大會是我國級別最高、獎勵範圍最廣的科技獎勵大會。

    為了充分展示200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成就,在獎勵大會召開當天,新聞頻道將從10點半到12點開通一個半小時的“2004年度國家科技獎勵特別報道”。通過記者現場出境、綜合新聞報道和獲獎人員演播室訪談等形式集仲介紹2004年度國家科技獎勵的特點、獲獎項目、人員以及相關的新聞背景、技術産業發展狀況等。

    屆時,CCTV.com也將開通網上平臺,讓網友們與專家展開交流。

新聞報道
中共中央、國務院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胡錦濤出席大會併為獲獎代表頒獎  
中共中央、國務院今天上午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曾慶紅、黃菊、李長春出席大會併為獲獎代表頒獎。溫家寶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在大會上講話。黃菊主持大會。
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結束連續六年空缺局面 自主創新成果備受矚目  
在今天的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上,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連續六年空缺的局面終於被打破,兩項新型複合材料的重大原創技術共同摘取了這一代表著國家發明創造最高水準的獎項。
我國科技越來越有“人情味”
我國科技隊伍“斷代”問題基本解決
“花落”中西部的啟示
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花落兩家”
最高科技獎緣何空缺
我國從6個方面進一步改善科技獎勵評審工作
企業創新,何時走上科技前臺?
小小剎車片,何以“撬開”一等獎大門
上海:科技成果少見“單幹戶”
七項科技大獎誕生於一所高校
200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揭曉
2004年度國家科技獎勵特別報道  
新聞背景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評選過程
獲獎者每年不超過兩名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我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要摘取這項桂冠,需要經過重重評選。
國家科技獎五大獎項
除了公眾矚目的500萬元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科學技術獎還包括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和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四大獎項。
國家科技獎勵制度
説起國家科技獎勵制度,可能很多觀眾是從近幾年的報道中才逐漸了解到,其實,早在50多年前,我國就建立起了國家科技獎勵制度。
焦點人物
“過癮”之路
中南大學黃伯雲及其團隊在新材料領域刻苦攻關,頑強拼搏,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掌握炭/炭高性能制動材料的國家。回首20年“問鼎”之路,獲獎之後的黃伯雲只用兩個字形容——“過癮!”
十年一劍鑄輝煌
面對用近10年時間創造的成績,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的張立同院士及其團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的反應卻令人頗感意外:這全是昨天的事,成績只是過去,而今邁步從頭越。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評審範圍和標準
一、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二、 國家自然科學獎
三、 國家技術發明獎
四、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五、 國際科技合作獎
網上調查
1.您是否知道國家科學技術獎
知道 不知道
2.您是通過何種途徑了解國家科學技術獎的
報紙 電視 網絡 廣播 其它
3.您最想了解國家科技獎勵大會的
評選制度 評選標準 候選項目
4.您覺得去年哪類科學技術應該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500萬大獎?
航空航天 生物醫藥 電子信息 基礎研究
5.您覺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還應該設立
最受群眾歡迎獎 最具經濟價值獎
6.國家技術發明獎空缺6年,您覺得今年
還會出現空缺情況
不會出現空缺情況
7.您最看中科技項目的
經濟效益 貼近我們的生活
對國家科學技術體系的基礎作用

歷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獲獎者
王永志(200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者)

    王永志,1932年出生於遼寧省昌圖縣。1952年考入清華大學,1961年畢業于莫斯科航空學院,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1992年至今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

    王永志是我國航天技術專家,也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開創者之一。同時,作為載人航天工程的學術和技術&&人,王永志帶動了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的發展。2003年10月16日,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取得圓滿成功,實現載人航天的歷史性突破。王永志與他的同事們使中華民族圓了千百年來的飛天夢。

劉東生(200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者)

    劉東生, 1917年出生於遼寧省瀋陽市。1942年畢業于西南聯合大學,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為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劉東生是我國地球環境科學研究領域的專家。在近60年從事地學研究中,對中國的古脊椎動物學、第四紀地質學、環境科學和環境地質學、青藏高原與極地考察等科學研究領域,特別是黃土研究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原創性研究成果,使中國在古全球變化研究領域中躋身世界前列。

金怡濂(2002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者)

    金怡濂院士是我國高性能計算機領域的著名專家,是我國巨型計算機事業的開拓者之一。

    半個世紀以來,金怡濂作為技術開發的主要負責人,先後提出多種類型、各個時期居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巨型計算機系統的設計思想和技術方案,並組織科技人員共同刻苦攻關,予以實現,取得了一系列創造性、突破性的成果,為我國高性能計算機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做出了卓越貢獻。

黃昆(200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者)

    黃昆,中科院院士,著名固體物理學家,浙江嘉興人,1919年9月生於北京。黃昆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物理學數學部委員(院士),1980年被瑞典皇家科學院聘為外籍院士,1985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1984年,黃昆獲英國聖母瑪利亞大學授予的“理論物理弗雷曼獎”,中美洲州立大學協會授予的“卓越的外國學者”稱號。

王選(200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者)

    王選,1937年2月出生於上海,1958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後一直從事計算機領域的教育和研究工作。

    自1975年開始,他組織並進行了漢字激光照排和電子出版系統的研製工作。王選教授主要致力於文字、圖形和圖像的計算機處理研究,其多項成果都屬國內首創並位居國際領先水平,多次獲得國內外大獎。

袁隆平(200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者)

    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於北京,1953年畢業于西南農學院農學系。畢業後,一直從事農業教育及雜交水稻研究。

    袁隆平院士是世界著名的雜交水稻專家,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人,為我國糧食生産和農業科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他的主要成就表現在雜交水稻的研究、應用與推廣方面。

吳文俊(200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者)

    吳文俊,1919年5月出生於上海,1940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數學系。

    吳文俊院士是著名的數學家,他的研究工作涉及數學的諸多領域。在多年的研究中取得了豐碩成果。其主要成就表現在拓撲學和數學機械化兩個領域。他為拓撲學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他的示性類和示嵌類研究被國際數學界稱為“吳公式”,“吳示性類”,“吳示嵌類”,至今仍被國際同行廣泛引用,影響深遠,享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