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西藏頻道 > 民俗文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新聞背景:藏曆新年

 

CCTV.com  2010年02月11日 14:12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專題:2010藏曆鐵虎新年

  新華網拉薩2月25日電(記者邊巴次仁)藏曆新年是藏族群眾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

圖表:藏曆新年(新華社發)

  史料記載,公元前100年以前,藏族就有自己的曆法,它根據月亮的圓缺來推算日、月、年。數百年後,苯教徒(西藏的原始宗教)能精確推算出冬至日歸時間,並以此作為一年初始,形成了節日及各種儀軌。

  公元7世紀,唐朝文成、金成兩位公主先後入藏,帶來內地的曆法。此後,藏族古曆法與漢曆、印度曆法相結合,到元代時形成了天干、地支、五行合為一體的獨特曆法。每年的藏曆元月一日定為藏曆新年。

  根據藏曆,每32個半月應閏一個足月,這樣藏曆年與農曆春節的日期就形成了一個特定的“3年循環” ,即頭一年相同,第二年差一天,第三年差一個月,然後再循環。今年公曆的2月25日是藏曆土牛新年的大年初一,比農曆春節晚一個月,藏曆生肖與農曆生肖相同。

  藏曆新年的起始要從每年藏曆12月中旬開始算起。從這時人們便準備過年吃、穿、用的節日用品。成千上萬的農牧民涌入拉薩城,購買各種年貨。此時是拉薩一年中最為繁忙的季節。

煮好的古突。(圖片來源:中國西藏信息中心)

  過藏曆新年是從藏曆12月29日開始的。晚上,家家戶戶要團聚在一起吃“古突”(麵糰肉粥),以此辭舊迎新,求得太平康樂。這種麵食含有豐富的意味:每個人從“古突”裏吃出包裹在麵糰內代表不同內涵的羊毛、羊絨、瓷漆片、辣椒、生肉、白色卵石等幾十種東西的時候,家裏掌勺的母親便會解釋其代表的意義。一家人在歡聲笑語中吃完九道“古突”後,舉著火把,放起鞭炮,呼喊著“出來”,走到十字路口扔下火把,以示驅鬼和祈望來年好運。

驅鬼儀式現場。(圖片來源:中國西藏信息中心)

  藏曆除夕是個十分忙碌的日子。這天,除打掃房舍、個人衛生外,各家都要在一個叫“竹素琪瑪”的木鬥內裝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麥粒、人參果等食品,上面插上青稞穗和酥油花彩板。然後把琪瑪、“卡賽”(油炸果子)、青稞酒、羊頭、水果、茶葉、酥油、鹽巴等擺放在正堂藏櫃之上,在大門前用糌粑或白粉畫上吉祥八圖,預祝新年五穀豐登、人畜兩旺。

  按照傳統,藏曆初一,是在淩晨時分吉祥的“折嘎”説唱中迎來的。這種藏民族獨有的説唱藝術充滿了吉祥和安康之意。之後,每戶要出一名青年人到河邊、井口或自來水下“搶”頭道水,這水被認為是人畜食用的吉祥之水。不過,隨著自來水的普及,如今這種古老的習俗已漸漸淡化。

  當太陽升起時,盛裝的人們按長幼次序已吃完幾道節日食品。那時,鄰居間就要挨戶端琪瑪、敬青稞酒,高誦沿襲已久的“扎西德勒品松措”、“艾瑪帕卓貢康桑”等表示吉祥、健康、幸福、和睦的祝辭。此後,全家閉門歡聚。

  2月17日,拉薩信教群眾在大經桿上係經幡。當日是藏曆12月23日,拉薩大昭寺四週的五個大經桿更換經幡,迎接藏曆土牛年的到來。眾多信教群眾把寫有祝福、祈願的經幡係在經桿上,表達新年新希望。按照傳統習俗,這樣的活動每年舉辦一次。 新華社記者 覺果 攝

  對虔誠的信徒來説,大年初一早上到拉薩大昭寺朝拜佛祖釋迦牟尼像是一件不可或缺的事情。

  到了初二,熱鬧的走親訪友活動使大街小巷沸騰起來,也成了人們展示新年時裝的時刻。

  藏民們通過多種方式慶祝藏曆新年。圖為馬術表演。陳俊傑 攝(來源:廣州日報)

  初三的活動則以宗教、文體內容為主,轉經路上、房頂上瀰漫著濃濃的香煙,年輕人還會登上山頂插五彩經幡,以求福運雙增。這天,廣大農牧區還將舉行新馬馱鞍儀式、賽馬、拔河、投擲等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藏曆新年的歡樂活動將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

責編:張曦健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