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西藏頻道 > 經濟社會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一粒鹽巴折射出西藏社會的巨大變遷

 

CCTV.com  2009年09月23日 17:09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西藏日報  

《最美藏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之
草原深處馱隊遠

  千百年來,在藏北草原有這樣一支特殊的馱隊,他們迫於生計,年復一年地在路上奔波,找鹽、馱鹽、以鹽巴交換糧食。隨著現代交通的發展和碘鹽的推廣,曾經繁盛的馱隊已經成為歷史,一粒鹽巴折射出了西藏社會的巨大變遷——

  昔日馱鹽隊如今變成了販賣皮張、毛絨的商隊,既能降低成本,又便於沿途收購貨物。圖為由那曲申扎縣趕往日喀則南木林縣販賣皮張的牦牛馱隊。

  我從家鄉出發的時候,

  我馱鹽人比菩薩還美。

  當走過荒涼草灘地帶,

  我馱鹽人成黑色鐵人。

  我從家鄉出發的時候,

  我身穿美麗的羔皮衣。

  當歷經艱辛趕到鹽湖,

  我皮衣變成無毛靴底。

  ……

  尚未返青的草原莽莽蒼蒼,驟然而至的大雪飄飄灑灑,縱橫交錯的小道通向天邊,離親別友的孤獨沒有盡頭——一群形容枯槁的漢子,一群負重前行的馱牛,一支古老而蒼涼的民歌,構成了千百年來藏北草原上一道道流動不息的獨特風景。

  次旺佔堆老人今年已是78歲高齡了,平日少言寡語的他,唱起這首馱鹽歌時,佈滿皺紋的臉上閃過了一絲異樣,往昔馱鹽的日子又浮現眼前。

1/4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