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林 旺多(左)在位於拉薩西郊的家中向記者介紹他的翻譯成果,以及他親歷的舊西藏的沒落和新西藏的崛起(3月23日攝)。 75歲的齋林 旺多是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人。五年前,他將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和《羅密歐與朱麗葉》翻譯成了藏文。兩年前,他開始把西藏廣為流傳的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情歌翻譯成英文,目前已經完稿。儘管身體大不如前,旺多準備把1001個藏文成語翻譯成英文,讓更多的西方讀者了解西藏燦爛的文化。
75歲的齋林 旺多最近擔心,自己再也沒法把莎士比亞戲劇《麥克白》翻譯成藏文了,右眼的白內障和日益虛弱的身體讓他有點力不從心。
5年前,他將莎士比亞的兩部名著《哈姆雷特》和《羅密歐與朱麗葉》翻譯成藏文。2年前,他開始把西藏廣為流傳的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情歌翻譯成英文,目前已經完稿。旺多還準備把1001個藏文成語翻譯成英文,讓更多的外國讀者了解西藏燦爛的文化。
旺多是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人,他精通藏、漢、英三種語言文字。幼年時留學印度,1953年回國後,他先後做過小學老師、足球運動員、政府職員,退休後他成了一名翻譯家和作家。
在拉薩西郊的兩層藏式樓房裏,旺多向記者講述了他如何親歷舊西藏的沒落和新西藏的發展。
旺多1934年出生在江孜的一個貴族家庭,在七兄妹中排行第二。他家裏擁有從“山頂到河谷”的4個莊園和200余名農奴。他回憶説:“農奴們工作非常辛苦,為了混口飯而賣命。”
1946年,旺多成為西藏噶廈政府派往印度聖約瑟夫學院中學部留學的10名學生之一。西藏噶廈政府準備讓他們在那裏完成中學學業後,再到倫敦上大學。
圖為1946年到達印度的一批留學生,後排右一為齋林 旺多,後排中間的年輕人為當時的噶廈政府派出的領隊嘎雪賽(資料照片)。
在聖約瑟夫學院,旺多開始接觸莎士比亞,了解工業革命。他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圖,也第一次認識到西藏和噶廈政府的落後。每當有噶廈官員來訪,旺多都羞于在英國同學面前承認自己來自西藏。
1953年,西藏和平解放兩年後旺多回到家鄉,選擇在新建的拉薩第一小學教數學。那個時候,能用藏語教數學的人鳳毛麟角。
西藏實行民主改革後,旺多家的莊園被國家贖回,分給了農奴。當時旺多的主要工作是給進藏的內地幹部當藏語翻譯,之後在日喀則幹校教藏語和會計課。1978年起,旺多在自治區教委做了7年的藏文教材編譯工作,1985年到自治區旅遊局任導遊,次年擔任香港西藏珠穆朗瑪旅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開拓海外旅遊資源。
1992年,旺多退休了,他的文學生涯從此開始。他説:“退休了總得找點事做。英文和一生的經歷是我的優勢。”
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旺多1993年出版了藏文小説《齋蘇府秘聞》,講述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舊西藏貴族和農奴的生活。1995年,旺多親自執筆,出版了這本小説的英文版。
少年時對莎士比亞的熱愛,讓旺多決定將西方名著帶給更多的普通西藏人,他開始著手翻譯莎士比亞作品。為了翻譯貼切,旺多閱讀了從喬叟到狄更斯時代的主要文學作品。2004年,《哈姆雷特》和《羅密歐與朱麗葉》藏文版面世。
美國莎士比亞協會為此專門發來賀信,感謝旺多使莎士比亞作品增添了新的語種。英國廣播公司讓旺多在電話裏用藏文朗讀了莎士比亞作品的選段。
旺多去年底剛剛完成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74首情歌的翻譯,書稿已交給尼泊爾一家出版社,不久將與讀者見面。
目前,他正著手將藏語成語翻譯成英文,讓更多的外國人了解西藏古老的文化和智慧。“有句成語説的好,‘話短容易懂,馬鐙短容易騎’。”他説。
“有這麼多優秀的作品要翻譯成藏文,有這麼多藏文經典需要與外國讀者分享,我的時間太有限了。”旺多説,“時間不夠用”是他最大的擔心。
責編:李戎