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西藏頻道 > 經濟社會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大愛,鐫刻在雪山哨所——記三位送菜阿媽模範事跡

 

CCTV.com  2009年05月15日 10:42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西藏日報  

  大愛,鐫刻在雪山哨所——記三位“送菜阿媽”愛國擁軍的模範事跡

  資料圖片:三位藏族老阿媽次仁曲珍(左)、德吉(中)、普次(右)在送菜途中(3月12日攝)。(圖片來源:新華網)

  雪峰高聳、山巒疊嶂,亞東河水嘩嘩地向前流淌。

  從海拔2700多米的亞東縣下亞東鄉仁青崗村出發,一條崎嶇難行的山間小道穿越茂密的原始森林不斷向高處延伸,亂石峭壁、冰天雪地,荊棘叢生,多少次送菜被阿媽們踩出的不能稱之為路的路一直延伸到雪山之巔的詹娘舍哨所。

  2009年4月18日,一個尋常的雙休日,當很多人在計劃著如何休閒時,亞東縣下亞東鄉仁青崗村的三位藏族阿媽卻惦記著又該給路途較遠的詹娘舍哨所的官兵送菜了。淩晨5時,天還沒有亮,人們還在夢鄉,村莊裏一片靜謐,阿媽們拿著手電筒、戴上帽子、背上早已準備好的蔬菜,向山裏進發了……

  雪地裏,一排排深一腳淺一腳的腳印,一直延伸到遠處。在白雪的映襯下,三個負重前行的身軀,艱難地向上攀登著、跋涉著……

  這三位藏族阿媽,就是被人們稱之為“送菜阿媽”的日喀則地區亞東縣下亞東鄉仁青崗村普通的村民——56歲的次仁曲珍、53歲的德吉和48歲的普赤。

  “孩子們,阿媽又來看你們了!”

  資料圖片:三位藏族老阿媽德吉(左一)、普次(中)、次仁曲珍(右二)與西藏詹娘舍邊防哨所的士兵們一起摘菜、談心(3月12日攝)。(圖片來源:新華網)

  詹娘舍——這個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海拔4700米的雪山哨所,由於處在陡峭的雪山峭壁上,至今不通公路。

  幾十年前,詹娘舍哨所官兵的菜譜基本上是傳統的“三大名菜”:木耳、粉絲、罐頭,吃上新鮮蔬菜成了官兵的一大奢望。自從三位阿媽第一次把蔬菜送上詹娘舍,官兵們的餐桌上就多了一道“美味佳肴“。

  官兵們吃著這香噴噴的飯菜,心裏最明白阿媽們每送一次菜所付出的艱辛。在此次隨同阿媽們前往詹娘舍哨所的路上,我們深深地領教了天氣的變幻莫測和大自然的無情。

  翻越一座山,又是一座山,一座比一座高,前方的路似乎沒有盡頭。當路程未到一半時,我們中一部人已體力透支,力不從心。當再繼續前行時,路越來越窄,雪越來越深,坡越來越陡。腳下的路一側是巨大的山石,另一側是見不著底的深溝……但在阿媽們的帶領下,沒有人退卻,心裏只有一個信念:“哨所、哨所”。

  “孩子們,阿媽來看你們了!”當天下午接近3時,隨著一聲遠遠的呼喊,官兵們衝出哨所,在雪地裏急忙卸下阿媽們背上的蔬菜,攙扶著阿媽向哨所走去,和每一次一樣,他們的眼眶總是浸滿濕潤。

  看到阿媽們的到來,官兵們如見到久別的親人,他們既希望和阿媽們多呆一會兒,又希望阿媽們趕緊下山趕路。其實,三位阿媽的心情何嘗不是這樣呢,她們多麼希望能和這些可愛的孩子們多坐坐,多聊聊啊!

  把菜送到了官兵們的手裏,把官兵交辦的事情記在了心裏,在哨所大約半個小時後,阿媽們該下山了,官兵們知道再不走,一會兒烏雲密布,狂風怒作,下山的路就更危險了。相見時難別亦難,阿媽們每次都是這樣,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握手告別,依依惜別的身影定格在雪山深處。

  正如哨所官兵所擔心的那樣,下山時,好好的天氣説變就變,剛才還風和日麗,此刻就大風起兮,我們的身體完全是打著飄衝下山的。下山後回頭一看,山已完全淹沒在厚重的烏雲中,不見蹤影。對此,我們只能以“恐怖”來形容。

  悠悠歲月,送菜故事從頭説

  三位藏族阿媽為邊防哨所送菜的故事,還得從27年前説起。

  1982年的一個夏天,家住仁青崗村的德吉聽同村大姐日珠説,這山上駐有部隊,他們的條件很艱苦。於是,德吉就突發其想地向日珠大姐提議:“我們從山下帶上點蔬菜去看望他們吧,説不定山上的戰士正需要呢。”

  在做好簡單的準備工作後,一天淩晨3時,德吉和日珠相約上山。由於是第一次去邊防哨所,不熟悉路,她們好幾次差點迷路,在克服各種驚險後,第二天中午1時才到達山上一個哨所,後來她們知道那個哨所名叫則里拉。

  “一進到哨所,我們非常吃驚。沒想到,戰士們的條件比想象的還要苦。”德吉説。她至今仍記得,那天山上天氣非常冷,她看到戰士的衣服晾不幹,都挂在有爐火的房子裏。戰士們吃的,全是包裝和密封的“食品”。山上戰士生活條件的艱苦和堅強不屈的奉獻精神,把德吉年輕的心靈震憾了。她暗下決心:從此以後一定要堅持上山給戰士們送菜,讓他們吃到新鮮蔬菜。就是這樣一種樸素而真誠的想法,讓德吉一送就是27年。

  三位阿媽中,普赤年齡最小。1985年,20齣頭的普赤在德吉的邀約下,開始跟隨德吉前往詹娘舍哨所送菜。“20多年來,我們姐妹商量好了,只要送菜時間一到,沒有任何困難可以阻難我們,哪怕身體有什麼不適,都沒有間斷過。”普赤説。

  27年來,三位阿媽每週或者每半月會為詹娘舍哨所送一次菜,先後共送菜約60多噸,往返里程約5萬公里。每次前往詹娘舍哨所,她們都要背負15至20公斤的蔬菜,步行9個多小時才能到達。除此之外,她們還要為則里拉、卓拉等哨所送菜。

  27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而對於一個人來説,這27年是多麼的珍貴,27年一個孩子都長成了大人。三位阿媽把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雪山哨所,奉獻給了駐守在風雪邊關的最可愛的人。在漫漫風雪路上她們走了一輩子,辛苦了一輩子,可她們從不言悔。

  送菜路上艱險多,越是艱險越向前

  “在送菜的路上,遇到的艱險太多太多,一兩天是講不完的。”次仁曲珍阿媽説。

  2005年冬天,學校放寒假,德吉和普赤就帶著自己孩子次吉和群宗給詹娘舍哨所送菜。由於山上雪大,在下山途中,哨所朱一副連長就帶著兩名戰士堅持要送阿媽一段路程。就在他們離開哨所不到100米遠處的地方,突然發生雪崩。德吉的女兒次吉被突如其來的積雪一下子給沖走了。見此情景,朱一副連長和兩名戰士奮不顧身地跟著衝了下去,抓住了次吉。幸好他們都被擋在了雪地的岩石上,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當看到阿媽的女兒受了傷,朱一副連長和兩名戰士心裏難過極了。他們一路上背著次吉,一直送到山下的一個電站,等到次吉的阿爸來接時,他們才放心地離去。

  每次上山,阿媽們都會唱一些當地的民歌,以排遣途中的寂寞和身體的疲勞。

  在那珊瑚樹的枝頭上,飛來一對美麗的百靈鳥……

  悠揚的歌聲在山間空谷中回蕩,傳得很遠很遠……

  阿媽們是這樣詮釋自己的送菜行為的,“我們三個常常覺得自己這一輩子命中註定就是要上山為官兵們送菜的。”

  在阿媽們的心目中,人民子弟兵永遠都是最可愛、最值得尊敬的人。“他們遠離自己的家鄉,駐守在條件艱苦,環境惡劣的祖國邊陲,如果沒有他們站崗放哨,邊境能穩定嗎,我們老百姓能過上這麼幸福、踏實、平安的日子嗎?給他們送點菜雖然辛苦,可我們的內心是快樂的。”阿媽們如是説。説得多好啊!

1/2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