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經濟信息聯播):今年以來,中央進行了新一輪的宏觀調控,與以往不同,這次宏觀調控強調要改變以高投入、高能耗、帶動經濟發展的模式,代之以科學的可持續的發展。但是,一些地方落實不到位,甚至頂風而上,不但破壞了國家經濟工作的統一部署,而且使經濟發展充滿風險和隱患,也影響到我們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從今天起,經濟信息聯播將推出系列報道“調控新觀察”,通過我們記者的調查採訪,為您發現和解讀宏觀調控中出現的新問題、新實踐。首先關注的是能耗篇。為了切實降低能耗,我國一些地方設置了節能監測和監督隊伍,他們被稱為節能警察。但在山東濰坊,這裡的“節能警察”,雖然已經成立了好幾年,但到現在還沒有對一家違規企業進行過處罰,這是什麼原因呢?來看經濟頻道記者的調查。
記者跟隨山東濰坊的節能警察來到當地幾家耗能大戶進行監測。這是濰坊市的一家大型紗棉廠,剛建廠時規模較小,只上了2、3台小鍋爐,隨著生産能力的提高,小鍋爐逐漸擴展為11台,據專業人士介紹,這樣的小爐群效率非常低,一年至少多耗上萬噸煤。
濰坊市能源管理監測中心監測科科長方秀香説:“ 要是上一台大的鍋爐,運行效率就能提高10%左右。”
記者又隨節能警察來到一家生産農用車的工廠,該廠沒經相關部門批准就擅自將鍋爐增加到了7台,而根據我國《節約能源法》,用能設備的改造和增容,都需要到節能主管部門審批、備案,進行節能論證。
該廠經理説:“要上項目的時候,對環保啊, 消防啊, 我們都知道要辦這個手續。但這個沒有過分要求的時候 ,我們沒辦。”
一個是該淘汰的設備沒淘汰,一個是沒辦增容手續就擅自增容,按照相關法規,這些企業都應該受罰並限期改正。但迄今為止,濰坊市所有違規企業,沒有一家受到懲罰。記者在當地採訪時了解到,之所以造成這種狀況,一是由於節能警察缺乏強制執行力,企業不整改也沒有辦法,二是企業從某種程度上還是節能警察的經濟來源。濰坊市節能監測中心是財政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所撥款項不足以維持日常運營,職工的工資大部分來自從用能單位收取的監測費和服務費,這才是他們不能真正處罰企業的原因。
濰坊市能源管理監測中心主任胡寶勇説:“那麼這樣收,我們這個來源就很少,那麼回頭我們再搞節能這塊建設,再取什麼的時候,我們能力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新聞背景:節能管理尚有法律漏洞
其實,像濰坊的節能警察遇到的尷尬,在全國各地都比較普遍。這一方面當然有當地的特殊原因,但我國在節能執法方面、還沒有統一的法律規定,是導致這種尷尬的重要原因。
我國1998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節約能源法》第一章規定,節能監督管理工作由本地管理節能工作的部門主管,也就是一般由當地發改委或經貿委主管。專家認為,這種架構,有可能讓節能執法遭遇環保和土地執法曾經面臨的受制于地方政府的困惑。而在第五章中,違法的認定和處理又交給工商、質檢等不同的部門,這也容易導致事權不一,多頭管理。
我國現有節能監測(監察)中心和節能技術服務中心147家。節能監察部門的職能,一般是監測當地企業用能情況、提供技術服務、推廣節能技術,同時對企業的用能情況進行監察。這也就導致像濰坊所出現的“一邊服務收費,一邊執法”的尷尬。
專家認為,節能法律法規不夠完善,以及政府投入不足,是當前節能執法工作面臨的最大難題。目前需要對節能執法主體和監督主體的職能、地位、權限做出明確界定,並對執法過程的技術細節、違規處罰的量化標準做出説明,這樣才能讓節能執法真正硬起來。
發達國家:政府企業簽署協議“自願節能”
我國節能法的行政監管方式比較單一,主要是行政審批處罰等傳統的監管方式,而在國外,節能措施則比較靈活,很多國家都採取了節能自願協議等方式來提高能源利用率。
節能自願協議的基本形式是,企業在政府政策的引導和鼓勵下實現節能目標,自願與政府部門簽訂協議,做出承諾。荷蘭是自願協議效果最好的國家之一,與政府簽訂了協議的工業行業佔荷蘭工業能源消費的91%。美國政府開展了能源之星、綠色照明等許多企業自願參加的節能環保項目。聯邦一級的長期自願協議就有40多個。在制定節能標準方面,國外也有很多先進的經驗,日本節能法採取的是“領跑者制度”,即節能指導性標準按照當下最先進的水平制定,5年後,如果普通産品還沒有達到這個標準,就不允許再投産。同時,很多國家還會以資金技術支持的方式來支持節能産品的生産,比如説,德國政府就從2000年開始對國內太陽能企業實行“稅收返還”政策,企業每生産一千瓦時的電力就會得到約50歐分的補貼。
責編:曹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