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載人飛船的發射“窗口”是如何確定的
央視國際 (2003年10月13日 20:05)
新華網酒泉10月13日電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射場系統總設計師周建平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透露,完成飛船飛行使命所允許的發射時間段即載人飛船的發射“窗口”,是根據天體運行軌道條件、飛船的軌道要求、飛船的工作條件要求和地面跟蹤測控通信、氣象要求等,建立一個數學模型、輸入相關數據,再經過精心計算推導出來的。
周建平介紹説,選擇一個最佳的發射“窗口”,首先要考慮保證飛船的太陽電池帆板打開後與太陽的相對方位能使其産生足夠電能。飛船發射上天后,要保證各種儀器設備正常工作,需由太陽電池帆板供應充足的電源。太陽電池帆板在太空展開後,有一個起始位置,如果陽光垂直照射在帆板上,就會産生足夠的電能;非直射狀態下,太陽電池帆板效能就會降低。
這位專家説,飛船自主飛行階段控制分系統使用3個紅外地球敏感器,由於地球溫度比較高,安裝在飛船上的地球敏感器的紅外光線很容易發現並對準地球進行測量,但如果有太陽光照射到紅外鏡頭或視場,就會産生干擾,導致儀器出現故障。為保證紅外地球敏感器的正常測量,需要避開太陽光的輻射影響並選擇一個合適角度。飛船在太空運行會受太陽輻射影響,太陽照射面積的大小、角度不同,將使飛船吸收不同程度的熱量。要保證飛船內環境溫度適宜、有一定的散熱條件,從而使飛船溫控適度,同樣需要選擇一個合適的角度。飛船入軌後,有效載荷需要對地進行觀測,這也需要選擇一個合適的角度保證對地觀測姿態。
周建平説,飛船發射時機要同時滿足上述要求,保證太陽、地球、飛船三者處於合適的位置,約束條件較多。每一個季節、每一天的軌道條件都不一樣,因此,供選擇的發射“窗口”是有限的。
責編: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