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西藏頻道 > 民生服務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西藏軍區總醫院為兵服務流動醫院為官兵服務紀實

 

CCTV.com  2009年11月10日 09:02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西藏日報  

  西藏軍區副司令員兼西藏軍區總醫院院長李素芝在邊防哨所為基層官兵檢查身體。(圖片來源:《西藏日報》)

  駐藏部隊駐地自然環境惡劣,駐地分散,點多線長,交通不便,醫療保障難,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邊防官兵,特別是邊防一線官兵的身體健康?為此,西藏軍區總醫院成立了“為兵服務流動醫院”,解決了體系部隊特別是邊遠部隊官兵看病、治病的難題。

  2009年以來,西藏軍區副司令員兼西藏軍區總醫院院長李素芝帶領西藏軍區總醫院為兵服務流動醫院,頂風沙、冒雨雪,翻雪山、趟冰河、進哨卡,走遍了藏北所有的雪山軍營,為官兵送醫送藥、講解衛生防護知識,現場為邊防軍醫傳授醫療技術,用真情和行動詮釋著對官兵的愛,譜寫出了一曲曲凝聚人間真情的為兵服務讚歌。

  戍邊官兵有了“健康驛站”

  5月3日,總醫院為兵服務流動醫院專家來到海拔近4700米的安多兵站為官兵體檢身體、發放藥品、巡診治病。

  戰士李楊慢性闌尾炎急性發作,總醫院為兵服務流動醫院專家立即對他進行手術,從死神手中奪回了他的生命。李楊激動地説:“我們駐地偏僻,交通不便,醫療條件差,能夠不出門就享受到專家的優質服務,是總醫院流動醫院給了我第二次生命。總醫院的為兵服務流動醫院真是我們邊防官兵的‘健康驛站’。”

  駐藏部隊自然環境惡劣,醫療條件相對較差,許多部隊駐守在最邊遠、最艱苦的高海拔地區,部分基層官兵身體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高原疾病。

  10多年來,總醫院不斷加大為高原官兵服務、為部隊戰鬥力服務的力度, 每年節假日,總醫院醫療隊爬雪山、趟冰河、到邊防、上哨所送醫送藥。醫院開闢了為兵服務的綠色通道,制定了邊防官兵來院實行零待床,有病看病,無病體檢療養,減少官兵就診程序的制度,研製開發了“高原康”、“高紅沖劑”等10余種防治急慢性高原病藥品,把最好的醫療設備給邊防官兵優先用,最新的醫療成果讓邊防官兵最先享用。連續13年,總醫院醫療體系部隊未發生一例因急性高原病死亡的官兵。

  可是,對於駐守在偏遠、落後地區的邊防戰士,他們一旦患上急需手術的病症,只有接到總醫院治療。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保障水平?

  用“流動醫院”解決體系部隊特別是邊遠部隊官兵看病、治病難,是該院推出的又一個有力舉措。他們在“流動醫院”配有手術車、放射車、發藥車等,抽派了外科、內科、眼科、皮膚科、放射科、麻醉科等10多個科室的30多位技術精、作風強的專家到部隊巡診,幾乎一般外科病都能在這個流動醫院進行手術治療。

  資料圖片:30年前,一位青年醫生主動放棄大都市的優越生活環境,選擇了含氧量不到內地60%的“地球第三極”。他説:“苦地方,險地方,才是建功立業的好地方。” 30年後,兩鬢斑白的他,成為享譽雪域高原的“門巴”將軍。他説:“我們在西藏很苦,但不能白苦,苦也要苦出名堂來!” 他就是全國敬業奉獻道德模範、西藏軍區副司令員兼總醫院院長李素芝。這是李素芝在為患者看病(2007年8月12日)。新華社發 陳輝 攝

  “流動醫院”搬到了戰士身邊,感動了邊防官兵

  某部數百名官兵分散在青藏高原的數十個邊防哨位上。執勤戰士的生活條件極為艱苦,醫療條件差,不少人都患有高原病。

  李素芝得知一個連隊4個執勤點6名戰士患感冒、得胃病,影響了正常的執勤和訓練。總醫院醫護人員連夜趕赴連隊各執勤點,為戰士檢查,送醫送藥。兩天時間醫療隊醫護人員跑遍了這4個執勤點,使戰士們的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一天深夜,一名老兵突發高燒,得知病情後,李素芝率為兵服務流動醫院醫療專家連夜驅車300多公里趕到執勤點救治,直到第二天下午,這名戰士燒退了,他們才放心地吃了一頓飯。

  有人説,李將軍你何必呢,一個戰士,又不是領導,用得著這麼興師動眾嗎?他笑了笑,回答道:“正因為他只是一名戰士、老兵,我更不能冷落他。”

  在某部的一個哨所,有一位叫張青的戰士,今年剛20歲。他身上長了一個血管瘤,因哨所離城市很遠,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長期忍受著病痛的折磨。

  李素芝得知這一情況後,火速帶上為兵服務流動醫院,經過6個小時的長途跋涉,到達哨所精心為他做了切除手術。小張説:“總醫院的醫療專家們不僅治好了我身上的病,也給了我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有個哨所海拔5000多米,駐守著8個戰士。山上是終年不化的冰雪,山下是茫茫無邊的亂石。特別是大雪封山之後,山上山下交通被隔絕,戰士們只能喝雪水、啃罐頭……面對這殘酷、惡劣的環境,戰士們個個都是硬漢子,沒有掉過一滴眼淚。

  當年過半百的李素芝和流動醫院醫護人員登上哨所給他們看病、合影照相時,他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和專家們緊緊擁抱在一起。在他們心中,總醫院醫護人員送來的是溫暖,是安慰,是祖國和人民的信任!

  資料圖片:2009年2月22日,西藏軍區總醫院院長李素芝(左)在為藏族群眾看病。 新華社記者 索朗羅布 攝

  把艱苦留給自己,把愛心留給戰友

  5月6日晚8時30分,在那曲索縣執勤的某部一名戰士突發疾病,四肢抽搐、生命垂危。李素芝得知消息後,立即帶上神經外科、高山病科、普通外科專家,不顧山高路險,連夜前往營救。

  他們途經海拔5400米的一座大山時,天颳起暴風,下起大雪,不到1小時,路面積雪達1米厚。

  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希望!雪大,風更大,車不停地在山路上打滑,好幾次都差點滑下路基。

  大家感到心跳加快,有的隊員開始嘔吐。在進退兩難的時候,有點支撐不住的小張建議:“在這風雪夜裏行車很危險,乾脆返回等明天再去吧。”

  “醫者,父母心。作為軍醫,就要勇於把艱苦留給自己,把愛心留給戰友,挽救一個戰士的生命,就可以激發一大片戰士戍邊衛國的信心!無論如何我們也要堅持前進。”李素芝堅定地對大家説。

  汽車行駛到離執勤點還有20公里的路程就“趴窩”了。李素芝二話沒説,卸下醫療器械與藥品,帶著醫療專家,頂風冒雪箭步向執勤點走去。

  一夜的艱難跋涉,李素芝和醫療專家走了10公里的山路,個個臉上被凍得青一塊紫一塊的。上午9時,李素芝和大家一跌一爬來到了執勤點。

  50多名戰士身上落了一層雪花,早已在風雪中列隊迎接了。見此情景,醫護人員激動地與戰士們相擁在一起。

  氣喘吁吁的李素芝見到戰士們第一句話就説:“患病的戰士在哪兒?情況怎麼樣了?快帶我去看看!”

  説著,在戰士的引路下,李素芝徑直來到了患病戰士身邊。

  原來,患病的戰士名叫林楊,5月6日10時30分左右,他突然出現全身發抖、發熱,體溫39.5℃,四肢抽搐、昏迷不醒,生命危在旦夕。

  李素芝親自對其進行診斷和治療。經診斷,確診為病毒性腦膜炎。李素芝隨之捏了一把汗説:“幸好我們來得及時,這種病如不儘快治療,會有生命危險的。”

  隨後,李素芝顧不上連夜長途跋涉的疲勞,組織專家對這名戰士進行會診,研究制定出一套週密的搶救方案,並實施搶救。第二天中午,這名戰士脫離了危險。

  為了進一步治好林楊的病,李素芝又派救護車,行駛17個小時,把林楊接送到總醫院繼續治療。目前,這名戰士已病癒出院了。出院那天,林楊熱淚盈眶地説:“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戰士,突然得了這種病在內地都非常危險,在高原上這麼偏僻的地方能得到醫術高明的將軍院長親自救治,可以説是撿回了一條命,我會用李院長給的第二次生命繼續為祖國的邊疆站好崗,放好哨。”

  在邊防某部巡診時,李素芝給戰士檢查時發現,一些戰士患有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疾病。

  解除戰士痛苦,需要一種酸潑尼松龍注射劑,但由於這種藥品帶得不足,無法滿足需求。為此,李素芝專門到距營區300多公里的地區醫院,購買了這種注射劑,回到部隊已是晚上8點多鐘。他又背著醫療箱,馬不停蹄地到班排為戰士巡診看病。

  部隊領導看到李素芝疲憊的身軀,心疼地説:“你都忙了一天了,明天再看吧。”

  李素芝卻開玩笑説:“今晚不及時給戰士看病,我會失眠的!”

  當醫護人員去三連五班看病時,班長告訴他,副班長王強晚上到哨位執勤去了,明天中午才能回來。李素芝急了,按計劃,總醫院為兵服務流動醫院第二天要到另外的哨所巡診,王強又患有強直性脊柱炎,疼得腰都直不起來。怎麼辦?

  “不行,今晚一定要給小王看病!”李素芝背著醫療箱就往外走,班長連忙勸他:“李院長,別去了,這裡離執勤點來回要10公里。”

  “不能落下一名戰士!”班長見狀只得打著手電筒陪他前往執勤點,當他倆摸黑來到哨位時,已是晚上10點多鐘。得知氣喘吁吁的李將軍親自來給他看病,王強激動得流下了淚水。

  在邊防某通信站巡診時,女戰士周英腹脹、腹痛,體溫升到39.5℃,經血常規檢查,白細胞已達2.8萬個。患者右側腹膜後有包塊,盆腔大量積液,如果不及時實施手術,後果不堪設想。

  戰士的病情就是命令。李素芝當即組織專家進行會診。通過病情分析,決定對她進行剖腹探查術。李素芝親自上陣,對周英進行手術,從晚上一直忙到第二天淩晨,手術持續了近7個小時,成功為她進行了右側腹膜後畸胎瘤的切除手術。

1/2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