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今天我們請來了數學專家介紹數學專業的專業背景和就業前景。現在要給各位做一個介紹,此刻坐在我身邊的就是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的研究員李文林先生,歡迎您。
| |
李文林:觀眾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歡迎您來到我們節目當中,我們要和李文林先生聊一聊和數學有關的話題,今天我們談的都是數學專業的情況,我想請教您,您在當時考大學的時候是不是真的就一門心思就想學數學。
李文林:我這個情況有點波折,我第一志願填報的是中國科技大學的近代物理系,當年可能是因為考這個學校這個係的人數比較多,也可能因為我的高考成績數學比較突出,我最終被錄取在中國科大的數學系。因為我本來對數學就很感興趣,所以在科技大學數學系這樣一個良好的數學環境下面,我很快就進一步了解、提高了對數學價值的認識。
主持人:當時華羅庚是不是你們的系主任?
李文林:我們的系主任。
主持人:那個時候你心裏面崇拜他嗎?
李文林:那當然,因為華羅庚是全世界著名的數學家,而且華羅庚是江蘇金壇人,是老鄉,當然是比較崇拜的。
主持人:後來一生都和數學研究結緣在一起,會不會跟當時學校的整個氛圍,包括和很多知名的數學家當導師息息相關。
李文林:當時有一個很好的條件就是中科院有很多數學家親自到科大去授課,比如説華羅庚教授等等都是親自到數學系給我們上課。
主持人:我想很多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和我一樣好奇,我們數學系都學些什麼,我們在中學接觸過幾何、代數,大學裏可能有微積分、概率等等,如果繼續學的話究竟還可以去學什麼樣的內容。
李文林:數學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已經是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樹,在高層學校裏還是學習基礎,打基礎。在我們那時候我們要學微積分,要進一步的系統的深入學習微積分,還有線性代數,還有概論,拓撲、函數、方程、數理統計、計算方法等等。有的學校可能還要開一些抽象代數等等。
主持人:對於我們這些非數學專業的人來説,聽著您剛才介紹的學科門類都覺得非常的新鮮,那學了那麼多門課現在回過頭來看您覺得在大學期間的哪一門課會讓您終身受益無窮,對未來的研究工作十分有幫助。
李文林:當時在科大吳院士給我們這個班親自講授微積分,也叫數學分析,這個課講了三年,我想這個課程對於奠定堅實的數學基礎以及培養數學思維對我們來講都是有決定性意義。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課程也是終身受益的,比如説華羅庚教授還給我們開了一個函數論,像應老師給我們講的函數論,誠院士給我們講的概論這些課程對我們來講都是終身受益。
主持人:學完了大學本科四年有沒有考慮過自己未來向什麼方向去發展?
李文林:當時我想我個人希望有機會從事數學研究。
主持人:那個時候已經是很堅定的信念。
李文林:談不上很堅定,但是也是比較堅定的意向。
主持人:後來有沒有如願以償。
李文林:後來我大學畢業直接分配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應該説在這個道路上在畢業以後就能夠如願以償。
主持人:在前面短片當中我們看到其實學數學的人在未來改行的人還不在少數,當時您有沒有想過改行幹別的。
李文林:我想數學既是一個基礎學科又是一個工具,我覺得學好數學也可以到別的行業施展伸手,不過當時我大學畢業科大數學系對基礎培養這方面的考慮還是比較強烈,我們這些學生當時都希望能夠直接從事數學研究,當然這些也包括應用數學的研究。
主持人:很多人都説數學是基礎學科,學完了以後可能會影響未來職業的選擇,你認同他們的這種説法嗎?
李文林:我認為這個看法是對的,因為數學作為一門基礎科學不僅僅是自然科學跟技術科學的基礎,而且在人文科學跟社會科學上現在也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數學。在大學裏學了數學畢業以後可以選擇的空間比較大,而且就業面也是比較寬的。
| |
主持人:一般會有什麼樣的選擇?
李文林:首先當然是到不同科研機構裏從事數學跟數學應用的研究,另外像信息技術、經濟、金融、管理,甚至包括氣象這樣的一些部門,據我了解還有國防的高新技術部門,數學的專業人才都是大有可為,很有用武之地的。我可以舉些例子,我們剛才講到的經濟、金融,我們研究院王院士是搞數論的,他有一個學生到的美國,後來給他寫信説在美國是搞金融,在華爾街搞得非常成功,我想他原來是學數學的,我們的王選院士是信息技術方面,但是他是北大數學系出身的。我是六十年代到數學所,在五十年代曾經有很多學數學的人轉行到國防部門,像導彈、衛星、核武器這些研究,我們數學輸出過很多數學家到他們那去從事開發,技術的研究,而且做出了成就。
主持人:還是應驗了原來那句老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們看到您一生都和數學打交道,肯定發現了別人感受不到的魅力,您覺得研究數學最大的樂趣是什麼?
李文林:我想從數學是什麼説起,數學的研究對像是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簡而言之就是數和形,可謂説是無處不在,數學跟我們的整個科學技術發展息息相關,而且數學跟我們的生活也息息相關。比方説我們要看病,給我們做醫療診斷的儀器,可以説沒有數學就沒有CT儀。我們每天關注天氣預報,現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數學的計算,我想數學的用處是非常廣泛。正因為數學研究數理形,千變萬化的數理形使得數學研究本身變得魅力無窮。我可以這麼比方,數學就像是有一個抽象的圍墻的花園,如果你站到外面看有的時候你會覺得它有一點抽象,有一點深奧,甚至有時候覺得有點枯燥,但是只要你走進這個門,你就會發現數學的花園是百花齊放,百花爭艷,而且是氣象萬千。我們聽到的很多問題像什麼疑難猜想都是數學花園裏的奇葩。另外,我想數學不僅是大有用處,而且數學研究本身我想就是一種藝術,這個藝術就是數跟形的藝術,畫家是畫畫,音樂家是作曲,但是數學家是研究數跟形的藝術,我想這個是其樂無窮。
主持人:看了您的笑容就知道真的是其樂無窮,剛才您提到了龐加萊猜想,我想在剛剛過去的六月份應該是讓我們對數學界印象非常深的申請,那就是曹懷東教授和中山大學的朱熹平教授告訴世人,説我們已經破解了百年數學難題龐加萊猜想,我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讀過徐馳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當時把它説成是數學王冠上的一顆明珠,那麼龐加萊猜想是不是同樣也是一顆閃閃發光的明珠。
李文林:龐加萊猜想是在二十一世紀初的時候被美國的克萊研究所確定為七大數學問題,對全世界數學家來懸獎的,龐加萊猜想是其中一個,就説明這個猜想的意義和重要性。
主持人:在六月份其實還有一件和數學有關的事情,就是吳文俊院士獲得了邵逸夫獎的數學科學獎,當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身影出現在解決數學皇冠上明珠難題的過程當中,您對這些希望報考數學專業的考生有沒有什麼特別深切的期望和期待。
李文林:我想中國人民是擅長數學的一個民族,中國古代有很優秀的悠久的數學傳統,到了名朝以後我們的數學落後了,但是在上一個世紀初開始我們中國的幾代數學家都在努力的拼搏奮鬥,希望趕超世界先進水平,那麼特別是到了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後,由於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國數學家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在趕超世界數學先進水平的道路上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比方你剛才説到的陳景潤在哥德巴赫猜想上的貢獻四十年到現在還沒有人能夠超越,我想中國的數學基礎學科很難去精確的預測具體成果,但是有一點可以樂觀的估計到就是中國數學家在不願的將來實現把我們中國建成數學強國這樣一個宏偉目標。我覺得我們年輕的學生如果能夠有幸成為這個光榮科學隊伍裏的一員,我覺得這是驕傲的。
主持人:我想這是大家共同的期待,也讓我們大家為這個目標共同努力,特別感謝李先生來到我們直播現場。
責編:曹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