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的無冕之王——關於“玄奘”
公元7世紀
亞歷山大的傳奇已經黯淡
馬可波羅的故事還未上演
他成為絲綢之路的無冕之王
……
腳印 |
玄奘生於公元600年,卒于公元664年。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翻譯家、旅行家和佛學家。 公元七世紀,玄奘憑藉非同一般的智慧和毅力西行求法,經過十九年的艱難跋涉,他遍遊西域、中亞和印度,途經100多個國家,行程5萬里,帶回經書六百多部,並書寫了一本傳世巨著《大唐西域記》。
玄奘去世後,唐高宗感嘆:“朕失國寶矣”;
印度歷史學家ALI説,“如果沒有玄奘的著作,重建印度史幾乎是不可能的”;
英國史學家SMITH説,“對於印度歷史來説,怎樣評估玄奘都不為過”;
魯迅先生認為,“玄奘是中國的脊梁、民族精神的代表”……
那爛陀寺 |
斯拉瓦斯提 |
2006央視年度巨制——關於《玄奘》
這是一次史無前例的冒險旅行
這是一位唐朝僧人的傳奇人生
這是一段中原王朝的風雲歷史
一部彰顯盛世輝煌的史詩巨制
……
恒河黃昏 |
高清紀錄片《玄奘》將以玄奘的“取經歷程”為基本結構。
1:一個僧人的冒險之旅。
《玄奘》應該像好萊?大片一樣充滿故事和懸念。玄奘取經之路首先是公元7世紀的一次冒險之旅。玄奘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為什麼要冒險?整個取經歷程,他遭遇過什麼樣的挫折和災難?他如何化險為夷?
2:公元7世紀的文化之旅。
玄奘取經首先是關於佛文化的追問,但是,觀眾更感興趣的是公元7世紀的世俗文化。站在現代的立場上,圍繞玄奘的命運,挖掘公元7世紀時“令人心動、令人玩味”的文化現象。
A:大唐氣象 這是其中的重點。或許,只有在唐一代,才能造就驚世駭俗的“玄奘之路”。以玄奘的個人經歷或視角,描述和渲染大唐的文化現象。
B:西域文明 絲綢之路的核心地區,如夢如幻的文化盛境。
C:中亞文明 與玄奘之路密切相關,與大唐歷史及文化相關。
D:印度文明 生動的、具象的、有趣味的……
3:大唐精神的文化內涵
我們希望這是一部有文化內涵的紀錄片,它對中國的當下現實有一定的關照和暗示。“大唐盛世”和“大唐精神”作為內部線索,貫穿紀錄片始終。
《玄奘》“戲中戲”——劇中片段
牧人馳騁的草原帝國
神魔共舞的異域風情
如夢如幻的大唐盛世
西天取經的真實故事
……
四烽校尉所説的大流沙就是今天的莫賀延績戈壁,位於塔克拉馬幹沙漠的最東部,是從敦煌去往吐魯番盆地的必經關口。在小説《西遊記》中稱他為流沙河。這片綿延八百里的沙漠瀚海。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復無水草。
『drama』莫賀延績 十里回頭路 黃昏 外
天地蒼茫,玄奘在莫賀延績裏獨行。他望著四週蒼涼的景色。人和馬都逐漸疲憊了,此時風沙驟起。玄奘的眼前出現了幻覺。
【解説】凡是經過沙漠的人,都有這種感覺。在玄奘之後的六百年,當馬可波羅從羅布泊穿越這片沙漠的時候,也經歷了這樣的視聽幻覺。“聽到魔鬼像是在對它的同伴説話”
風沙平息,玄奘環望四週,勒住馬頭在原地打轉。
【旁白】從第四烽到此,我已經走了由一百多裏了,但是還沒有找到校尉所説的野馬泉,我一定是迷路了
這時玄奘又累又渴,他從馬背上解下水囊,正準備喝水,但是由於身體疲憊,加之校尉所換的水囊很沉,一失手,水囊就掉到地上,玄奘眼睜睜的看著飲水全部滲進了沙土之中。
皮囊裏的水頃刻間消失在黃沙之中,只留下地上淡淡的一圈水跡。玄從地上緩緩起身,眼神裏透出一絲絕望,遠處是即將墜入地平線的夕陽,空曠的沙漠中玄奘站住不動,空氣仿佛凝結了。(攝影機繞玄奘180度)
【解説】公元627年的深秋,西行求法的玄奘在八百里的大流沙中,迷失了道路,喪失了渡過流沙所需要的全部飲水。
玄奘驅馬緩行,我們看見他已經毫無方向和目標,信馬由韁了。
【解説】此時的玄奘只有返回第四烽才能取到飲水,他決定返回。
玄奘看了一眼夕陽,猶豫了一下,便掉轉馬頭,朝著東方往回走。
【旁白】在長安的時候,我便發誓,不到天竺絕不東回一步,我現在這樣,究竟是在做什麼呢?玄奘寧可向著西方而死,也不能東歸偷生!
玄奘掉轉馬頭,口中念著觀音菩薩,重又向著西方挺進。
“ 是時四顧茫然人鳥俱絕。夜則妖魑舉火爛若繁星。晝則驚風擁沙散如時雨。 ”
玄奘倒在沙土中,氣息漸微。
相關消息:
責編:李二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