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教育頻道 | 專題首頁 | 《百家講壇》系列節目“中國電影百年” | 電影傳奇  
專題簡介
1895年12月28日,法國人盧米埃爾兄弟第一次在巴黎公開放映電影短片,開創了世界電影的誕生。7個月零13天以後,1896年8月11日,在上海徐園內的“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戲”,使中國人第一次看到了電影。10年之後,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的戲曲片《定軍山》。則拉開了中國國産電影的序幕。儘管與世界電影相比,中國電影遲到了10年,但從誕生到今天,也已經有百年的歷程,在這一百年的探索中,中國影壇涌現出了一大批感人至深的電影作品,這些電影不僅是當時中國社會的記錄,同時更深深地影響了中國幾代人。從2005年初開始,為紀念中國電影誕生一百年,《百家講壇》將陸續推出中國電影百年系列節目,與您一起回顧中國電影百年的滄桑和風采。
中國電影百年
尹鴻談走出國門的中國電影

1935年,由鄭楚生導演的電影《漁光曲》在莫斯科電影節上獲得了榮譽獎,這是有史以來可記載的中國電影獲得的第一個國際獎。儘管此後的幾十年,中國電影也零星的在一些國際電影節上出現,但由於當時中國經濟的滯後和世界陣營的分化,使得中國電影長期遠離世界影壇,以至於在20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歐美國家的世界電影史中,對中國電影幾乎沒有任何記載。 從1980年代開始,已經閉關鎖國長達30年的中國別無選擇地推向了國際政治經濟文化舞臺。中國電影在努力探索一種後殖民狀態下的國際化策略。在這種策略下,中國電影開始進軍國際影壇。
尹鴻談中國電影的傳統與倫理

倫理電影曾一度被稱為中國的主流電影,從二、三十年代的家庭倫理片到以謝晉為代表的第三代倫理影片導演,形成了中國特色的傳統倫理片。他影響了中國一代人的價值觀念和思想。其中,被認為傳統倫理片最後一位導演的謝晉更是在中國影壇上一枝獨秀,其電影創造的觀眾人次記錄在中國電影史上可能不僅前所未有也可能後無來者,即便在經過相當一段時間淡化以後的1998年,北京零點-中博影視調查系統對北京、上海和廣州的1500位18歲以上的市民所進行的調查中,仍然有25%的觀眾選擇了謝晉為他們“最欣賞的國內導演”,其得票率超過了居第二位的張藝謀%。 本講將圍繞第一、第二代導演和第三代導演早期的作品,闡釋中國傳統倫理情節劇的發展,演變,歷史背景,社會環境,對人們的影響和藝術特色等。
尹鴻談謝晉電影

我們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期,還做過一個調查公司做過的一個調查,調查大家最喜歡的中國電影導演是誰。那麼結果呢,有25%的觀眾首選謝晉,這是排在第一位的,張藝謀排在第二位,這就説明什麼,就説明謝晉在中國電影觀眾心目當中仍然具有可以説至高無上的地位。本講主要介紹謝晉電影模式。謝晉電影的模式究竟是如何在與整個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互動中形成的?它在意識形態指向、敘事修辭學、電影美學等方面究竟體現了什麼樣的構成性特徵?20世紀90年代以後謝晉的電影模式在中國社會轉型背景下做出了什麼樣的調整?謝晉電影在中國的文化傳統和電影傳統的鏈條上佔據著一個什麼樣的位置?
戴錦華:刺秦行動

“荊柯刺秦王”的故事,在短短的幾年之間,在中國影壇有三位重要的所謂第五代導演,分別拍攝了這個故事,第一次是1995年一個叫做周小文的導演他拍攝了一部電影叫《秦頌》,那麼到了1998年,一個大家可能非常熟悉的導演,也非常著名的國際導演陳凱歌拍攝了一部電影叫做《荊柯刺秦王》,短短的幾年之後,明星級導演,國際明星級導演,張藝謀拍攝了《英雄》,那麼一個著名的歷史故事,在任何一個國家一個著名的歷史故事,被電影電視反復地拍攝,不是什麼新聞,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但是在如此短的時間之內,然後同一代的著名導演,反復地拍攝同一題材,還是一個相當少見的故事,那麼是什麼樣的機緣巧合使得這三位導演讓中國電影史上連續三次出現以“行刺秦王”為題材的電影?而且,每一部電影投入也是無比巨大,成為中國電影史的大製作。那麼,歷史上一件並非重大的事件,為何卻讓幾位大腕導演花費如此巨大的投資不斷演繹,難道,在歷史背後有著一些鮮為人知的秘密嗎?
戴錦華:馮小剛走紅之謎

在王朔的小説《你不是一個俗人》中,有個吹捧大師,此人名叫馮小剛。他帶領于觀、馬青以及丁小魯等一幫年輕人為人們圓夢。這部小説後來成為電影《甲方乙方》的故事原型,有趣的是,這部影片的導演也叫馮小剛。小説中的馮小剛最終沒能做出驚人之舉,但現實中的馮小剛卻因為導演電影《甲方乙方》而一炮走紅,在各路電影逐鹿中國影壇的20世紀90年代中期一軍突起,短短幾年他便確立了中國賀歲片霸主的地位。他的崛起也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個神話。那麼,馮小剛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又是憑藉什麼迅速走紅?為什麼人們期待的目光始終沒能離開過他的影片?難道,他有什麼特別的獨門絕招麼?北京大學戴錦華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為您揭開中國賀歲片之王馮小剛走紅之謎。
戴錦華:馮小剛歸來

馮小剛因為導演電影《甲方乙方》而一炮走紅,在各路電影逐鹿中國影壇的20世紀90年代中期一軍突起,短短幾年他便確立了中國賀歲片霸主的地位。但是在進入21世紀後,馮小剛卻面臨著一次嚴峻的挑戰。2002年,醞釀已久的《大腕》終於出爐,然而人們失望的發現,曾經那個熟悉的馮小剛不見了,人們一直渴盼的歲末大餐變味了。在精緻畫面的陪襯下,故事顯得蒼白無力,語言上的機智也幾乎消失的無影無蹤。人們不禁驚呼,馮小剛到哪去了?真的是打江山易,守江山難麼?中國賀歲片之王的馮小剛何時歸來?北京大學戴錦華教授做客《百家講壇》,與我們一起探尋失去的馮小剛。
張頤武:從中國式離婚看家變

《中國式離婚》被人們稱為現代版的圍城,它通過三個家庭和一個已經離異的家庭,來展示中國人的婚姻現狀,揭示不同年齡段的夫妻在婚姻契約下心、身和身心的三種背叛,從而導致家的變化。《中國式離婚》的熱播,使人們對家的問題格外關注。在今天,離婚往往和“第三者”交織在一起,但《中國式離婚》卻給人們講述了一個沒有第三者的離婚故事,它提出第三者並不是婚姻危機的本質原因,它只是離婚的催化劑。而導致婚姻危機的是婚姻本身的變化,這種變化最終導致婚姻的裂變。那麼,在今天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婚姻?我們的家到底怎麼了? 北京大學張頤武教授做客《百家講壇》,與您一起走進《中國式離婚》,探討現代中國人的婚姻問題。
張頤武:可可西裏 悲壯的獨行者

這是一個神秘而令人嚮往的地方,這是一場貪婪與高尚的較量。這是一闕雄渾陽剛的壯烈紀實,這是一部信仰與生命的輓歌。《可可西裏》,這部以民間保護藏羚羊的巡山隊故事為原型的電影,一經公映便成為中外影壇各種獎項的寵兒,如潮的好評蜂擁而至,連最為挑剔的影評家們,也紛紛把它譽為2004年最令人感動的中國電影。然而在這一片叫好聲中,《可可西裏》在國內的票房卻出人意料的平淡,在市場的面前,《可可西裏》的魅力為什麼消失了?難道叫好不叫座真的是這部影片最終的注解嗎?北京大學張頤武教授做客《百家講壇》,與您一起走進《可可西裏》,與您一起感悟可可西裏的悲壯與蒼涼。
張頤武論“英雄”

2002年,對於中國電影業來説,是一個不可忘卻的年頭,張藝謀的電影《英雄》在這一年打破了低迷多時的中國電影市場的寂靜,在強大的明星陣容,和3000萬美元的鉅資打造下,這部以刺殺秦王為主題的武俠故事片在中國乃至國際影壇掀起了一股《英雄》狂潮。同時也在輿論界引起了巨大反響。儘管有鮮花和掌聲,但是如潮的批評聲依舊成為輿論界評價這部電影的總的論調。在震耳欲聾的指責聲中,《英雄》卻出人意料的創造了一個奇跡,在國內,《英雄》的總票房收入2億5千萬人民幣,遠遠超出同期上映的國外大片的票房收入,在境外的票房收入也超過9億人民幣,並連續兩周奪得北美票房冠軍。從而成為國産電影中真正的英雄。那麼,為什麼這部備受笑罵的電影會取得如此成功的票房成績?真的是小罵幫大忙麼?《英雄》魅力究竟是什麼?北京大學張頤武教授做客《百家講壇》,與您一起論《英雄》。
張頤武:破解十面埋伏

當《英雄》的號角還未停息,2004年,張藝謀又推出了他的第二部武俠電影《十面埋伏》。同樣的武俠電影的形式,及至燦爛的畫面和超級明星的陣容,使得《十面埋伏》從一公映便籠罩在《英雄》的身影中,無聊的再版成為輿論界對這部電影最主要的批評之一。其實,重復的並不僅僅是電影的本身,媒體不間斷的嘲笑、批評和涌向電影院的人群構成了《十面埋伏》和《英雄》共同的景觀。在笑罵聲中,《十面埋伏》延續著《英雄》的神話。在國內的票房收入,依舊遠遠超出2004年國內所有上演影片的票房收入,同時在海外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那麼,為什麼市場會青睞這樣一部有著克隆嫌疑的影片?張藝謀的票房神話還能延續多久?北京大學張頤武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為您揭開《十面埋伏》的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